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

    离得进了,阿瑶看着面前四四方方的炭块,每块少说也得有上百斤,干这么重的活怎么可能不累?可景哥哥还是跟以前一样,明明背后做了那么多事,却从来都不在她面前提一句。

    这样想着阿瑶更是感动,她暗下决心,回府后一定要多给景哥哥补补。

    这丫头,他说没事她就信啊,还不快过来给他捏捏肩。丝毫不知更大的福利还在后面,见她久久没有反应,这会陆景渊只能无奈地摇头。算了,好不容易哄着这丫头承认喜欢他,至于其他的,以后慢慢来就是。

    “傻丫头,下面的话记清楚了。因为胡夫人体弱受不得凉,胡家一年四季中有三季地龙常开,本地黑炭不够,胡老爷就命人远道从西北运来一批,就是眼前这些东西。”

    “可这分明是景哥哥送来的。”

    “身为朝廷钦差,有些事我不方便出面。”

    阿瑶了然地点头,但她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景哥哥好像对胡家太熟悉了点?不过眼前最重要的事,还是先把这批黑炭归置好。想到前世胡家败落的诱因,这会阿瑶已经顾不得那点男女私情,提着大氅三两步跑到甲板上,她忙叫青霜找人回去报信,自己则亲自在这看着。

    自打奶娘之事出来后,阿瑶身边的人就被再三清理,这会能跟她出来的全是胡家心腹。知晓此事事关重大,那人骑上马一溜烟跑出码头,然后专门抄近路,以最快的时间赶回府里。

    报信之人回府时,胡九龄正在书房想着应对沈家的对策。

    阿瑶猜得没错,面对沈金山以极品生丝敲诈,表面上他答应得痛快,实际上也留了后手,那后手正是宋冠生所掌管的千亩桑田。阿瑶所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前面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怕沈金山强行掐住黑炭,来个鱼死网破。可如今沈家出了这么大事,声名狼藉之下,即便破罐子破摔,沈金山也得考虑民愤,无论如何他都不敢再承担让整个春蚕绝产的恶名。

    简直连老天爷都在帮他。

    “胡贵,备车,是时候去找宋冠生。”

    做戏做全套,他得亲自去乡下,“痛心疾首”地“斥责”宋冠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迷途知返,彻底断了沈家桑蚕叶供应。

    可这次胡贵却没有立马回答他,而是激动地领着个护院进门。

    “老爷,姑娘弄到黑炭了,很多很多的黑炭,就在码头那边船上。”

    什么?再三跟来人确定后,胡九龄眼睛彻底亮了。桑蚕叶本来就是胡家的,再有了黑炭,沈金山拿什么跟他争!

    当即他立马改口,“备车!立刻,马上去码头!”

    作者有话要说:  工作有点忙,日后更新时间改到七点。能一次更完我会尽量放粗长君,不能的话当晚会有第二更。

    这些天延误了好多次,不好意思哈。

    ☆、第83章

    在胡九龄欣喜异常,命人备车急忙赶往码头时,沈家宅子内刚送走宋钦文没多久的沈金山反应却完全相反。

    本来昨日出了那么多事,房契被偷心神恍惚之际又逢孙氏激将,当着那么多人面不知不觉说出大半沈家丑事后,他心情已经荡到谷底。原以为最倒霉也不过如此,没想到更倒霉的还在后面。

    “你说什么?”

    “回老爷的话,外面有人在处置沈家房契,孙老爷、吴老爷他们……”

    昨日虽然损失惨重,甚至差点气得还没好全乎的哮喘病再度发作,可沈金山强忍住了。该发生的已经发生,生气有什么用?想法子及时扳回损失,等情势逆转后再算账,才是上上之策。

    尽管在府门外丢尽了脸,但回到府内大门一关,他很快便忍住了自己的脾气,然后换身不起眼的衣裳,趁人不备从角门偷偷溜出去。一路走到衙门,几张数额足够的银票递过去,那些当官的瞬间很好说话。他们向他保证,哪些产业是沈家的,青城所有人都清楚。他这个正儿八经的沈家家主还在,断没有只凭一纸房契改名换姓的道理。

    得到保证后他总算能稍稍放心,只要家产还在,再运作一番保住会首之职,用不了个一年半载,情况就会慢慢好起来。到时候那些欺辱他、背叛他的人,他会一个个慢慢收拾。

    往下算了好几十步,一直算到沈家吞并胡家,他掌管整个青城绸市,站在大夏商人顶端。畅想着美好未来,这一夜沈金山做了个美梦。

    可美梦刚做到一半,他就被宋钦文回城的消息惊醒了。阿慈与宋钦文在一处他是清楚的,虽然有衙门的保证,但若是能追回房契当然最是稳妥。半睡半醒之间他一个鲤鱼打挺起身,亲自领着人去把宋钦文捉回来,问出来的结果却让他心惊。

    那个不孝女跟平王纠缠在一处,那些房契也全都落到了平王手里。

    当时他心里就开始发毛,如果平王硬要处置这些房契,那他打点过的那些小官还有可能帮忙?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可能!

