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后来出乎张氏意料的是,贾赦竟然没有丝毫的反对意见,薛氏竟然真的嫁给了宝玉,这个戏法是怎么变的,着实地令张氏没琢磨明白。

    不过这样倒也好,至少不用担心宝玉孤苦无依了。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令张氏大开眼界,盖因孤苦无依的并非是宝玉,而是另有其人,薛氏这也太命苦了些,怪不得老爷一直嫌弃宝玉坑人呢。

    现在这样看来,他可不是坑人么?

    想想年纪轻轻的薛氏守着一个不大的孩子要苦守大半辈子,张氏就忍不住地叹息。

    王氏不仅不怪怨自己的儿子不靠谱,反倒是嫌弃薛氏守不住丈夫,这可是上哪儿说理去?

    不过她倒是能明白王氏,可明白并不代表理解,并不带表能体谅。

    王氏的两个儿子都没站住,这半道儿上走了,让她这个当娘的有些受不住,唉,想想优秀的珠儿,再看看不成器的宝玉,可真是天差地别啊。

    这是此话,暂且不提。

    贾政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这个看上去总是带着柔和笑意的闺女竟然是个魔鬼!

    她折磨人的法子简直花样百出,从来都没有重复的,对于贾政来说,这样的日子简直是生不如死,可惜的是,在外人看来,这位二老爷在弄死了儿子之后,活的竟然这么滋润,这可真是……真是什么大家也不好说,不过府上这种宽和也是令人惊讶。

    唯有三个人知道贾政的日子过的到底有多么地糟心,其中知道的最深刻的是他自己。

    贾赦虽然知道他过不好,也看到过元春的手段,可到底没有真实的体会,所以并不知道那是一种何等令人崩溃,抓狂的体验,不过他自己倒是么必要去体验,只要知道贾政还要痛快糟心数十年,他就满足了。

    想想自己养大的珠儿竟然让这么个畜生不如的东西给毁了的时候,他就该有这样下场了。

    贾赦丝毫不觉得元春歹毒,这样才好呢,贾赦除了觉得痛快之外就是痛快了。

    不过元春这丫头也是令他大开眼界,到底这姑娘在景旭手底下学了多少的东西啊,既然有如此能为,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自己的那个女婿从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一点他是知道的,不过现在看着元春的时候,贾赦更是肯定了这一点,实在是不敢想象的。

    好在贾家和景旭永远不可能敌对,他不会将这样的手段用在贾家人身上,这样的话贾赦就放心多了。

    元春也没有解释,任由贾赦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了,这样也好,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

    她如今的生活平顺安宁,一点儿也不想再生出任何的波澜了。

    这一辈子她只要老死在贾府的后宅即可,也算是一种圆满吧,前世的自己奔波太多,所以老天爷怜悯自己,给了她这样的宁静生活。

    后来的元春耐不住贾瑚的拜托,在族学中当起了先生,一身男装打扮的他学识渊博,谈吐幽默,隐隐地还有贵气。

    不过是因着满腹的书卷,所以这样的气质并不明显。

    可是贾府族学从她手中发扬光大,成了远近闻名的金牌书院,甚至因着景旭将太子送去了贾府书院学习了两年,更是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贾瑚可不是个心软好说话的,他在西北有玉面罗刹之称,虽然在京城柔和了许多,可是只要他不说话,静静地盯着你的时候,总是能成功地让人压力山大,一身冷汗。

    真不愧是罗刹啊!

    这样想想,不少人竟然庆幸自己竟然能在他的眼神底下坚持这么久,也真是不容易。

    元春也是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堂兄竟然有这般的胸怀,竟然会让自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自己虽然做了男儿装扮,也取了化名,充作贾府的旁支子弟,身份上看似□□无缝,可到底这并不是没有漏洞的。

