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再次归来的贾赦却实实在在地是个妙人儿,即便是出去聚集在一起吃酒,玩闹,放佛他都能玩的和别人不一样呢。

    都是半大的平头热血少年,成天地冥思苦想,为的就是弄些精致的淘气,如今有了贾赦,可不正是让自己等人省了这个烦心事儿?

    可现在的贾赦太忙,轻易人等是请不动他的,闹到最后,这些纨绔膏粱们竟然以请到贾赦出席为荣了,贾赦对于这种情形心知肚明,不过仍旧是装作懵懂糊涂罢了。

    物以稀为贵啊,人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话糙理不糙,贾府这位大爷进学的时间断,底蕴不深,大家凑合着来吧,只要能表明意思即可。

    再说说贾赦和自己二舅兄的眉眼官司。

    听着张靖煾之言,贾赦挑挑眉头,一双桃花眼流光溢彩,倒是看呆了张靖煾。

    “能为什么?上眼药呗,这么明显的事情二哥您没瞧出来?”

    “哟嚯,小子哎,这是遭了嫌弃了?”

    张靖煾看着前面不远处的贾赦,嘴里嘟囔道。

    贾赦这话可不是废话吗?上眼药他能瞧不出来?可为何要在张家上眼药,这样家丑外扬真的好吗?为何贾赦会选在今日上眼药?

    他想要知道的是这些,可到底这是人家的家事儿,贾赦不想说,张靖煾自然是不好刨根究底的。

    “行行行,我不问了,反正你一肚子的坏水儿,指不定谁吃亏呢,随你闹腾吧!”

    张靖煾快步上前,嫌弃地对着贾赦道。

    “这就对了,刚刚谢谢二哥的配合了,我前儿刚得了个定窑的好玩意儿,改日让人给二哥送过来。”

    古董这一行上,世家子弟皆有涉猎,外加上家里的好玩意儿不少,所以眼界都熏陶出来了,真假好坏地不一定都能分辨出来,可也不会差到天上去。

    可贾赦不同,他与金石一道上很有天分,研究也颇深,很多时候只一眼就能看出来东西的真假好坏来,起初众人还不信邪,只当他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可是时间及了之后,却是佩服他的很,再没有人质疑了,贾赦也得了个不大雅观的称号:“贾一眼”,任凭贾赦怎么跳脚嫌弃,众人还偏生就不改了,这个名号很快地就传扬了出去。

    甚至京中有个传言,说是京中的古董珍玩铺子,只要听到这“贾一眼”的名号,那你绝对能淘换到好东西,真东西。

    不信邪的张靖煾还真是拉着贾赦去京中的古玩铺子里晃了一圈儿,这才彻底服了。

    如今听贾赦所言,定窑的好东西,那肯定就是好东西。

    “那可是多谢你偏了哥哥了!”

    张靖煾笑的灿烂,对着贾赦道。

    “二哥别客气,记得到时候送去内宅给静姝即可!”

    贾赦慢悠悠地盯着张靖煾的笑脸,淡淡地道。

    “贾赦,你个完蛋犊子——”

    ☆、第17章 做客的史氏

    话说这贾赦在张家的待遇一直都不一般,代善也算是瞧出来了,这张家人是真的没拿老大当外人儿,简直比亲儿子张靖煾都要更照顾呢。

    这顿酒饭众人吃的倒是还算合胃口,毕竟这不管事张大人还是贾代善,能在官场上混的如鱼得水,个个儿的都是一万个心眼子的,所以心中波澜不断,可面上却是分毫不显的。

    之前在书房,两位长辈就已经协商好了两件事,一时老大贾赦与张家女的婚事,另一件事就是贾政的业师一事。

    两件事情张大人都应的非常的痛快,万全的没有生半分的波澜,不过还是那句话,尽管咱们家的孩子都是上进优秀的好孩子,可到底先生都是读书人,这些人的脾气不可捉摸,所以最先是要通过考核的。

    代善对此倒是毫无意义,尽管老二在人情世故上可能会有些问题,可是在读书这事儿,他却是有有几分信心的,哪怕老二的学问一般,可是态度在哪儿摆着,先生就算是嫌弃老二的资质,可他的勤勉却也能很好地弥补资质上的不足。

    很多时候,聪明人很多,可能持之以恒的却并不多,勤能补拙,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也是其中之一。

