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昕就知道了,昨夜之事发酵的结果。市井舆论姑且不提。
    单单是朝堂上,就起了好大波澜。
    首相吕夷简连夜入宫伏閤求对,于是,赵祯在延和殿偏殿接见。
    面对首相,这位官家终于是做出了决定。
    以宁华殿女彤史、清河郡夫人张氏不能侍奉才人,未能规劝的名义,落为宫人,收回郡夫人的封号。
    并罢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佾为左藏库使,无诏不得入宫。
    于是,勉强平息了朝野议论。
    赵昕得知,叹了口气:“不愧是我爹!”
    “前世今生,如出一辙!”
    赵祯的决定,表面上是各打五十大板,但实则却已经严重偏袒那位宁华殿的张才人了。
    不过是贬了一个她的身边人,收回封号而已。
    兴许要不了几个月,就能随便找个借口,重新赐封。
    反而是曹皇后,损失惨重。
    其胞弟曹佾的殿前司都指挥使被罢,更被禁止随意出入宫闱。
    曹氏的势力,将因此被重创!
    一个不小心,甚至有可能从国家的顶级将门世家的位置上陨落。
    毋庸置疑,偏向性已经是昭然若揭。
    赵祯不喜欢曹皇后,甚至厌恶这个皇后,皇城之内,自此将成为公开的秘密。
    “如此,倒是正合朕意!”赵昕摩挲着手,思考着此事可能带来的影响。
    然后他就发现,事情似乎比他预想的要有利多了。
    曹皇后被赵祯厌弃的事情,一旦为宫廷上下所共知,那么,这必然削弱曹皇后的影响力与权柄。
    这对将来是有好处。
    更妙的是,此事必然会刺激到一些人,让他们敢于铤而走险,做一些他人所不敢想的事情。
    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就会出现征兆,甚至被人付诸行动!
    而这,正是赵昕想要的。
    于是,他想了想,决定再给一些刺激。
    便将甘昭吉唤到近前,吩咐道:“甘崇班,卿传令下去,让春坊膳房,煮些滋补之品,送去椒房献给皇后,以为孤孝敬之用……”
    甘昭吉没有想太多,便恭身道:“臣遵命……”
    反而是刘永年,目光灼灼,眼中闪过一些明暗交杂的神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刘永年是章献明肃太后带在身边养大的,从小就在这皇城里,又自幼聪明、机警,对皇城上下可谓了解极深。
    他很清楚,寿国公此举,一定会激怒那位张才人。
    可是,他也没有劝谏的理由。
    因为,朝臣们会喜欢看到这个情况。
    皇嗣孝顺皇后,更是民间百姓和士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剧本。
    休说是他这个臣子了,便是官家,也无可奈何。
    至于官家本人的感观,张才人的喜怒,于天下、朝臣来说,不值一提。
    所以,那位张才人,终究只能无能狂怒,或者她聪明一点的话,就该借机顺驴下坡,去向皇后请罪。
    如此,或许能既得朝臣与天下好感,又赚到这位寿国公的善意,还能让官家知道这位才人确实善解人意,从此更加宠爱、怜惜。
    只是……
    她能有这么聪明吗?
    …………………………
    啪啪啪!
    宁华殿中,一个个精美无比的瓷器,被摔到地上,立即碎了一地。
    名贵的锦缎,在地板上横七竖八的躺着。
    暴怒的才人的咆哮声,闻于内外。
    “曹八娘!”她喊着那位椒房皇后的闺名:“汝给我等着!”
    “还有赵受益,你这个没良心的!”就连当朝官家的旧名,她也是随口而出。
    “娘娘慎言……慎言……”在她旁边,王守规连忙上前抱住她的大腿,磕头规劝着:“这些话可不能随便说啊,万一传出去,被台谏官知晓,臣担心……”
    这位才人才终于平息了怒火,铁着脸,坐到床榻上,饱满的胸脯,起起伏伏,美的让人心醉的俏脸,寒霜密布。
    “春坊的那个稚子,我是指望不上了……”
    “人家可是‘孝子’呢!”这位才人看着王守规,低着头,自语道:“终究,还是得有一个自己的儿子!”
    没有儿子,就没有未来。
    这一点,这位才人心里面还是很清楚的。
    “我听说,过去郭皇后在的时候,太医局的杨喜,常常敬献各种方子,俞才人也跟着一起吃,于是果然怀上了龙子,只是不幸早夭……”
    “有这个事情吗?”
    “是有这个事情……”王守规拜道:“不过,因为皇子早夭,所以杨喜被逐出宫了……”
    “招他回来!”张才人冷冷的下令,她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要一个儿子。
    她的儿子,如此,便能母凭子贵,再不用像现在这样看人脸色,寄人篱下。
    “臣……”王守规看着这位才人,本来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吞了回去,终于是拜道:“遵娘娘德音!”
    出了宁华殿,王守规叹息了一声,又摇了摇头。
    因为,他知道,这位宁华殿的女主人的一切努力,恐怕都是徒劳的。
    便是有了儿子,又能怎样呢?
    这个国家未来的主君,已经是注定的了。
    除非,那春坊之中的主人有什么意外,不然,别说一个儿子了,就是十个儿子也没用。
    官家也好,朝臣也罢,都不会接受除那位国公以外的其他选择。
    特别是朝臣们!
    没看到两府宰臣,现在都一门心思的想要往春坊里安插自己的子侄吗?
    吕夷简连他的宝贝儿子吕公著都从寿州招回汴京。
    他们这些内臣,更是早已经得到消息。
    官家已经有意招资政殿大学士知天雄军李迪回京,希望这位曾经的资善堂侍讲,能像当年辅佐他一样进入春坊辅佐和教导那位国公。
    而这是立储的信号!
    想到这里,王守规的内心就惶恐和担忧起来。
    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必须做些什么?
    恰在此时,王守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人——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杨怀敏。
    “杨供奉……”王守规迎上前去问道:“您来宁华殿是?”
    “为王兄而来……”杨怀敏看着王守规,将他拉到僻静之处,小声的道:“王兄,你我不能坐以待毙!”
    王守规于是抬起头,看着杨怀敏,神色也坚毅起来。
    他们这些内臣的胆子,从来都不小!
    就像眼前这个杨怀敏,当年只是区区内侍,就敢逼死曹利用!

章节目录

大宋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大宋帝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