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自不必说,太上皇复辟愿景几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沈金山更简单,他只为胡家那点产业。而他,则是为了远在西北的广平候。

    一手将他从目不识丁的西北军底层军汉,提拔为如今江南富庶之地手握实权的同知,侯爷知遇之恩他这辈子都不敢忘。如今侯爷需要军饷,就算肝脑涂地他也得弄周全。

    目光透过画舫窗棱看向码头上高台,巍峨的高台之上那抹玄衣格外醒目。与朝廷所派钦差的光明正大不同,他必须得躲在暗处,最起码不能被人抓住把柄。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明着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身处西北军时,半路截胡的事他没少干。

    现在最关键的是,有些牌得打出去。

    “吴同知有何高招?”见他久久不语,平王也急了。

    收回目光,吴有良目光从平王身上略过,最终直盯向沈金山:“高招倒算不上,只要沈老爷依计行事便可。”

    “依计行事?可台上如今那副架势,那么多人,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我。”

    “按沈老爷的说辞,莫非你不道歉,外面那些百姓就会闭嘴不谈沈家不是?反过来想,沈姑娘不过是个孩子,小孩子做错事没什么,只要大人明理,多数人都会谅解。更何况这样,等过几日你再登胡府致歉,也能说得过去。”

    最后一句话成功引向三人事先商议好的计谋,平王点头,“只要能引得胡家合作,便是此刻伤点面子又有什么。”

    “可潘知州那边?”沈金山迟疑。

    “知州虽位列四品,但并不能一手遮天。”吴有良意有所指地看向西北,声音中满是笃定。

    吴同知身后可是镇守西北的广平候,他岂会怕寒门出身的潘知州。听到此言,沈金山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画舫内三人商议的片刻,围着高台,窃窃私语声围着码头自四面八方传来,如暴雨梨花针般直扑宋钦文面门。

    完了、什么都完了……

    苦读多年所求仕途、宋家的名声,今日悉数葬于他手。

    该怪谁?挑起事端的阿慈、还是不依不饶的表妹?或许最该怪的是他自己!

    余光看向旁边的姑母,她对他多好啊。幼时拿他当亲生儿子疼,即便后来有了阿瑶表妹,她也隔三差五命胡府下人给他送些珍贵的补品过去,一年四季衣裳更是从没落下。去年他前去州城考秀才,听到后姑母二话不说,命人收拾出胡家新造的楼船送他前去赶考。对于这些,姑父从来没表达过任何不满。

    还有阿瑶,她虽然娇气些,可性子并不刁蛮,反倒是有点娇憨。跟她在一起时他多轻松,读半天书的疲劳常因她一句天真之言一扫而空。可究竟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着迷于谜一般的沈墨慈,被她的一点小恩小惠所收买,事事以她为标杆,觉得表妹除去命好投身到胡家外,其余哪哪都上不得台面。

    可现实证明他错得有多离谱:被他处处看不上眼的表妹,却同时被空海大师和墨大儒看中收入名下;而被他当九天玄女供起来的沈墨慈,却是如此不堪……

    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终于忍不住他双膝跪地,头埋在高台地板上,抽搐着涕泪横流。

    他的生员资格……

    站在不远处,阿瑶看着趴伏在地板上的宋钦文。

    尤记得前世,那会他已入赘胡家,与沈墨慈同流合污忙于谋夺家产的同时也从未放弃过读书。经史子集置于案头,日日必要挑灯夜读一番。当日进京赶考被山匪所截,危机之下他下意识护住入京赶考的路引,以及入贡院所需的认识官印结和考凭。

    科举对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今生员资格被夺,不啻于挖他心头嫩肉。

    随着他的抽搐,没多久前面地板荫湿一块。见他这般悲痛,阿瑶只觉重生以来积压在心头的郁气散去不少,心下舒畅,她长舒一口气。

    同样长舒一口气的还有陆景渊和沈墨慈。

    前者一直站在阿瑶身旁,注意着她的反应。他可没忘记前世那丫头对她表哥有多痴情,硬生生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变成了布衣荆钗围着锅台转的村姑,所作所为堪比苦守寒窑的王宝钗。如今见她只余感慨,并无太多心疼,连月来泡在醋缸中的心总算少了点酸味。

    而后者则更简单,宋钦文生员资格被夺,总能帮她吸引点风头。本想着还要等半个月后乡试举行,没想到当下就能解除危机,沈墨慈如何不喜。不过这会她依旧被潘知州拎着衣领,面对面间她也不敢表露得太过明显。

    潘成栋何等精明,混迹官场多年,若是连未及笄姑娘那点心思都看不明白,他早就被人啃得骨头渣都不剩。虽然沈墨慈已经藏得很好,脸上的担忧足以骗过大多数人,但却骗不过近在咫尺的潘知州。

