“气死我也,气死我也。”第二天一上马车我便在内心呐喊着。

    按照我幻想的话本来说:男子追求喜欢的女子,一定要先讨女子的欢心,而女子此时一般都会欲拒还迎,两个青涩的少男少女你来我往之间,应该就像曲儿里唱的:“朱日光素水,黄华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月。”慢慢产生情愫,随后经过三媒六聘,终成眷属。

    我已经经历了一段不大欢喜的婚姻,如今与常珏定情却又如此草率,而且发展的如此迅速……

    不过这一早起来心情也还算愉悦,特别是常珏说带我去踏青之后更是愉悦,我也就姑且不再想这些了。

    颜喜坐在我身边,看我表情变化莫测,一会高兴一会苦恼也是很无奈,她拍拍我的肩:“小姐,你这两日可不大正常,莫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吧?要不要让常昇师傅给看看。”

    我拍了她脑袋一掌:“胡说什么呢!”

    颜喜:“嘤嘤嘤嘤……”

    常珏似是听到了我们在马车里说的话,他冲里面喊道:“有病可得治,药不能停啊……”

    我:“……”

    常珏所说要踏青的地方名叫碧鸯湖,传说当年先帝来七琴城出游,刚好走到这里,看这里碧波荡漾,湖上又有一对鸳鸯,又恰逢春光明媚,□□撩人;先帝便兴致大涨,挥毫泼墨题下了三个字——碧鸯湖。

    七琴城为表示荣宠,特地将此湖更名为碧鸯湖。

    先帝走了之后不久,两只鸳鸯就死了,据说是因为游人争相来观赏碧鸯湖,投食湖中,把两只鸳鸯撑死了,知府听闻后大惊,毕竟是御赐的湖名,这湖名又是从鸳鸯的身上取得才,如今鸳鸯死了,难道改名叫“碧湖”不成?

    后来知府思来想去便又从别的地方抓了几只鸳鸯来放入湖中,并张贴告示告诉城里的人不要投喂鸳鸯,这湖才保持了原样一直至今。

    我下了马车,只觉得寒风侵肌,现在毕竟快到冬日,说踏青什么的真是不太应景,我打了个哆嗦道:“今日如此之冷,想必鸳鸯也不会出来了,我们还是回去,烧个暖炉,吃块烤地瓜吧。”

    常珏摇头:“不成,我早就答应你要带你出游,便一定要好好游览一番,不然日后我们回忆起来会很失落。”

    我道:“若是日后回忆,我与你初次出游便在冬日,我还得了伤寒,那就更不美好,我们还是走吧,你看,鸳鸯都没出来。”

    颜喜拉拉我的袖子道:“小姐,你眼花了?那湖上明明有三只鸳鸯来着。”

    我往远处张望,湖面上的确有三只鸳鸯,在小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游来游去……

    我咳了一下:“俗话说,鸳鸯都是成双成对,我们一下看到了三只,多不吉利,回去吧。”

    常珏挥了挥雪白的大袖子,镇定道:“我觉得,其中有一只一定是另外两只的丫鬟,你看,就像我们和颜喜一样。”

    我:“……”

    颜喜:“……”

    这时,传来了路人的声音:“知府大人也是挺辛苦的,大冬天的,还专门又抓了四只鸳鸯放到湖里。”

    “唉?怎么只有三只啦?”

    “你不知道吗?今早啊,冻死了一只。”

    “这知府大人也是挺拼命的,他爹在位的时候便一直抓鸳鸯放到湖里,这传到儿子了还抓。”

    “要不说呢,鸳鸯招谁惹谁了。”

    常珏干咳了一下道:“今日风的确很大,再待下去对身体不益,我带你们去吃点好的补补身子罢,桂玉楼,随便点。”

    桂玉楼是七琴城最好的酒楼,以肥美的鳜鱼闻名于整个大耀国。

    我在安府的时候就一直幻想着有一天能尝尝桂玉楼的茯苓蒸鳜鱼,据常昇所说,这道菜不仅鲜美,且有药用价值,茯苓本就是一味极好的药材,配上鳜鱼,补气益胃,味道就更是恰如其分了。

    不过现下并不是吃鳜鱼最好的时节,诗有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现在已是冬日,鳜鱼味道并不好,为了对这道菜保持美好的幻想,所以我最终决定忍痛割爱,先不点它,等桃花盛开的时候再来吃。

    常珏听我这么说笑道:“既然一直以来都很想吃,便点了它,下次来再吃一回做个比较也是无妨的。”

    我摇摇头道:“这你就不懂啦,打个比方,比如说你很喜欢一样玉器,一直想一睹它的真容,可是工匠师傅告诉你这玉器磕了一块要补救一番,那你还要不要看它呢?”

    常珏思索道:“看看也未尝不可,不过既然磕了一块儿,那先不看也罢。”

    我笑道:“就是这个道理,看来我们也算一类人,这叫宁缺毋滥,估计要是颜喜这丫头,肯定着急着慌的要看的。”

    颜喜撇撇嘴:“我是急性子嘛,这样说来我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常珏冲我笑道:“这丫头跟在你身边久了,还知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了。也是不简单,估计要再过几年,都能出口作诗了。”

    我挥挥手:“我最讨厌作诗,你让我做什么都成,千万别作诗,至于颜喜嘛,好好研究研究平仄韵脚,没准也是可以的。”

    颜喜噗嗤笑道:“常公子,别的不说,小姐却真的是作诗不成的,你若让她做饭兴许还能给你做出一桌满汉全席。”

    常珏奇道:“我大哥也算是本朝天子伴读,你在安府竟什么都没学到?就是在昭路国的时候大哥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才子了,竟培养出你这样的门生?”

    我鄙视道:“没有不好的门生,只有不好的师傅,安府当初也算给了十足十的束脩,可你大哥只教我辨识药材,从未教过诗词,这算不算耽误了我,一代才女也就此陨落了……”

    我接着道:“你和师傅都是被昭路国送过来的质子,怎么从未听说你入朝堂呢?也不曾听师傅提起过你。”

    常珏诧异道:“大哥从未说过么?他是年幼时就被送到大耀国的质子,我是他的表弟,是在十岁那年过来陪伴大哥的,不过我只是来修行的,并不长跟大哥在一处,自然也就不在朝中了。”

    常昇在做我师傅前曾是落玉堂的主讲师傅,又做过太子的伴读,常珏在大耀做法师,也是顺风顺水,然大耀对质子待遇如此优渥,到是我从未想到的。

    我笑道:“菜都上了,我们吃吧,晚上回去买些胡芦菔,我给你们做胡芦菔丝儿饼吃。”

章节目录

清风朗月故人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慕梦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梦兮并收藏清风朗月故人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