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相逢勇者胜,若没有意外,一支骄傲的军队,显然是会更勇敢一些的。

    可他们的骄傲在这一路上遭受了严重打击,对契丹人他们依然是碾压的。可哪怕他们把前面出来打草谷的契丹人杀光烧尽,在后面,面对契丹人的询问检查他们还是要卑躬屈膝。而这,他们还是在自己的土地上!

    无论是刘静还是石守信包括演武场的大多数学员,哪怕是赵匡胤,也没多少对当今效忠的思想,他们也没有很强烈的国家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自己是汉人,而周围那些被契丹人欺负的也是汉人。

    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受着契丹人的凌虐,哪怕他们私底下做一些反抗,也不敢声张。

    憋屈。

    窝火。

    愤怒。

    他们早先有多么骄傲此时就有多么难受,当他们终于来到河东,不用再经历那一切的时候,就都下意识的选择了逃避。

    听完石守信的话,刘灿沉默了片刻:“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过两日郭家阿兄的婚礼就结束了,我们总要回去,回去的路上是可能还会遇到这种事的。”

    “那就还杀嘛。”刘静抢先道,“阿兄,我们只是现在不想想。”

    “为什么?”

    “因为想也没用。”

    “因为想了也解决不了。”

    刘静和石守信几乎是异口同声,前者说完则又瞪了后者一眼,仿佛很不瞒他竟和自己抢话似的。石守信没有表示,其实他心中也很是纳闷的,在他的记忆里并没有什么地方得罪过刘静,事实上对所有刘家人他都有一种感恩的心理,包括还没几岁的刘柱。而同刘静,更算是患难之交,可刘静就偏偏看他不顺眼,弄的他也很是郁闷。

    “想了不一定能找到办法,但不想是一定找不到办法的。我早先虽没给你们设定时间,但你们就准备这么应付我吗?”

    刘静和石守信怔了一下才想到刘灿早先布置的那个功课,石守信也就罢了,刘静却苦下了脸:“阿兄,那个功课你还真要一个答案啊?”

    刘灿一笑:“你这是什么话,既然是功课了,自然是要有答案的。”

    “可是这怎么能有答案呢?”

    “为什么不能有?又不是让你们一定去做,只是一个想法就想不到吗?”眼见刘静想说什么,她又道,“当然,这个想法要有成功的可能性,要合乎逻辑。”

    刘静还是苦着脸,而石守信则眨了眨眼,若有所思的皱起了眉。看到这个样子,刘灿让刘静先下去,而把石守信留了下来:“你怎么想?”

    “教官,我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想好。”

    “说来听听。”

    石守信沉吟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教官早先说天下很大,而刘家人太少。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早先讨论过,有人说我们虽然现在人还少,但十年、二十年后必定不一样。按照现在的速度,哪怕以后我们每年只增长二百人,十年后也有两千人了,而我们,起码能带上一支两万人的队伍,更大的可能是五到十万,如果节度那边不受阻碍的话,甚至有可能是二十万。”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刘灿,刘灿虽然笑着冲他点点头,却没有更多的表情。他暗暗的吸了口气,继续道:“那个时候,我们也就有一战之力了。但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否决了,因为哪怕我们带出的队伍以一敌百,我们也不可能只针对契丹,我们的敌人太多了,不说别的,只是当今,就是最大的阻力。”

    刘灿依然没有反应,但心中已很是满意。她虽然找人教过石守信等人战术问题,但并没有对他们的战术报太大希望。因为她能找到的最好老师就是赵弘殷,老赵先生虽然非常勇猛,打仗也很用心,可要说战术素养,还真的比较一般,不说和自己的儿子比,就是和同时期的大将相比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而现在石守信等人能分析到这一层,还真有些出乎她的意料。难道这就是天生光环吗?她有些跑神的想着。却没想到这其实是演武场留下的规矩的作用。在石守信他们这一批,无论是功夫还是文化课都是成小组在一起学习的,也就是说不仅算他们的个人得分,还算他们的集体分。于是这就造成了不管他们私底下怎么样,该合作的时候还是要好好合作,特别是在和别的小组竞争的时候,那就不仅要提升自己,还要分析对手。

