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摸着,快要打仗了。”

    “什么?”张大壮一惊,连忙道,“这好好的怎么又要快打仗了,可是朝廷看咱们不过去了吗?可这、可这……咱们离朝廷那么远,朝廷管咱们做什么?”

    “哎呀,看看把你吓的,打仗又不是坏事,啊不对,打仗自然是不好的,可是咱们密州怕过谁?再说了,你说那些军队每过一两个月出去是做什么的?说白了,不就是打仗吗?你看咱们吃过亏吗?”

    张大壮脸色缓和了下来:“这不太一样吧。这军队出去总是有数的,这要打仗、这要打仗……”

    张大壮从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打仗,现在的日子过的这么美气,而且越过越有奔头,这要打仗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他把目光投向窗外,关着窗户其实看不清什么,但能看到点点灯光,也能听到一些喧闹,只从这些他就可以想象外面的繁华与热闹。

    五年啊!

    他还记得刚来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他们在那些少年和护卫队的带领下盖房子做开耕。一开始真不是一般的难,想打口水井都不容易,直到一个姓曹的官带来一船的东西才好一些,那个官带来了不少工具,还带来了几个老师傅,那些师父都是有技术的,教他们怎么打井,怎么盖房。但就是这,忙活了半年也没什么大变化,直到刘家人开始带人过来,他也是到那个时候才有刘家人的概念。

    那刘家人厉害啊,不仅带了不少自愿投奔的百姓,而且很会做事。来了不久,一个个命令就传了下来。然后盖房的盖房,整地的整地,织布的织布,不过一两年的功夫,竟很像那么回事了。

    再之后就是修建城池,修建大路,修建河渠,反正工程就没停下来过。这些事不仅山贼在做,中等民也在做,包括一般百姓也都在做事。他们虽然不修路盖房,但有经商的有织布的有酿酒的,像他浑家,因为家里的地有人种,就参加了村里的织布厂,每个月银钱不说,还能得个二三十积分,她这算拿的少的,毕竟家里不缺钱,不仅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有时候还会请个假。而她那厂里,可有不少主动加班的,最厉害的,有一个月能拿一百积分的!

    一百!

    要知道他每个月也不过才六七十个积分,还要不能出事,再刚知道这事的时候,他甚至冒出也去做工的想法了。当然,也只是想想,做工虽然赚的多,到底没他现在这么体面。

    再说,他的工作也算是清闲了。

    “老张啊,叫我说,你就不能是过去那种老思想,你说说,咱们密州怎么样?”

    “当然是好啊,所以我才怕打仗呀。”

    “亏你也是吃公家饭的,怎么就想不明白呢。你说咱们密州这么好,别人眼馋不眼馋?一般人眼馋可能来投奔咱们,那像别的地方的节度啊刺史啊或者这个将军那个元帅,眼馋了又要如何?所以这仗是早晚都要打的,咱们早有准备也是好的。”

    张大壮点点头:“你说的是,是不是衙门要征兵了,若是这样的话,也算我一个。”

    胡庆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哪用的上你,就是我,恐怕也用不上呢。有那么多演武场出来的军官,还有那么多军队呢。我给你说这事的目的是什么呢,你要家里有余钱,就准备准备参股吧。”

    “参股?”

    “我好像听说,这次打仗是准备向民间征集物资,不过不是强制性质的,而是什么股份制的。大概就是那个意思吧,应该就是合伙做生意,拿出多少本钱,将来分得多少利润,好像拿的多的有积分奖励。”

    “积分?”张大壮顿时来了兴致,“多少积分?给多少有积分?”

    “看看你这个样子!”胡庆指着他笑了起来,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早先他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不也是这么激动吗?积分啊,只要有足够的积分,在密州那是什么都能换的到的。胡庆有时候觉得那积分就像是胡萝卜,而他和周围的人都像是驴……

    他摇摇头,把这个念头抛到一边,开口道:“具体是多少还不知道,但是绝对会有,所以我让你提前准备,我觉得只要这个消息出来,全密州的,就不会没有想换的!”