    既然代善这个做父亲的觉得没问题,别人就更不会有问题了。

    张大人之前早早地便从儿子那儿得了贾赦的消息,也知道事情的轻重,他本不想这掺和进这些孩子的斗气吃醋中去的,可到底还是忍受不了自己的女婿被父母兄弟的欺压。

    护短么,这人人都会啊,而且他也算是看出来了,贾赦此人绝非纯良之人,既然是姻亲,现在拉扯他一把,恼不得将来他能拉扯张家一把。

    张大人尽管尽忠职守,可并不代表他就是个傻子,觉察不出来这朝堂上的风雨欲来啊。

    皇帝身强力壮,皇子们个个儿成龙成风,不管是成年的,还是在继续成长中,谁都不是省油的灯,作为正统的读书人,如今又担任着为太子讲学的职务,这就注定了他是板上钉钉的□□。

    作为太子的先生,自然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平安顺利地登上大宝,继承大统,成为万世明君的。

    可到底他那么多的史实摆在眼前,历朝历代,太子能平安继位的还真没几个,本朝历经四代,可除了开国太、祖之外,谁都不是正统的嫡支。

    尽管每一任帝王这心中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培养嫡子继位,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缘故,反正到了当今正源帝,仍旧没有成功过便是了。

    好在当今的嫡子不少,嫡长子更是从小聪慧懂事,为皇帝长脸无数,也让皇帝对他充满了信心。

    自从十岁被册封为太子之后,正源帝手把手地教导了儿子十多年了,现在的帝王四十几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可太子也二十多了,日渐成熟。

    更有太子的一群兄弟们,其实和太子也没差着几岁,皇帝对着皇子们教导严苛,他们自己也是各种争气,所以这夺嫡的苗头已然开始显露了。

    这不明摆着吗?

    自己也是出身高贵的皇子,谁又真的甘心放弃那个诱人的位置呢?

    纵然他们自己不争不抢,可他们身后的母族呢?能甘心吗?谁不想成为后族?谁不想有拥立之功,让这荣华富贵多延续几代?

    所以除了□□之外,众人都卯足劲儿,盯着太子找茬儿,恨不得立即地将他拉下马,好取而代之。

    可惜的是,如今的太子虽然也有些危机感,可到底并未乱了阵脚,对着弟弟的挑衅也不是太看上的眼。

    太子的母家是武勋之家,虽然这之前并不显眼,可谁让人家养了个好闺女呢?而且这位皇后娘娘的肚皮也是争气的很,太子,皇二子,长公主可都是从她肚皮中爬出来的。

    皇后娘娘又是个大肚能容的,所以自从得了太子之后,这宫中的孩子就跟韭菜一样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地往外冒,是朝臣世人,甚至是皇帝心中的贤后。

    所以只要太子自己能稳住,不自乱阵脚,不自己作死,张大人对着太子的前程还是很看好的。

    代善作为兵部侍郎,朝廷重臣,不管是因着什么,左右他都不会是□□,可偏生隔壁的宁国公,京营节度使贾代化可是实实在在的□□。

    张大人是太子的文先生,贾代化是太子的武师傅。

    当然也是皇帝钦点的,所以这贾家在外人眼中就是妥妥儿的□□,这也是当初张家会同意将闺女许给贾赦的缘故之一。

    为了帮给儿子撑腰,替太子保驾护航,皇帝也是蛮拼的。

    呃,话题扯远了,现在再回来说说贾代善一家三口上门做客这事儿,说完了外院,再提内宅。

    纵然是史氏,自傲自己是侯府小姐出身,也是金尊玉贵地长大的,可在看到张静姝时,还是忍不住地有些羞惭,这姑娘实在是太优秀了,并非是指相貌,而是一动一静皆似一幅画一般,哪怕她柔柔和和,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谁也不能忽略了她。

    实在是个好姑娘啊,如果她没说给那个孽障的话,史氏觉得自己简直要爱煞这个姑娘了,有这么个儿媳妇儿,带出去指不定多长脸呢。

    可惜啊可惜,她并非是政儿媳妇儿,而是那个老货生前替那个孽障定下来的,这样想想,她心中五脏六腑地觉得生疼生疼的,可面上却还要摆出慈和满意的笑容来夸赞张家的闺女模样儿好,人品好云云。

    这样的一番应酬,实在是令人心累的慌。

    史氏本来也是贵妇中的伶俐人儿,往日里一张嘴能将天上的鸟雀哄下来,今日却是显得有些木讷了。

    想想自家女婿有意无意地透过老二传回来的那些消息,张太太心中冷哼一声,暗骂了两声“糊涂虫”,倒也一点儿也而不妨碍她的热情。

    “贾夫人啊,听说你家女公子的好事儿也将近了?”

    是个正室她就爱不起来庶出的,甭管是男女,别说那些好听的,什么给自己的儿子多个助力这些话,庶出的简直和讨债的没什么区别,只要想想丈夫和别的女人生儿育女,张太太心中就能冒火,张家还没庶出的呢,她就不相信这位小心眼的贾夫人是个大肚能容的。

章节目录

红楼之贾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慕容红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容红苓并收藏红楼之贾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