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着“食不言”的古训,二人沉默着填饱了肚子,戴权带着人将杯盘撤下去之后,漱口净手的皇帝和张阁老捧着茶杯开始了这场谈话,

    张阁老捧着茶杯子将自己肚腹中的那一番话又最后反复地斟酌了一遍,这才缓缓地开口了,

    “陛下,虽然如今政治清明,君臣齐心,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可也不是没有隐患的,防患于未然,这便是陛下需要做的。”

    张阁老这开头就带着一股子的惊悚之言,可是皇帝还真是想不到有什么隐患存在,虽然边疆不稳,可也不过是芥藓之患,并不会对着自己的江山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所以先生所谓的“隐患”到底是什么呢?

    “老师此话怎讲?”

    皇帝自己心中也是闪过一抹疑惑来,这话是怎么说的,这么大的国家,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可也不至于似先生所言这般严重吧。

    张阁老想想也是有些沉重,这些问题也是他这几年慢慢地发现的,虽然目前还不算严重,可若是放任下去,谁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局面了。

    “本朝历代帝王宽和为怀,怜惜百姓黎庶,立朝开国之处这样做倒是没问题,能让百姓尽快地安定下来,可是时间久了呢?人心易变,如今的国家已然富庶,百姓安居,可国库空虚,朝堂上老臣,勋贵居多,如如今圣上英明,可总归有所不妥,陛下不得不多加注意。”

    张阁老想想自己的儿孙还是要为官做宰的,所以这话说的很是委婉,可是他相信,以帝王的智慧,只要有人提醒了,他定然会明白其中的凶险的。

    果然,张阁老这话说完之后,皇帝好半天都没有声响,捧着茶杯,目光深邃悠远,

    “先生果然国之栋梁,朕谢过先生一片苦心了!”

    皇帝这种生物最爱脑补,容易想的多,张阁老的请辞这下子不是为了家族,也不是为了儿孙,不是为了让自己颐养天年,而是为了自己的江山,为了景家的千秋万代。

    这样的苦心着实地将皇帝给感动的不行,果然是历代忠心耿耿的张家,再想想之前,自己出事儿之后先生为了替自己求情而下大狱一事,皇帝心中更是感动了。

    “这是老臣该做的,当不得陛下的一声谢,臣老了,精力不济,不能为陛下分忧,希望陛下体恤老臣,让老臣回家养老吧!”

    虽然不知道皇帝自己脑补了些什么,可是对于取得的这种效果老爷子挺满意的,有了这样的一道护身符,至少孙子这一代,张家能安然无恙,屹立不倒的!

    他很满意这次的收获。

    皇帝听着这话,自动地转换成了张阁老打算用自己的隐退来让自己不为难,开始慢慢地清理朝堂上的老臣,勋贵,便是自己的先生都退了,更何况是其他人呢!这是为自己清理朝堂开了个好局。

    “先生放心,有朕在的!”

    皇帝虽然也没明说,可也算是对着张阁老做出了保证。

    “老臣谢过陛下。”

    张阁老一副感激涕零之态,真心实意地谢过了皇帝,自己这边做,虽然是双赢,可毕竟私心太重,他觉得如此之为有违背自己原则的嫌疑,整个人有些颓丧。

    不过这副姿态却不能出现在皇帝面前,谢过了皇帝之后,张阁老缓缓地离开了皇宫。这一次,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戴权亲自地,恭恭敬敬地将老爷子送到宫门口的。

    “让陛下保重身体,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如今的天气忽冷忽热的,劳烦公公多注意些了。”

    张阁老拉着戴权婆婆妈妈地叮嘱了好些,这才佝偻着身子走了。

    回去之后,听着戴权的描述,一向冷硬的皇帝也是忍不住地红了眼圈,张阁从他七岁进学开始便伴着他,现在他也四十多的人了,张阁老也要离开朝堂了。

    张阁老和皇帝的感情一向好,所以对于这次君臣二人在大明宫嘀嘀咕咕的时间有些长,众人不以为意,左右就是朝堂上的那些事情罢了。

    不过过了两天之后,众人却是才明白了不对来。

    张阁老竟然递上了请辞折子,虽然皇帝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戏码,可皇帝最后还是准了,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信号,张家要完蛋了。

    张阁老致仕了,他的两个儿子并非是才华出众之人,所以张家的败落就在眼前。

    不过紧接着,张家老大成了国子监祭酒,刚刚回到了京城的张景湖成了户部给事中,这样的一个职位瞧着不显眼,却是实打实的帝王心腹,言道可以直面帝王的,尽管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可是皇帝对着张家还是宠爱有加的。