    这一次的功课是刘灿留给他们所有人的,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走到了一起。这其中的事情如果只让石守信一个人来想,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哪怕他是未来的石大将军,现在也只是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少年。但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哪怕很多都是不靠谱的提议,说的多了也总有靠谱的,更何况他们中不仅有未来的大将军,还有未来的宋太祖。宋朝文弱,可赵匡胤个人却是绝对的能征善战,他能一路走到柴荣面前,靠的不仅是早期的烧冷灶,更是自己的本事,毫不夸张的说,在柴荣南征北战的时候,他也是立下了偌大的功劳的。当然,赵匡胤现在也只是个少年,可有的事,真的事要看天份的。

    “单纯只靠打,是很难成功的。所以需要分化拉拢,朝中上下一直有对契丹不满的声音,这都是我们可以拉拢的对象。还有,我看百姓普通虽然怯懦,可逼急了也是会反抗的。契丹的作为已经是天怒人怨,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时期,找准机会造成舆论,就有可能形成反契丹的大势,到时候就有可能把契丹驱逐出外,恢复山河!”

    啪啪啪,刘灿鼓起了掌:“你去把他们都叫过来吧。”

    “教官?”

    “让他们也来听听。”

    石守信有些晕晕乎乎的去了,片刻,演武场的学员就都过来了,因为走了一半,现在只剩下十二人,这些人挤在一个屋里,虽有些拥挤,倒也还能装的下,刘灿让石守信把他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众人先是迷惘,再是惊愕,听到最后都有些两眼发亮。是的,只靠刘家的力量还有些薄弱,但按照石守信的办法,是有可能成功的!只是他们知道的,不满契丹的节度武将就有好几个,而旗帜一打出来,必会有更多的人跳出来,甚至,此地的刘知远也会出面?虽然刘知远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反契丹行为,可从他们的感受上就知道他是不喜欢契丹的,隐忍不发也许只是顾忌脸面,但若是契丹人真做的太过分的话,他也不会再忍让了吧,而有他这么一个天下重镇的节度加入,何愁契丹不退?

    看他们的表情,刘灿就大概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其实这样的想法在几年后还真的实施了,可结果却是后晋亡国,李太后和晋出帝一起被带到了契丹。这样的想法不对吗?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在当时后晋同契丹打了三仗,赢了两仗,全国上下可以说是勒着裤子同契丹打,绝对说的上众志成城。但后晋的失败是意外吗?也不尽然。除了杨光远的叛变外,被寄予厚望的刘知远是始终都没有出手的!刘知远是一个将军不错,但他更是一个政治家,他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轻松的姿态取得了天下,其困难程度并不见得比赵二高多少。

    “除了石守信说的这些,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大多数人纷纷摇头,赵匡胤左右看看,举了举手:“我不是要补充,只是有一个疑问。”

    “你说。”

    “是这样的,我觉得石头说的很好,只是我们拉拢的那些人为什么就会听我们的?当今武将大多桀骜,也许大家能一起反契丹,可却不见得能把劲儿往一处使,到时候若有人有了其他心思,我们要怎么控制?”

    石守信沉默了片刻:“我相信教官。”

    “石头你这话说的,就和我不相信教官似的,只是,这是教官给我们布置的功课啊。”

    “我的意思是,我相信教官到时候能控制住那些人。这个功课不仅要考虑对方,也要考虑我们自己,我们个人武力高强,我们作战更容易成功,同时,我们还有教官还有赵先生,若真走到那一步,我相信他们能糅合好这些。”

    “若是不能呢?我不是说教官和赵先生能力不够,而是……总会有一些意外,若是到时候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

    “若是那样,我们就再走一步,一步可以名正言顺的步骤。”

    这句话很轻,但屋中却是一窒,不过众人的脸色却不见太多异样,反而是刘灿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第116章 白雪(下)

    一统天下这样的话在别的地方说出来是忌讳,但在此时,还真不能算什么忌语,或者说大家都没太当回事。但刘灿知道,这句话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赵匡胤黄袍加身容易?但在早先做了多少铺垫多少准备?不说别的,就是赵二郎本身就经历过多少生死?何况人主这种事……她的手慢慢的在空气中虚敲着,也许她还没有接近那个位置所以不能了解,但就目前来说,还真不是她的野望。她有另外一个说起来可以算是天真的愿望。但是她想试试,她知道那个愿望很难成功,或者说就算她有能力去实施了也不见得能见到,可她就是想试试。

    她这么想着,不免有些出神,直到被赵匡胤叫醒:“什么?”