    她之前是不愿意的,可是在听到堂兄用长兄来劝说自己时,元春就知道自己是没办法拒绝了。

    她的兄长,一直都遗憾贾氏子弟不上进,也没有什么好的先生教导,所以他准备儿子长成之后便辞官的,就是想去族学教导贾氏子弟。

    现在这样的机会就摆在自己的眼前,还能一展自己所学,元春能不心动才怪呢。

    她是真正地做到了有教无类,她的弟子几乎都是通过精挑细选的,庸才不教的原则也让她的傲娇体现的淋漓尽致。

    后来的这批人就成为了贾氏的中坚力量,一个千年的世家也在慢慢地形成。

    这其中包括东府的蓉儿和他的堂兄贾蔷。

    贾敬并不愿意自己的孙子不如人,因着儿子不是东西,所以他对着孙子的教导从小就很严厉。

    贾蓉和贾蔷虽然不如其他人,可到底比起一般来说强了许多。

    这次也是他舍了老脸,所以侄女儿才会收下了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

    嫡弱支强,这并非是一个家族的发展之道,贾瑚完全没有意见,只要先生同意,他就同意的。

    于是为了让嫡支的两位小爷成才,元春不惜化身魔鬼,让他们好生地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不过后来的成果也是斐然。

    贾蔷竟然和贾瑚一般,上了战场,和洋夷在海上拼的你死我活的,从一开始的连吃败仗到后来的赢多输少,到最后的百战百胜,贾蔷成为了海上战神,是本朝近海百姓心中的天神。

    他年纪轻轻地竟然有了许多的生祠,供奉着耀武扬威的罗刹,世世代代地庇佑着海边的百姓们。

    至于贾蓉么,尽管惊才绝艳的探花出身,可似乎并不擅长为官,老实了一辈子,随了祖父的老路,在翰林院,礼部这些衙门打转,可是留下了丰富的贾氏族记,成为了研究这段历史最为详实,真实的资料。

    贾氏子弟中不成器的也不是没有,头一个定然是宝玉。

    至于他的下场么,不提也罢。

    以为去了世外就能逍遥,贾赦表示,他这是在做梦。

    宝玉是典型的富贵闲人,没了富贵,他也就闲不起来了。

    人非草木,活在这世上总是要吃喝拉撒的,柴米油盐虽然俗气,可到底是生活必需,宝玉除非能不食人间烟火,不然他就逃不过被自己收拾。

    相较于自己宝贝长大的贾珠,他一点儿也不心疼宝玉,他越惨,贾赦这心里头就越高兴。

    宝玉还俗回府,这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

    至于宝玉他媳妇儿薛氏,对于去而复返的丈夫压根儿就不待见,自从他丢下了自己母子离开的时候,薛氏对着他的最后一点儿温情就彻底地消散不见了。

    王氏虽然高兴,可是在发现这个儿子跟他老子越来越像的时候,王氏心里头就膈应不已,她的珠儿啊……

    很快地,贾政就迎来了自己的同伴,他的儿子宝玉。

    有个人陪着自己,其实也挺好的。

    这样的苦楚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受着吧?

    娇生惯养过的宝玉如今在知道了外面的风景之后,竟然没有做出高人风范来,而是继续地赖在了贾府。

    这竟然就是仙风道骨的神仙?总是令人觉得讽刺呢!

    在元春的□□下,贾政父子俩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足够可怜,足够解恨。

    不过死去的人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想起了自己的宝贝侄儿,贾赦恨不能将贾政千刀万剐,可到底他也知道如今这样才最好,还了便宜他了。

    不过贾珠的离世对于贾政也是个极大的打击,他只觉得断了精神,时常地陷入了自责中不可自拔。便是晚辈们也是极为地担忧贾赦,可也知道他一向好强,轻易不敢将这种事情挂在嘴边,只期望着他能早点儿走出来。

    不过丧亲之痛也是不是空口白牙说能走出来就能走出来的,到了景旭册封了太子之后,他的精神这才稍微好些了。

    贾珠去了两年之后,贾赦看上去和常人无异了,不过那头白艳艳的头发还是刺眼的紧,他拒绝了要染回去的提议,就这样顶着这些白发,每次看见镜子里自己的丑态,他都会警醒起来。

    复又二三年,在经历了宝玉出家复又回来这样一系列的变故之后,贾赦终于要熬不下去了。

    病倒在床榻上的贾赦却比儿孙们看的更开,他的人生本来就是赚来的,就这样离去也真是没有任何的遗憾的。

    儿女双全,子孙成群,他已经足够满足了的,能善终这是多大的福气呢?

章节目录

红楼之贾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慕容红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容红苓并收藏红楼之贾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