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教这傻丫头?陆景渊本能地拧眉,见此胡、墨两人更是面露喜色。

    不过她早晚会是他的人,若是一直这么傻,到时还得他来费心,凡事及早不及晚。

    想明白后,他勉为其难地点头,“那我便暂代几日。”

    山下头一次见面,宋氏与少年相谈甚欢,这会听他答应,她更是难掩欣喜,“当日在华首寺山下茶寮,景公子言谈间旁征博引,学识见解十分不俗。如今您与阿瑶成了同门师兄妹,日后可要对她多多指点。”

    学识见解不俗……

    墨大儒不知宋氏本事,胡九龄却是再清楚不过。宋家耕读传家,宋氏未出阁时便是青城有名的才女,其名声跟今日出事前的沈墨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一面便能让她赞不绝口之人,才学绝不会差。

    他一念之差,好像已经引狼入室!

    欣赏着两人骤变的脸色,空海大师笑得慈眉善目,别提有多舒心。

    拜师仪式及这几日授课之事就这样确定下来,宋氏先行告退命下人准备晚膳,同时又命人收拾客院。与胡九龄的戒备完全相反,她对少年是全然的喜欢,准备起来更是多了三分用心。

    考虑到授课方便,她特意选了离着阿瑶绣楼最近的浮曲阁。

    前阵奶娘事发后整肃府中下人,连带着清点财物,此番辛苦下来宋氏对府中中馈熟悉不少。这会招待贵客,她毫不犹豫地命人开库房,将其中名贵素雅的珍惜摆设悉数抬出来。一番精心收拾后,原本空旷的浮曲阁尽显大气开阔。负责洒扫的丫鬟行走其中,脚步不由放轻些,唯恐碰到什么贵重物件。

    就连见惯了天底下最极致富贵的陆景渊,初进来时也略显惊讶。前世他查抄沈家时得到过胡家库房明细,对其富贵隐隐有所了解。可面前的所见所闻,却打破了他的认知。眼前客房中这些东西,清贵而不显奢华、每一件都极有底蕴,前世从沈家抄出来的账本中,可从未写这些东西。

    那这些东西去了哪?也许前世他仍有疏漏之处。

    带着这种疑惑,在空海大师暧昧、墨大儒怀疑、胡九龄戒备、宋氏满意的种种迥异神色下,陆景渊开始了他的授课生涯。

    名义上是师兄,实际上是师傅,当两重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身份加在一个人身上时,日日相对的两人感情就算不是一日千里,进度条也得飞快地往前拉。

    事实与大家料想得差不多,真的,就只差了一个字。

    第一日上午,阿瑶任由青霜在头上梳起左右两个花苞,换上利落的袍服,简单清爽地坐在书案对面,认真听少年读了一段《史记》。

    “听清楚了没?”

    阿瑶点头,少年声线优美、吐字清晰,读起书来比她以前的女师傅好听太多。

    “背。”

    “什么?”阿瑶瞪大眼。

    “既然听清楚了,就背出来。”

    要她把刚听过的内容背出来,抓住花苞阿瑶面露难色,讨好道:“可我只听了一遍,连意思都还没想明白,要不你先讲,我中午回去用功,背熟了下午给你检查。”

    还要讲、更要再回去用功……陆景渊看下手中书本,的确是《史记》无误。

    “这种大白话的东西,不应该看一眼就能背出来?我已经给你慢慢读了一遍……”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意思却再明白不过,都读了你还背不出来?

    “看一眼就能背出来?怎么可能,连表哥都没那么聪明。”

    “那是他蠢。”

    被他嘲讽的神色刺激到,阿瑶也来了气,“你聪明,倒是背背看!”

    关键时刻还是下意识护着他表哥,酸味涌上心头,陆景渊更是来了脾气。转过书本往她跟前一推,他冷脸道:“随便任何一段,你起个头。”

    阿瑶还真不信那个邪,翻开书她找了很长又有很多复杂字的一段,把开头一句念出来。等她话音落下,对面少年声音紧随着响起,他背得不疾不徐,一字不差。

    “换一段,我看下,这里……”

    “再来,就这段……”

    挠着头顶花苞,阿瑶绞尽脑汁找着生僻段落。可整整一早上功夫,她几乎要把整本《史记》翻烂了,少年却始终气定神闲,背得无丝毫差错。

    “你……厉害。”从最初的气愤中清醒过来,阿瑶渐渐佩服起他。

    坐在对面,陆景渊盯着她头顶凌乱的花苞。跟前世一样,她遇到什么难题总喜欢抓头发,刚她翻书同时就没停过手,原本梳理得整齐亮滑的两只花苞上,这会碎发露出来,张牙舞爪,乍一看活像两只刺球。