    这等闲事本来他懒得管,可这会功夫他也琢磨过来,胡家姑娘定是师傅要收的徒弟。他尤记得师傅来信中,字里行间对新徒弟的满意。这么多年师傅也收过不少徒弟,可却是破天荒头一次叫他过来见证拜师仪式。既然师傅这般重视,做师兄的也该对小师妹多关照些。

    想这些的同时,他完全忘了沈墨慈也是他“小师妹”。

    “利用师娘,打扰逝者清净不说。对片刻前还在不顾一切帮你的宋家公子,此刻你也能幸灾乐祸,今日必须得给你涨点教训。”

    掷地有声地说完,不顾众人云里雾里的反应,拎起沈墨慈衣领,他做势欲将人往高台上扔。

    他竟然看出来了!还没等沈墨慈心惊,悬空的感觉传来,她低头看向离地九尺的高台。因扎台子时需要固定,围着高台一圈俱是木桩,木桩削得不是很尖,在地上走碰着并无大碍,可若是从高处落下……

    恐惧袭来,沈墨慈再也忍不住,哆嗦着求饶,“大人误会。”

    “都到这时候了你还狡辩。”

    见她死性不改,潘成栋只觉以前她还是不知如何利用师娘,愤怒之下他稍稍用力,将人抛出围栏外。

    高台下一片寂静,不忍心看到接下来一幕,不少人已经闭上了眼。或许是沈墨慈所作所为实在太过令人不齿,群情激奋下,一时间倒无人为她求情。

    见此沈墨慈都要绝望了,脚尖崩起勾在围栏镂空雕花上,感觉到抓住自己衣领的大手缓缓松开,她有些难以置信。到底是怎么了,这可是知州大人,光天化日之下怎会做出伤人性命之事?

    任凭她如何想不通,这会也无人为她解惑。当抓住衣领的手终于松开时,勾住围栏的脚尖一点点往下滑,她彻底感受到了绝望。

    “知州大人且慢。”

    眼见就要掉下去时,高台上下传来了同样的声音。

    “恩?”

    潘成栋向后看去,发声之人竟是胡家姑娘。太过惊讶下,他下意识地伸手,抓起了摇摇欲坠的沈墨慈。

    “你要救她?可她几次三番陷害你。”

    阿瑶看向旁边的玄衣少年,他正一脸鄙视地看着她。察觉到她的目光,他更是毫不掩饰摆出三个口型:呆、笨、傻!

    不仅是他,高台上下所有人都不解地看向她。要说码头上这么多人谁最该恨沈家姑娘,非胡家姑娘莫属。怎么到头来别人都没做声,反倒是她先开口。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光上天,其实大夏王法也有,无故伤人性命是要进大牢的。阿爹常说知州大人为官清廉,是一心为民的好官。您这么好的青天大老爷,为了一个沈墨慈把自己赔进去,不值得。”

    听到第一句时,所有人都在想,胡家姑娘真是善良。没想到她话锋一转,说出这样一番话,这可真是……

    “胡家姑娘还真是为人直率!”

    没错,就是直率!循着声音向后看,在流水席后方紧邻码头之处,众人看到了个怎么都想不到的身影。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重点:

    1、潘成栋没那么笨,2米多高的地方,注意下角度,扔下去人没事;

    2、知州大人只是想为小师妹出气,恭喜阿瑶后援团又多一人;

    3、阿瑶被小侯爷传染了,开启毒舌功能;

    4、沈家要上钩啦,^^。

    ☆、第42章

    与平王和吴同知商议好后,出画舫刚下舷梯,沈金山迎面便看到惊险万分的一幕。

    九丈高台之上,他最为满意的庶长女阿慈倒挂在围栏之外。风从鉴湖上吹来,她倒立的裙摆鼓起风偏向一边抖动,更显得她整个人摇摇欲坠。

    虎毒不食子,更何况这还是颇得他心的阿慈,肝胆俱裂的同时,沈金山几乎下意识地喊道:“知州大人且慢。”

    脱口而出后他便有些后悔,阿慈虽然重要,可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始终是沈家生意。方才在画舫中,因平王暴怒打断前来传话之人,他只知潘知州亲临,对后续之事却是丁点不知。如今看面前这幅场景,众目睽睽之下能让知州大人如此动怒,阿慈何止是将人惹毛!

    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他虽搭上了吴同知这条线,但不代表要跟他一条道走到黑。潘知州在本州可是一手遮天的官老爷,为了区区庶长女得罪了他,这笔买卖划算?

    心下踟蹰,站在流水席后他徘徊不前,恰好听到旁边桌上妇人激愤之言。

    通过只言片语了解后续之事后,他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早年想攀知州关系,他曾详细了解过其生平。且不说面上的师徒情谊,当年潘知州及第后初到外地赴任,一应金银细软皆是墨夫人为其准备。生恩不及养恩,更何况还带上教养之恩。在知州大人心里,墨夫人地位只比亲娘重。

章节目录

皇商千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鱼丸和粗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丸和粗面并收藏皇商千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