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林如海的表现,贾敏若有所思,人啊,表面功夫一定得做好了。

    至于林母,有孙子在身边已经占用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了,至于其他的小节,她也不追究了。

    当然,不管是儿媳真孝顺还是做样子,这样就成了。

    不过可惜的是,人有旦夕祸福,林如海的幸福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半年的时间,林家老太太就病倒了。

    这次,请的太医,大夫的各个儿地都暗示林如海,这是老病,非人力所及,所以还是早点儿准备后事吧……

    林如海只觉得天塌了,自从父亲去世,便是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了自己,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罪。

    可是好日子才享了几天呢?

    现在竟然就到了这一步,贾敏虽然震惊,可到底心底有数,虽然也挤了几滴眼泪,可更高兴的是,儿子要回到自己的身边了。

    好在在丈夫面前,贾敏还是知道遮掩的,所以这些日子,她和林如海两人不假手于人地亲手照顾着婆母。

    饶是这样,可林如海与贾敏的孝心并未能挽留林母的生命,林家挂白,林如海上了折子丁忧。

    皇帝虽然惋惜,可林如海这种自己大力培养,以后要好生倚重,甚至是要留给下一任帝王的可造之材,是绝对不能有道德上的污点的。

    再加上如今的林如海不过是五品罢了,皇帝又有什么好夺情的呢?

    林家开始治丧,相熟的人家上门道恼,能帮衬的虽然不多,可也是大家的一份儿心意。

    林如海虽然年轻,可林家的老人还在,这样的丧事已经经历过一次了,所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后宅的贾敏也是经历过祖母的丧礼的,府上也经历过大事儿的,所以并不慌张,各色的事情井井有条,倒是让上门的女眷们赞叹不已。

    这位贾府的姑奶奶果然是个能耐人儿,倒真不愧是国公爷宠着长大的。

    林母的“三七”之后,林家就扶灵南下,林如海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年的守孝生涯。

    尽管事情发生的突然贾赦并不知道林母去世的事情,可等他们路过扬州时,贾赦夫妇却是早已候在了码头上。

    想想大舅兄送去的那些苏州的吃食用品,并未让母亲留下遗憾,林如海对着贾赦的感激达到了顶峰。

    不过他并非是矫情之人,所以只是将这份儿感激之情藏存在了心中,且等到将来再报答便是了。

    林如海在苏州守孝的三年中,开始了自己的沉淀,他毕竟还年轻,少年得志,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儿,现在正好有了这么个机会,他开始沉淀下来开始学习了,又总结起了自己这几年为官的得失。

    除了师友之外,他交流最多的便是离着最多的便是贾赦了。

    贾赦自己也是有很多的困惑的,能为他解惑的人虽然也不少,可距离比较远,不跟林如海这样的便利,所以二人便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交流。

    解惑的同时彼此也是成长地了许多,不管是贾赦还是林如海皆是如此。

    这之后,二人保留了这样的习惯,不管是到了什么样的高位,他们谁也没有放弃这样的习惯。

    当然,还有个张景湖,对这个二舅兄,贾赦一直都是推心置腹的,张景湖自然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大哥相较之后,他与贾赦这个妹婿倒更像是兄弟了。

    张家之事,却也不是贾赦这个女婿能置喙的,所以他也只能偷摸地帮衬支持二哥一把。

    至于张家老大么,他相信自己那个狐狸一样的岳父定然是会有很好的安排的。

    张家老大自从上次张家遭难之后,一直都有些胆怯,总想着要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撒手,上面若不是有张阁老压着,谁也不知道他能惹出什么麻烦来。

    贾赦叹息了一声,尽管知道这事儿完全不能怪他,可这种事情,总得当事人自己醒悟过来,否则的话,谁也没办法。

    岳父总有离世的一天,他老人家不可能永远地护着他,护着张家的。

    这些事情张景湖自然也是明白通透的,他明明可以高升回京的,可仍旧留在了地方,为的是什么呢?

    反正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贾赦很想让二哥从张家分出来,可是这种事情却不是自己这个女婿能说的。岳父虽然睿智,可总也有看不通透的地方,这兄友弟恭,家族团结,兄弟齐心,这是他晚年的希望了,所以很多事情他自己心知肚明的,可并不愿意承认,总觉得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总有懂事儿的一天。

    这样的事情张氏也从母亲的抱怨中知道的,她和贾赦的立场一样,她是出嫁女,除了希望两个哥哥能省心点儿之外,也只能希望父亲能早日想通了。

    这样的事情虽然对二哥不公平,可她又能如何?

