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朝开始,结婚就开始讲究六礼,而在这六礼里,大雁是经常被提溜出来的。纳彩要问名要纳吉要请期要到了迎娶的时候还要!但大雁这东西虽不算太稀罕的东西,可要想弄到有时候也比较难,特别是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于是什么鹅啊、鸭呀也成了替代品。真是鹅鸭都置办不起,拿个木鸟也能凑数。郭家现在不是置办不起大雁,而是这个时节这大雁实在是找不到了,就算郭家早早留了一只,现在拿出来也是要雁命的,就算此时不忌讳黑色,可死物总不太吉利,所以,郭荣同学就抱了一只鹅。

    这些东西是此时人见惯的,所以谁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有刘灿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她甚至有一种幸亏不是自己成亲,否则郭荣抱着这么一只鹅来折腾……那真是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就在她这么想着的时候,骑在马上的郭荣突然向这边看来,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集,刘灿嘴边的笑意凝固住,郭荣的眼眸则越发幽深。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结,周围的一切都恍惚远去。

    她看着他,他也看着她。

    “珍重!”刘灿恍惚一笑,轻轻的吐出这两个字,响器声很大,她这两个字几乎在还没有出口的时候就淹没在热闹里,而郭荣却像是听到了似的抿了下嘴,然后,转过了头。

    他不能回头,已经,没有办法了。

    婚礼很热闹,未来的周世宗同学走完了全部程序,什么喊话,什么吟诗,什么抛大白鹅……好吧,唐朝婚礼最核心的程序就是“奠雁”——新郎在经过一番折腾把新娘请出来后并不能马上看到人,因为新娘娘家那边会挂上重重屏风帐帘行障,然后新浪那边会隔着帐幕把大雁丢过来,娘家这边则要赶快把大雁接了,用红罗裹住,再用五色似锦缠着嘴,郭荣同学抱的是鹅,所以在这里就是抛鹅……

    这一番热闹,看的众人都大呼过瘾,而等郭荣把新娘娶回去的时候,已经是要点着火把了。

    太原这边很热闹,远在开封的皇宫,气压却低的下人。千年以后,开封的雪就少了,往往一个冬天都下不了几次,就算下,也不大,不说打雪仗在雪地里翻滚,堆个雪人都比较难。但在此时,开封的雪还是比较多的,前两天就刚下了一场,里里外外都是一片白色。

    不过比雪更白的,则是石敬瑭的脸色,虽然他肤色偏黑,可此时却有一股子渗人的白:镇州安重荣,杀了契丹使者!

    他不知道,在历史上,在上一个月安重荣就这么干了,但他却从这件事上感觉到了铺面而来的寒意。早先他收到了安重荣的奏折,要他反抗契丹,收复燕云,他没有理会,而在一夕之间,这封奏折就变成了告示出现在了各大城镇,那个时候他就感觉到了不好,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安重荣,竟然杀了契丹使者!

    他依靠契丹起家,平时对契丹也小心翼翼,百般忍耐,可安从荣却杀了对方的人,这是什么迹象?这是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看在眼里的表现,这是,要谋反!

    “杀!”他在心中恶狠狠的想着,“难道以为我的刀子不会杀人吗?”

    “安重荣要谋反了。”

    郑州,节度使府内。刘成、白钱、赵方毅连同赵弘殷一起,坐在屋内,一边隔窗欣赏着外面的雪景,一边议论着。白家的府邸还是让徐氏带着几个孩子住着,刘家则住在了早先李蒙的府邸。

    这院子李蒙是下了大工夫收拾的,这处屋子不仅有地龙还有火墙,冬日进来只用穿着单衣,哪怕开着窗户也不显冷。刘成白钱虽不算什么文化人,但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雪景,也觉得很有味道,就是白钱稍稍有些遗憾——若刘灿在,整治出的饭菜必更为可口。当然这一点只是他心中的一些嘀咕,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刘灿有时还会做些饭菜,却不是他们能吩咐的了,起码不是他能的。

    “天下又要乱了。”赵方毅叹了口气,安重荣不是普通的武夫,而是镇州节度,紧邻契丹,他这一反,就不是一方的事情了。而且安重荣还不是自己反,还拉上了沙陀、突厥这些也深受契丹压迫的部落,如此一来,那契丹又怎么会善罢甘休?

    “今上行事,今日没有安重荣,也会有别人。”赵弘殷喝了口酒,道,“其实要叫我说,今上要赞同安重荣的话,反抗契丹,也不见得不成。”

    白钱连连点头:“可不就是,现在天底下有几个不痛恨契丹的?今上要是改了主意,这人心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娘的,老子真想跟安重荣一起反了!”