    瞧那傻样。

    见她面露崇拜,心下暗自满意,他随口道:“这没什么,很简单的书本,是你太笨。”

    心中刚立起的丰碑瞬间被轰得渣都不剩,阿瑶皱眉,她真是瞎了眼,竟然会佩服这样的人。过目不忘又怎样,不过是个自大又狂妄的讨厌鬼。

    随后几日的授课中,少年丝毫不改其态度。经史子集,不论讲什么他都会,而且能很简洁地讲明白。只是讲明白之后,他总要提醒一句:如此简单的东西你都不会,真是太笨、太呆、太傻了。

    一声声的“呆笨傻”中,终日呆在一起的两人,感情进度条飞快地往后拉。跟空海大师期待的只差一个字,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两人打打闹闹之时,一则消息飞速传遍青城方圆百里。

    胡家姑娘要拜师了。

    一次拜两位。

    胡老爷欣喜若狂,城中乡下两处大开流水席。

    随着此事,因忙于春蚕、就会沉寂下去的胡府门前闹剧再次被回归大众视线。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个bug,上巳节本身是农历三月初三,因情节需要,我把时间架空了下,喜欢考据的小天使们不要介意;

    本章重点:

    1、小侯爷啊,你啥时候改改毒舌的毛病,现在流行暖男,你这一挂不吃香;

    2、有竞争才有压力,两个师傅争着对阿瑶好;

    3、下章开始虐渣;

    ☆、第36章

    被困在沈家后院的当晚,沈墨慈就从安插在正院的钉子口中得知,嫡母有意调动后院人手,平日与她往来密切的几位管事婆子都被叫了进去,都过了把时辰还没出来。

    听到这沈墨慈就知道要糟,那几个婆子什么德性她再清楚不过。当日她手中尚无多少金银,收买时多是从一点小事入手。比如灶上婆子贪杯,将嫡母补汤煮得过了火候。那时她尚在嫡母跟前扮演乖顺的小猫角色,颇得其心,三言两语哄得嫡母不计较,过后她便拿此事要挟婆子。

    她很懂得拿捏分寸,一开始要人做的事很简单,不过是给姨娘院中送点好的吃食,打听阿爹行踪。可一旦他们做了,就算入了套,一环扣一环做得事越来越大,最后在她手中把柄越来越多,也只能心甘情愿听命于她。

    凭借此法这些年来她控制了不少下人,可能因丁点小事落入陷阱的,大都也不是什么心志坚定之辈。

    前面仰仗阿爹支持和自身好名声,她在后宅也算是棵大树,尚能震住那些人。可胡府门前闹剧逆转后,如今流言四起,失了阿爹支持不说,自身亦被困后院、四面楚歌。

    如今这幅光景,那些踩低捧高的下人怎么可能再继续听命于她。嫡母手段她很了解,刚硬有余、柔软不足,对付这帮软骨头一敲一个准。

    这次大概要伤筋动骨,侧卧在床上,沈墨慈死死盯着内首等身高的枕头。枕头上方视线齐平之处,贴着一张白绢布,布上画着一副人像。毛笔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张含笑的少女面庞,看五官竟是与阿瑶一般无二。

    视线滑向白绢布右下角,方形朱红印章上盖着宋钦文表字。这幅画像正是她初识宋钦文时所见,后来在她收服他的心后,当做战利品抢了过来。

    保养得意的细长指甲狠狠抠向画像中人双眼,在绵软的枕头上抠出两个深窝,直到指甲折断的痛感传来,她终于放心。

    撕下折断的指甲,放在手心拨弄着。唇角扬起诡异的弧度,她眼神中却露出决绝。

    这几年积累下来,她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可凡事并非越多越好,就如这指甲,长太长了更容易折断。稂莠不齐的人手也给她造成了不少麻烦,比如书院肚兜之事,当日回府后她好生查过,竟是因为看管衣物的丫鬟玩忽职守,丢了一件肚兜所致。

    嫡母此举虽在意料之外,突然发难更是打她个措手不及。可反过来想,她正好借嫡母之手光明正大地挤掉一些毒瘤。

章节目录

皇商千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鱼丸和粗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丸和粗面并收藏皇商千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