    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官员,怎么可能为他那点银票,去得罪高高在上的平王。

    当然他也没完全相信宋钦文的话。自己养的女儿自己知道,阿慈继承了他的精明,深谙良禽择木而栖之道。平王此人除去出身外,再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东西。他那个精明到把人卖了还让人帮她数钱的女儿,当真会选择这样一个人?

    如今青城内的两股势力,平王与小侯爷,哪位比较可信一目了然。

    倘若是小侯爷呢?

    虽然种种迹象都指向平王,没有任何证据跟小侯爷扯上关系,可冥冥中沈金山就是觉得,或许这才是整件事情的真相。

    若真是小侯爷,那前面的会首之职,甚至可能就是一个天大的诱饵。单是想到这种可能,他便觉得眼前发黑。

    坐在书房宽大的圈椅内不住地权衡两种可能,明明是倒春寒的天气,他脑门上汗却从两边一直往下淌。越想心里越慌,还没等完全想明白,外面突然有人敲门,然后进来的人告诉他,有人在兜售沈家房契。

    顿时他如遭雷击,脑子里一片空白,下意识地抓过眼前茶盏。

    “本老爷听清楚了,不用你再说第二遍,滚!”

    茶盏重重地砸到面前报信之人头上,直砸得他一脸血。听到最后“滚”字,报信之人如蒙大赦,捂住脸三步并作两步退下。

    而书房中沈金山整只手都在颤抖,心底不断有个声音告诉他:平王没那么快,肯定是小侯爷。

    “备车,去孙家!”

    在胡九龄的马车一路向西,路过沈家门前时,自打昨日中午闹剧过后便一直紧闭的沈家大门终于敞开,沈金山那辆华丽无比的马车从中驶出。

    两辆马车在府门前开阔的空地上交汇,说来也怪,明明胡九龄所乘不过是一驾普通马车,比起沈金山精雕细琢的专属马车来完全不起眼,可受到近来之事的影响,沈家下人自觉丢脸,车夫面对胡家马车佝偻着身子、眼神飘移,一副瑟缩模样。不仅车夫,甚至连拉车的骏马都受到自家主人影响,胡家马高高扬起脖子、踩踩前蹄喘下气,而沈家马则是弯下脖子,四蹄往后退一副避让之姿。再加上露在马车外的这两点,这会胡家马车竟然比沈家马车更加打眼。

    “沈兄可是没歇息好?看着精神有点不太好。”

    “胡兄倒是龙马精神,不知何时能喜得麟儿?”

    两车交错间车速放缓,掀开帘子两人打个照面,空气中满是火药味。

    “沈兄当真是没歇息好,胡某十三年前已得爱女。阿瑶那孩子乖巧伶俐,哦,当着沈兄面也不好提此事,毕竟沈家姑娘……时辰不早,胡某还有要事,先行告辞。”

    夹枪带棒地说完,不等沈金山反应,胡九龄放下帘子,吩咐外面车夫启程。

    他沈金山何时被人用女儿挤兑过?前几年阿慈声名鹊起时,胡家那丫头片子还在后宅吵着要买糖吃呢!气到胸膛起伏,沈金山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可再安慰他也知道现实,有了那样两位师傅,胡家姑娘如今丝毫不输男儿,不仅不输,单论对生意的助益,她甚至比青城任何人都要强。比起阿慈的小打小闹,人家那才是真本事。

    这样想着他开始怨起了沈墨慈,当日明明承诺过拜墨大儒为师,为何到最后没成?

    “不过是个绝户人家,继续往孙家走。”

    沈金山马车到达孙家时,平王带来的账房正与孙老爷相谈甚欢。

    听到门房来报,孙老爷当即火了,“我都没去沈家找他,他还敢登我孙家门?”。说完后他拱手作揖朝账房道恼,他命护院抄家伙,自己亲自带人朝门口走去。

    沈金山早已料到会有此点,眼见着阵仗,他直接命跟来的下人退后,自己三两步冲到最前面。

    “今日沈某就站在这让大舅哥打,只是有句话沈某不得不讲,你以为这房契是那么好得的?那个私吞蚕农田产的张家,最后判了什么刑罚来着?年份太久我好像记不太清楚了。”

    被他这么一说孙老爷也记起来,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城东张家两块整田间隔着三亩地,就想把那三亩地买下来,可地主人不干。张家仗着家大业大,想强行收,争执间一铁锹拍到了那户人家的老人脑门上。老人年近六旬,身体本来就不好,当场就出气多进气少,抬回去没两个时辰家里开始披麻戴孝。

    这事闹得很大,甚至惊动了州府。知州大人亲自审问,安了好几项罪名,判了张家老爷秋后问斩。

    张家儿子尚且年幼,张老爷是家中顶梁柱。他倒下去,整个张家很快就撑不住,被青城其它商户所蚕食,当时他还与沈金山合谋,吞并过张家田产。

    “你别唬我,那次是因为出了人命。”

    “沈家百年积累下来这点东西,若是在我手上弄丢了,我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沈金山感慨地说着,眼睛却不住地往孙家门口那两个石狮子上瞄过去。意思很明白:今天你不答应我就一头撞死在这。

章节目录

皇商千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鱼丸和粗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丸和粗面并收藏皇商千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