    刘成看了他一眼,他哈哈一笑:“我只是说说只是说说。”

    赵方毅眯了下眼,没有插话。

    刘成夹了块鸡肉,摇摇头:“今上是不会改的,所以安重荣必反,咱们还是说说下面要怎么做吧。赵先生,早先定的是主动请缨,现在可是时机?”

    “那就要看节度想要什么了?”

    “怎么说?”

    “若是节度想在今上心上留下好印象,现在就是表忠心的最好时机,就算今上早先对节度印象平平,这一次也必定另眼相看。只是若节度还要考虑到以后,还要再等等。安重荣必不会独自反的,看现在这等形式,山东南道的安从进很可能在近期发难,那时候节度再上表也不算迟。”

    刘成皱眉想了片刻:“先生的意思,可是人言可畏?”

    赵方毅笑着点了点头:“现在天下人都厌恶契丹,安重荣打着这个旗号,不管真假必是能争取一定好感的,节度若在此时主动跳出来,与名声总有些妨碍。安从进则没这个顾虑了,他名声本就恶劣,连南方贡输都要截留,很多商户也会被他强拉过去充军,本就有异志,现在就说是响应安重荣,别人也是不会信的,节度打他,却不会有什么干系。只是如此一来,在今上的心中也不会多么深刻,所以此中得失,还要节度细思了。”

    第121章 天下(中)

    赵方毅这么一说,白钱和赵弘殷的目光就都落到了刘成身上,他们都知道,赵方毅这一问,其实是问的刘成的目标。若刘成想的只是一州一地,名声其实没有太大关系,若是有别的想法,那就不一样了。

    刘成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当下,他就在心中叹了口气。若刘灿是男子,他根本就不用想,一定选择后者,他相信以刘灿的能力就算不能逐鹿天下,也定可再进一步。可刘灿是女子,虽说武皇之事还不远,可女子要在混乱中逐鹿天下还真是闻所未闻,要知道武皇也是在高宗的托举下才能成事的,而他的女儿又有谁来托?这些年刘成也养出了不少霸气威势,看问题的眼光也和早先大不一样,但他非常清楚自己并不是那种很有能力的人。刘家几次变化可以说都是因刘灿而起,他更多的,还是一个执行者,并没有能力为刘灿造势开路。而刘家除了刘灿,目前也找不出第二个有大格局的人,刘静是不用说了,刘柱,最多得一个平实之语。

    刘柱可以说是长于王氏之手,虽然王氏是个有见识的老太太,对这唯一的孙子也不免有些娇惯。好在还有刘灿帮着看顾着些,不过她每天有那么多事要操心,也不可能时时留心,这刘柱早先就养的有些粗野。也就是拜在赵方毅名下后有了正规的约束,才变得规整了些,可要说有什么能力……反正现在是看不出来,而刘灿在他这么大的时候,是已经和普通孩子不一样了。

    相反,得一方好风水,自行经营,不仅更容易成事,也更省心。只要经营得法又打理妥当,那无论谁当政都会对他们客客气气的。这么想着,刘成就有些想选择前者,他知道这个时候的石敬瑭一定非常需要旗帜鲜明的支持,他这个时候跳出来,哪怕后面没立什么功劳,也是必定会得到不一样的待遇的。

    他抬起头,正要开口,突然感受到白钱和赵弘殷的目光不太一样,顿时心中一凛。刘灿早先说的一些话,自然而然的就在他耳边响起:“阿耶,你觉得刘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吗?”

    “一国统一,又岂是轻易能做到的?”

    “那阿耶觉得刘邦最大的能力是什么?”

    “……用人。”

    “我也这么想,在我来看,刘邦可以说是文不成武不就,可他却打败了各路诸侯,打败了霸王项羽,定鼎天下,其实说到底,还是他人用的好。项羽能用的人他用,项羽不能用的人他也用。所以最后他成功了。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能做什么事,而是能用什么样的人才。”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什么意思,那个姓张的,就让他留下好了。”

    他说的这个姓张的,本名张天生,是他手下的一个谋主,在经营预算上很有一套,这虽不算什么大本事,可用到经商甚至管家上也很合适,就是这人的脾气很有几分孤拐,对他这个东家不说巴结奉承,就是一般的礼节都欠缺。那一次他们在家中相遇,这人竟仰着鼻孔从他身边走了过去。刘成早知道他脾气不正常,过去也就忍了,可那一次实在忍不下去,不说别的,他甚至都想给那人一些教训,而就在他准备开了那人的时候,刘灿赶过来说了那番话。