    尽管她和二哥的关系好,可是事关家族大局,却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张家的这些事情贾赦如今已经不大操心了,不过偶然在听到媳妇儿叹息时用好话哄哄她就是了。

    张氏如今怀着孩子,精力也不大足,所以念叨上两句之后也就算了。

    贾琏是在年底到这个世界上的,伴随着阴雨绵绵,来到了这个并不温暖的世界上,却是让贾赦夫妇欢喜极了。

    这个孩子是个乖巧的,张氏没费多少的功夫就生下了孩子,她在喝了几口小米粥之后才睡过去的。

    ☆、第78章

    添了个新生儿固然可喜,不过贾赦还是面临着不少的麻烦的,比方说自从圣人南巡之后,金陵甄家似乎是骤然发现这扬州城竟然还有个世交,通家之好的子侄一般,奉圣夫人三天两天地就会打发人来送点子东西过来。

    送东西也就罢了,而且人家姿态放的极低,送的东西不是给孩子的便是给张氏的,都不是金贵之物,可偏生能看的出来,都是极为用心的,这样一来,贾赦还真是头疼了。

    流氓有了文化果然可怕的紧,一时半会儿地贾赦还真不能和甄家就撕破脸,许是日后皇帝不待见甄家的紧,可是对于这位奉圣夫人,不仅是当今,便是下一位的帝王也颇多看重,若不是以为有老太太的缘故,指不定甄家会落的个什么下场呢。

    贾赦头疼了,张氏虽然有些不明白丈夫为何这般地提防甄家,可她现在在月子里头,能做的也实在是不多。

    在江南这般繁盛地界儿,可是盛行着不少的风流韵事呢,比方说包戏子啊,彼此之间送瘦、马,再不然就是送养女这些的。

    贾赦尽管到江南一年多了,可因着他自己和张氏的家世都挺显赫之故,是以并未有人做出这种膈应人的狗屁事儿。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这种想通过女人巴结上贾赦之人存在了。

    上司下属的都有,毕竟他的身份特殊,如果真的能和他拉近关系,实在是一件大好事儿。

    当然,这种事情一定得极有把握了才会出手,最起码要保证十成十的成功,不然的话,大家宁愿保持这如今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省的结仇了。

    甄家嫡支清明,可并不代表人人都清明。

    主家忙着和贾赦搞好关系,拉近距离,这就有不少体擦上意,想要帮忙的旁支在的,尽管并不受家族重视,可是依仗着甄家的名头,还是能让他们在江南混日子的甄家的爷们儿并不少,每个家族都有这样的存在,不止只是甄家有。

    不过能坏了嫡支的事儿,让他们憋屈赔情的,这般的旁支还真少有。

    贾赦接到了一位甄三爷的贴子,说是请他吃酒,这帖子实在是拒绝不了了所以才会应下的,这位甄三爷就跟牛皮糖一样令人生厌,可到底不好轻易撕破脸。

    盖因这位一点儿爷们儿的气概都没有,膝盖软的面条似的,时常地卖苦情,眼泪忒是不值钱,所以尽管不少人瞧不上这位,也不屑与他往来,可是看在甄家的份上,不能撕破脸,只能虚与委蛇。

    这位虽然风评不大好,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是个聪明人。

    这位甄三爷也不知道想干甚么,总之是盯上了贾赦。

    今儿送帖子看戏,明天送帖子赏古玩儿,再不行便是他的生辰,家中父母的生辰,岳父母的生辰,总之名目繁多,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便是甄家嫡支的几位爷们儿贾赦也不愿意搭理呢,更何况这位还是旁支的呢。

    所以每次送来帖子,贾赦都令人准备上厚礼,然后告罪,府衙差事繁忙,不然本人小恙,家中有事儿,另有宴请,早有安排,总之为了拒绝这位甄三爷,贾赦觉得自己的脑细胞快要死光了。

    扬州这么一亩三分地上不知道这位甄三爷的还真是不多,被他缠上能摆脱的也是不多,尽管很多人瞧不上这位甄三爷,可也佩服这人的面皮之厚,似乎就没有什么他办不成的事儿。

    所以自从甄三爷第一次送了帖子给贾赦之后,众人就已经在等着瞧好戏了。

    饶是这位甄三爷花样百出,可是贾赦竟然也能不动如山地拒绝掉。这一次两次地倒是还好说,可是十次八次之后大家就更来兴致了,如今已经不是宴请不宴请的事情了,而是面子的问题。

    明明两府是世交,难道真的要因为甄三爷这种东西生了嫌隙?

章节目录

红楼之贾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慕容红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容红苓并收藏红楼之贾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