    张大壮点点头:“这一次,真是多谢你了。”

    他说着,给胡庆倒了杯酒,胡庆也坦然受了,他觉得自己这个消息不赖。虽然官府总会发布的,但要知道有没有准备可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他,原本准备买匹马的,现在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浑家还把去年买的一副头面给卖了,现在还能卖个好价格,要是等官府发布了消息再买,起码要低个一两成。

    这一次酒足饭饱,最后张大壮执意的结了账,然后就回到了衙门里,他毕竟是个科长,在衙门里也有自己的一个屋子,每次他来县里,若是赶不及回去,就都睡在这屋子里,这屋子也有炕席,条件不比客栈差。其实一般来说,像他这样的科长是要留在县里办公的,但他这情况比较特殊,留在县衙里反而没什么事,所以也没人限制他。这个房间,倒成了他一个临时的住处,真要说起来,还没那副科长用的时间多。想到那个副科长张大壮稍稍的有些闹心,现在那些科员之所以敢这么大胆,和他那位副科长也有些关系,可这位副科长读过书认识字,本身在县里住,同衙门里的人关系又好,虽说担个副手,他还真有些奈何不了。

    张大壮不留在县里,从某方面说也是被这个副科长给逼的。这副科长家在县城,晚上自然是不会留在这里的,张大壮就老实不客气的躺在了床上,还让衙役帮自己打了壶热水泡脚。

    第二天一早张大壮就赶回了五里村,他先到工地上看了看,见一切正常这才回到自己家,然后拉着卫氏说了一番,夫妻两人就开始一起合计家里有多少余钱,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卖的,连小儿子都顾不上管了。

    而在此时,纠结了一晚上的孔里正终于敲开了村头第一家的房门,他决定问问德云大师看这事怎么做,若德云大师认为谁修庙都是修呢,那他就到县城乃至州府找个好师傅,其实现在孔里正已经非常倾向于这个办法了。贾小六一个山贼,何必为他费这么个精神?不过他要让德云大师知道,他为这事是真费了心的。

    这村头住的是一个孤老婆子,要说德云大师一个男的不适合住在这里,但这婆子年龄实在大了,倒也没人往不堪的地方想。而且这婆子也是真虔诚,拿这次修庙来说,她一个人就出了三千文不说,还有五百个积分!

    这三千文倒不算什么,因为她没儿没女,官府给的是十五亩地,她一个孤寡婆子也没什么开销,存存就有了。五百个积分可不容易的很,要知道她这个年龄了,也不能做工了,上交粮食虽会得一定的积分,却也有限,这五百个,恐怕还是她一早攒下的。她如此虔诚,不说德云大师动容,就是他,也要敬上两分。

    他敲了敲门,一个精瘦的老妇人露出满是皱纹的脸,看到是他,才把门拉开,他笑道:“张大娘,德云大师在吧?”

    老妇人点点头,却没有说话,他也没有在意,这老妇人一向如此,他早已习惯了。

    德云大师正在讲法,他坐在垫子上,和两个村民面对面,那两人孔里正不是太熟悉,只知道是邻村的。见了他德云大师点了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德云大师讲法时一向心无旁骛,连忙在旁边站好。然后看着德云大师,露出沉醉而又迷惘的表情。

    ……

    第166章 鱼肠(三)

    其实认真的说,孔里正并不怎么听得懂德云大师在讲什么,但德云大师脸上慈悲的表情,讲解佛法时柔和的声调,都让他有一种佛法精深,广垠无边的感觉,哪怕听不懂也觉得很好很美妙,并深深的为自己能听到这样的大师讲法而感到荣幸。

    德云大师又讲了有两刻钟才结束,那两个村民又问了几个问题,他大师都很耐心的解答了,他说的仁义而又有理,听的那两个村民连连点头:“真是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这是应该的,我佛慈悲嘛。”德云大师说着念了声佛号,“其实在佛祖面前,我们都是学徒,我说的也不见得是正确的,还是要以佛经为准。”

    他这么说,更令屋中的人赞佩。那两人又表达了一番敬仰之情,然后留了一些香火钱才离开。对那些钱德云大师当然没有显得怎么热切,也没有拒绝,就那么淡淡的接了,就仿佛那不是钱而是一把土一张普通的纸,这种态度更让人觉得他佛法高深。两人走后,他转向孔里正:“让檀越久候了。”

    “不不不,能听大师讲法是我的荣幸。”孔里正连忙道,“大师这几日可还好,可有什么缺欠的?”

    “有张檀越等檀越布施,贫僧什么都不缺。”

    “那就好那就好,大师有什么缺欠的,都可以告诉我。”

    德云大师笑着点点头,孔里正想了想,道:“大师,我这次是为寺院的事而来的。”

    孔里正说着就把张大壮贾小六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可恨那张大壮不敬佛法,否则哪用得着这样麻烦。寺院的地址我已经看好了,就在西边的荒地上,那地我已经看好了,不能种田,做寺院正合适,将来大师广收门徒,也方便扩展山门。”

    德云大师微笑的听着,那地他是看过的,也觉得合适,不过这时候他是不会打扰孔里正的,一直到他说完才点点头:“这么说,那贾施主也是有可能入我佛门的?”