    这下子,想要落井下石的人立即地就憋住了,庆幸自己观望了一番,不然的话,指不定就得罪人了。

    张阁老退下来之后,贾赦立即地带着妻儿上门了,岳父早该这样了,退下来好好儿地保养,指不定还能多看顾张家几年呢。

    大舅子任了国子监祭酒,这倒是一个很适合大舅哥的职位,只要他安分不作死,反正这辈子算是稳妥了。

    至于二舅兄么,皇帝摆明了要培养他,他的将来,谁也不知道会走到哪一步的。

    张家的第二位阁老指不定便是自己的二舅兄。

    贾赦有孝在身,所以不过是打了个转儿便离开了,不过却是约了张景湖在外面见面,有些事情两人在一起得好好儿地聊聊。

    张景湖自己也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在外面做官,日子其实没有他以为的那样美妙,地方官场的贪腐比起京城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自己也是有些迷茫的。

    “二哥,何至于此?地方上真的如此磨人?”

    贾赦有些想不明白,实在是没有切身体会,所以瞧着耳鬓有华发的张景湖,对着他道。

    “你去的是扬州,富庶之地,至少不会缺钱,可是到了那些穷寒之地,那些人更狠,没肉都要咬下一口油来,你是不知道,多少被逼的妻离子散的……”

    张景湖外放并未借助家族势力,所以比起贾赦的外放来更能看到那些弊端和官场上的黑暗来。

    “二哥,你可是……”

    贾赦本想问他是不是也是同流合污了,可知道这位的性子有多骄傲,自己的言辞有些不当。

    “我虽然不至于同流合污,可也选择了明哲保身,现在只要想起来那些王八蛋来,我就忍不住地想要弄死他们!”

    张景湖心中有愧,想要补偿,想要喜庆自己的罪孽,这些贾赦都能理解,只要他没有犯下那些错误就好,不然的话总是污点,这以后指不定就是麻烦一场大麻烦,官场上谁会心软,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还是别留下这种把柄的好。

    至于那些已经留下的罪孽,贾赦也管不着,左右不是自己造的孽。

    “二哥想要弥补百姓,想要惩治贪官污吏,这点我也认同的,不过却不能冒进。”

    贾赦点到为止,他和张景湖的关系是足够亲密,可毕竟还是不同了,现在的他,代表的是贾府,代表的是荣国府,所以说话做事儿都得谨慎些子。

    最起码态度上要谨慎些。

    “我知道,不过是憋的狠了,在你这儿胡说八道而已,就我这样靠着家族余荫的废物点心,能做的不多。”

    张景湖带着一股子自嘲的意味对着贾赦道。

    “二哥何出此言?”

    贾赦皱着眉头问道,确实是有些诧异的,可是谁又胡说八道什么了?

    “没事儿,只是人都是会变的,我记得小时候大哥最宠着妹妹,也会让着我,一家子过的和谐幸福至极,可是如今都长大了,我们也成家立业了,却没有了曾经的那些和睦。”

    既然涉及到了家事儿,这就不是贾赦一个女婿能说的了,想安慰张景湖两句,可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二哥,还有岳父呢。”

    贾赦也只能这么说了,自己的岳父足够睿智,应该不会让家中出现这种情况的。

    “你说我们分家如何?我分出去的话大哥是不是就不会……”

    张景湖也真是憋的狠了,自从父亲致仕,自己回来之后,大哥整个人就不对劲了,成天地一副阴阳怪气的模样,偏生在长辈,晚辈,外人面前还要做出一副兄弟情深的样子,实在是让张景湖牙酸的不行。

    “这也是个办法,一劳永逸。”

    贾赦点头道,这种事情张景湖也不需要自己拿主意,他不过是想要个人听听他发牢骚罢了。

    “你也赞同分家?你们府上什么情况?”

    有了主意之后,张景湖也不说这些,转而问起了贾府的情况,

    “我二弟是个没出息的,父亲当初留下话了,只要他消停着,我就养他一辈子,等到侄儿成家立业了再说,若是他不消停,父亲的意思是直接逐出宗族,任他自生自灭去,侄儿侄女我得养着。”

    贾府的这些事情贾赦没有隐藏地说给了张景湖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听着贾赦比自己更苦逼,张景湖一下子心中平衡了。

    贾赦瞧着他的大白牙,忍不住地翻了个白眼,这种人自己就完全不该同情他,安慰他的。

章节目录

红楼之贾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慕容红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容红苓并收藏红楼之贾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