    “阿耶心胸宽大,将来必有不凡机遇。”

    “行了,少拍马屁吧,我看那姓张的也不会念你的情。”

    “他念不念我的情又如何,他能为我们好好做事就行了,反正他那脾气,也没别人能受得了。”

    最后这句话带了些开玩笑的性质,却是实情。以这张天生的本事,不说别的,找个商行去当账房绝对是没问题的。可投到他们门下的时候,那真是和乞丐也没太大区别了,亏得那时候刘家是迎四方之才,只要能拿出点本事的,都会被接待,否则连大门他都不见得能进得去。

    当时他和刘灿这话说完也就罢了,后来他和白钱喝酒时就把这事当笑话谈了,白钱也笑着拍腿,最后还道:“还是咱们家灿儿厉害,你看这话说的,别管那人如何,能合用就行。”

    那个时候白钱可能只是顺嘴一提,他却听到了心里,再之后对家中谋主的态度就有了改变,而效果,也几乎是立竿见影的。那个时候他就明白,用人,不仅要合自己的心意,还要合他们的心意。而若想让他们好好做,那么哪怕自己有些不喜,也要忍了。

    现在白钱、赵弘殷这么看他,显然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这么想着,他又向赵方毅看去,后者也是目光炯炯。顿时,他心中就有数了,他想了想道:“二弟,赵将军,你们怎么看?”

    “我粗人一个,大哥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但如果大哥真问我……这个怎么说呢?”白钱抓了抓头,一咬牙还是道,“咱们早先在名声上就有些妨碍,这眼下要是再受损,以后可就不好办了。”

    赵弘殷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刘成又看向赵方毅:“先生的意思呢?”

    赵方毅看了他片刻,慢慢开口:“我知道节度的顾虑,只是此事若大郎君在,又会怎么选择?”

    刘成一震,赵方毅目光坚定:“我想,大郎君必会选择后者!”

    ……

    此时,刘灿并不知道刘成正在做一个影响重大的决定,她虽然知道石敬瑭的皇帝没做几年,也知道在后期的时候叛乱不断,但她还真不知道这些叛乱到底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月,所以她没有太多的迫切感。郭荣的婚礼后,她还在周边晃荡了一番,通过郭家的关系和一个商行签了合同,又私下签了另外一个商行。所以,在他们离开太原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腊月了——这个时候再不走,就有可能赶不上过年了。

    他们走的时候,郭荣来送行。郭荣成亲后,他们没有避讳见面,却再不像早先每日都会见一次,所以二十多天下来,这竟是他们第二次见面。郭荣把他们送到了集市外,刘灿笑道:“阿兄止步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到这里就可以了。”

    郭荣看了她一眼:“既如此,我也不与你们客套了。还望阿弟与拆将军有机会的话再过来,这次事多繁杂,没能好好招呼,下次必定补上。”

    “好说好说,阿兄什么时候也再来管城吧,这几年,我们那里又不一样了呢。”

    “好,有机会一定去。”

    两人寒暄了一番,刘灿终于骑上了马。他们这一行人,来的时候人数不少,回的时候更庞大了一些——刘灿挑了几十匹好马回去,虽说不上千里驹,也要比一般的强些的。在雪地里,一行人蜿蜒而去,走的很远了,还能看到黑点。

    郭荣一直看着,直到黑点完全消失了,还久久的站在那里。韩通站在他身边,忍了又忍,最后还是忍不住道:“郎君这又是何苦来着,早先你若愿意,又哪里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就算指使先前可能不太同意,总归是拗不过夫人的。”

    郭荣没有出声,只是依然向那个方向看着,韩通重重的叹了口气。

    “你说的对,到底是我自己的关系,可不知为什么,我早先总有一种感觉,我若同刘家阿妹在一起,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这成了亲人都是会变的,要是有了孩子,更会不同,我那孩子现在还没出生,家里已经大变样了,这之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不过和谁成亲都是这样啊……”

    韩通说着自己过来人的体验,郭荣只是听着。他不知道要怎么说,那种感觉并不是韩通说的那些,那种不同也绝对不是家中的变化。虽然他并没有看到,也无法真的说出什么,可是他知道。

    当然,这也许只是他的借口,他更多的还是害怕。刘灿太强了,强的他只能明白,而不能掌握。当然,他并没有想过自己要掌握刘灿,只是……

    郭荣脑子纷乱,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的是什么,他只是下意识的站在那里,想站的久一些,更久一些。

章节目录

浪淘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鼎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鼎鼎并收藏浪淘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