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草木开始枯萎。
    能够养马的地方就少了很多。
    而那些被工人们割出来,一堆堆累积起来的草垛子,除了一部分用来当做棚顶外,剩下的就是这些马匹整个冬季的口粮了。
    不论是修建关隘还是铺路,在冬季都是无法进行的。
    因为冬季气温比较低,泥土都被冻硬了,烧砖不能打胚,铺路的挖掘难度变大,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而王伟将马匹调过来的目的,就是和天气抢时间。
    在气温降低到零度结冰之前,把水泥路给铺出来。
    二十里长的路基已经夯实了。
    高处地面半米以上。
    这一壮举,让整个阳湖工程队都感到惊讶。
    因为夯实这些路基,仅仅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
    虽然听起来很夸张,其实修建这条路基并没有太费多大的力气。
    二十里长的道路,宽四米,总面积达到了四万平方米。
    不过路基的修建,耗费了四十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每天只需要夯实一千平方米的路面就行了。
    而路基的修建,一共动用了一千多人。
    哪怕就是按照一千人算,每个人每天,只需要夯实一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就行了。
    挖土能够就地取材,半米高的路基,只需要一立方米的土就行了。
    一个成年男人,一天早出晚归,十一个小时,挖一立方米的土,然后将其夯实成半米的高度,实在是不要太简单了。
    若不是刚开始的半个多月这些工人手法太过生疏,这条路基的修建,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
    更何况,在王伟的调配下,一千人分成了十个小组。
    每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路段,根本就不存在浪费人工的情况。
    所以,当这条蔓延出去,一眼看不到头的路基被修建完成后,所有人都彻底的服了王伟。
    这么长的一条路,在王伟的带领下,大家都能修建出来,那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办不到的。
    以前让人们充满敬畏的大自然,在这一刻,变得好像不是那么无法挑战了。
    当王伟制定下一个计划,在下雪之前,将整条路面上,铺一层水泥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只是充满了斗志,而无半点质疑。
    板船每天穿行在阳湖的湖面上,一部分是在阳湖上撒网打鱼的。
    但更多的,则是用作来回运输水泥的。
    阳湖的对岸,六个高炉齐齐开火,六百多人在那边烧制水泥。
    每天他们的身上都灰蒙蒙的,夜晚睡觉之前,蹦跶两下,身上能够掉下来一层灰。
    这个时代,人们并不知道尘肺病,也不知道烧制水泥对身体的损害。
    只知道,一块块碎石进入炉子里面,等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些带着温度的灰。
    用水浸泡了,晾干后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他们的心中充满着自豪,能够让石头变成灰,只有时间才有那个力量。
    而现在,自己有了让时间加速的能力,怎么能够不自豪。
    虽然有不少的人,从烧制水泥开始后,就变得喜欢咳嗽了,但这一情况,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相反,烧水泥反而成为了整个阳湖,最让人羡慕的职业。
    不是因为拥有了加速时间的力量让人羡慕,毕竟,在王伟的带领下,阳湖的每个人,好像都拥有了改变自然的力量。
    而是那些烧水泥的人,待遇是实打实的比别人好上许多。
    他们的食物更加的精美。
    每天不仅有一些蜂蜜,更是有五条油炸大白虫做为零食。
    而且他们吃的食物,明显的比别人更好。
    就拿吃鱼来说,别人吃的是鱼头鱼尾这些刺多肉少的地方。
    但是他们吃的,却永远是鱼肚这种肥美的部位。
    不仅如此,别人居住的屋子,都是那种下雨天漏雨,刮风时透风的简易木棚。
    而他们,是唯一一个,能够住上木板装订的屋子的。
    木屋的顶上铺有一层木板,再铺上茅草,下再大的雨水也渗不进来。
    四面墙壁也都是封死了的,只要关上门,就能够将风雨灰尘全部阻挡在外面。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窗户,关门后,哪怕就是白天,也需要点上油灯,而王伟,却严禁他们在这样的屋子里面长期点油灯,说是点了会造成窒息。
    而且高炉运转起来后,根本用不了太多的人。
    一座高炉,包括填料,运输,看火,出货的人,只需要三十几个就能运转得过来。
    但王伟却给他们配备了双倍还要多的人手。
    可以说,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半的时间他们是闲着的。
    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能不让人羡慕么。
    虽然每天灰尘多一些,但是在野地里面刨食吃的原始人,还会怕一点灰尘吗。
    当王伟决定铺路面后,高炉二十四小时运转。
    工人两班倒,那边每晚都灯火通明,全速烧制水泥。
    一船船的水泥通过阳湖运了过来。
    然后一匹匹的马拉着带有棚顶的水泥车将其运到路基附近。
    当初修建路基时取的土让路旁出现了一条沟。
    几场雨过后,土沟变成了小河,用水的方面根本就用不着担心。
    一块块木板被插在路基的两侧,中间留出来了四米的空隙。
    路基里面,横七竖八的放着一些竹片。
    在没有钢筋的时代,竹片是能够用来代替钢筋的。
    按照王伟的要求,将水泥配比,然后一车车的倒入路基上。
    然后就有人拿着整齐的木板将其抚平。
    一夜过后,这些水泥就会初步长住。
    最开始的时候,施工队还很是担心天气问题。
    因为入秋后,阴天多于晴天。
    天阴的时候,你很难判断,它会一直阴下去还是会阴转雨。
    干了几个月的活,水泥在这里已经不是稀罕物了。
    任谁都知道,一旦下雨,刚铺的水泥路就很容易被淋坏。
    所以他们铺路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秋季多变的天气。
    不过神奇的是,王伟好像能够预测天气一样。
    不论云层压的有多低,只要他吩咐干活,就肯定不会下雨。
    有时候,白天的时候明明晴空万里,但王伟却会让人停工,将水泥遮起来。
    果然,等到夜晚的时候,气候急转,大雨滂沱。
    在王伟这个活天气预报的指挥下,水泥路面飞快的朝前铺着。
    人们的合作,也愈发的顺畅了起来。
    从最开始的,一天下来十个工程队只能铺出去两百来米。
    到后来,和泥的和泥,固定木板的固定木板,铺竹子的铺竹子,人们根本不需要指挥,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
    十个队伍,铺出去的距离都过了百米,一天下来,就铺了千余米的距离。
    若不是王伟舍不得用马,水泥的供应跟不上了,大家甚至能够突破一千三百米的距离。
    众人只看到了这样铺路的速度飞快,但王伟却知道,铺这么快,隐患也有很多。
    最大的隐患就是他们铺的路,和地球上的比起来,根本不达标。
    甚至就连乡道的标准都达不到。
    不过在这个时代,又不走大车的,全靠马拉,能够给地面多大的压力。
    所以,哪怕就是这种不达标的道路,王伟坚信,也能够用上很长的时间了。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
    当人们早晚都会呵出白气,夜晚草地都会打霜的时候,所有的水泥地面,也都彻底完工。

章节目录

原始人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千书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书过并收藏原始人攻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