    “教官,我说我们这应该算是交出功课了吧,虽然石头说的这个法子我个人觉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大体上还是可以的。”说着他大力的拍了一下石守信的后背,“石头,好样的,回去我们一起请你吃鸡腿!”

    石守信嘴角一抽没有说话,刘灿更是哭笑不得,未来的宋太祖赞成她登位,还真是有一种让人很微妙的感觉啊。她想了想道:“你们怎么能保证一般百姓会坚决反抗?听清楚了,我说的是坚决。”

    “这个,应该会吧?”赵进道,“都被欺负成这样了,他们还会忍受?教官,你也说过,无论是兵还是匪,最初都先是民的。所以说他们的懦弱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一路走来,也见过不少反抗的例子,虽然往往失败,可这也说明他们不会一直忍受下去。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欠缺一个机会,如果有人带头,如果能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是会反抗的。”

    “你说的,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契丹人改变了吗?如果他们不再这么暴虐,如果他们给予汉人和契丹人差不多的待遇,如果他们开始支持农耕,鼓励学习,推广儒学呢?”

    这话问的一干人面面相觑,赵进道:“教官,请恕我直言,您说的这些基本是不太可能的。蛮夷之所以是蛮夷,就是他们不通教化,不知民生,就算他们的高层有比较明智的,也很难把这些政策全部推广开来。从匈奴到五胡到今天,这些蛮夷从无建设只知破坏。”

    刘灿看了赵进一眼,虽然平时不太明显,但这些年赵进跟在赵方毅身边还真的学了不少东西。她微微一笑,当下道:“那就当我说远了,那么,他们比现在稍稍宽宥一些,又会如何?”

    这一次连赵进都回答不上来了,不是他们不知道答案,而是他们非常清楚,若是契丹不这么残暴,让底下人坚决反抗基本是不可能的。

    “一个信念。”刘灿慢慢的开口,她的声音很轻,她的语速很慢,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此时她的心跳有多么快,她的情绪有多么激动,“一个所有人都愿意遵守,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信念。”

    演武场众人都怔住了,他们有些惊愕的看着刘灿,不是他们觉得刘灿说的多好,而是觉得无法理解。一个信念?什么样的信念能让普通人坚决没有犹豫的对抗契丹人?普通百姓想的无非是吃饱穿暖平安,这能算信念吗?要让他们有什么信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啊!也就是刘灿平时在他们心中的威望甚高,上上下下都几乎达到了崇拜的地步,否则像赵匡胤白勇这种不怎么老实的已经跳起来了。就是这样,也有人在想刘灿是不是突然开始信什么东西了。刘静比较胆大,眨巴眨巴眼,径自道:“阿兄,你是不是看了大母给你留下的经书?阿兄你早先不是说那是心灵空虚的人才需要的吗?”

    刘灿看了她一眼:“赵进?”

    “到。”

    “刘静公私不分,扣五个积分,另加十张大字的功课,由你监督。”

    “……是。”

    刘静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到底没有再说出来,只是不免低着头,愤愤的在心中嘀咕几句。

    刘灿看着他们的表情,暗暗的在心中叹了口气,她本来以为这一路上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些东西,可现在看来却是她太过乐观了。不过这也不能说是他们的错。毕竟中国人对国家的概念是直到近代才形成的,虽然这个词汇一早就出现了,可几千年来我们是秦人是汉人是唐人宋人明人甚至清人,唯独不是中国人!

    当然,这也不说中国人就如何如何,席勒曾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是拷问德国的:“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个地方!”

    而即使是在现代,英伦三岛上的人也会说自己是英格兰、苏格兰或者说是威尔士、北爱尔兰人。

章节目录

浪淘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鼎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鼎鼎并收藏浪淘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