    孔里正一怔:“这个、这个……”

    “若是如此的话,檀越不妨试试,若是能引一人入我佛门,却是无上功德。”

    孔里正一时僵在了那儿,他没想到德云大师竟会同意这个办法,明明是另外找人最合适的,为什么非要这个贾小六?是,他当初是想要他,可他不仅是想要他啊,还想让他连同那帮山贼一起帮着修庙,这样是既省银子又省积分,可只有贾小六一个,那就没那么大的作用了。而且若是采取了这个办法,真是坏处大于好处,先不说以后怎么办,那个贾小六就不知道愿不愿意呢。

    “檀越要为难,那就罢了,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种子啊。佛法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位贾施主早先是山贼,现在若能放下过去的痴念,实在是一件功德无边的大善事!”

    孔里正有心说贾小六早就放下了,但看着德云大师那一张肃穆的面孔,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再想想那贾小六八成是不答应的,就道:“如此,我就去说说?”

    孔里正念了声佛号:“檀越慈悲。”

    孔里正有些纠结有些晕乎的走了出去,他身后的德云大师则目光深沉。其实贾小六来不来他并不是太在意,会修房的不是他一个,来了也好,不来也罢,他在意的,是孔里正!

    在来密州之前,他完全没想到这里会是这么一副情景。若是与外面对比,那真的是天堂与地狱。他一路走来,见过匪患,见过饥馑,甚至见过人吃人!而这里呢,人人安居乐业不说,人们的生活简直可堪比传说中的盛世!不,恐怕盛世也不见得有这么好。盛世的百姓能不时的吃到细粮吗?盛世的百姓能不时的吃到肉吗?盛世的地面能有这么齐整吗?

    这里是一个比盛世更像盛世的地方,这是地上的天堂!

    几乎不用考虑,他就决定留下来了,虽然在外面他也有信众,但那些信众自己都饿的皮包骨头的时候,又能给他供奉什么?更何况,这里还几乎没有寺庙!如果他能在这里立住脚跟,那么,他会成为这里最大的和尚!

    他在外面是有弟子的,不过在他决定留在这里后就把他们都打发出去了。因为他不仅看到了这里的富足,也看到了这里的秩序,他一个人,也许还不显眼,但若是好几个,可能就会落入官府眼中,他还不知道这里的官府对佛法的态度。若真有敌视,那么他一个云游僧也不算什么大事,没有意外的话,当地官府最多把他驱逐出去。

    令他满意的是,这里的官府并不排斥佛教,起码他没打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不过也不像支持的样子,不仅不支持佛教,也没有道教,更没有景教,若要说有什么能同庙挂链在一起的,也就是龙王庙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曾就这件事问过很多人,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包括孔里正,只有那位张老太给出了这么一句话:“他们的心硬的比石头还硬,又怎么会有什么信的?他们就是魔!是最大的魔!”

    张老太少言寡语,平时很少表露出什么表情,只有那么一次,满面狰狞,极尽疯狂,那样子,仿佛与这里的当权者有什么刻骨仇恨。这不仅令他有些疑虑,因为据他所知,当地官府对这张老太还是颇为照顾的。有地不说,还派人帮她打理,逢年过节还有专人带着东西来探望,据孔里正说,若张老太将来不能动了,官府也会派人来照顾她,直到为她送终。

    这就是亲生子女,也不过如此了,就算官府早先做过什么对不起她的事,也该化解了。他曾试图打听过,却没打听出来,这张老太虽然虔诚,却不愿在这件事上多谈。不过这也令他有些疑虑,这个能力强大的刘家家主到底是怎么对待佛法的呢?若是官府打压,他又要怎么发展呢?

    这两个问题对他来说都不是太难,因为在历史上不是没有过灭佛的事例,但佛教却最多受损,却从没消失过,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俗家人庇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不仅可以躲进寻常百姓家,甚至可以进入一些贵族的宅院躲避。所以他要想在这里扎根下来,那不不仅要与当地百姓处好关系,还要与当地有权利的人联合在一起。

    孔里正虽然只是个里正,在附近却都很有名望,他自己有权利不说,还有一个据说更有权利的女儿。若是能和这样的人联系在一起,显然非常有利于他以后的发展。

    而怎么能有紧密联系?早先他还有些为此发愁,现在看来却是有了。只要孔里正在贾小六这件事上出了力,那以后自然就是他的天然盟友,哪怕是为了保全自己,也会保全他的。

    想到这里,德云大师轻轻的吐了口气,他想着寺庙若成了,就先供个菩萨,也不急着把那几个弟子叫过来,要再发展个两年才可以。他相信两年后,他一定会和县里的官员都认识了,到时候他不仅可以扩大山门广收门徒,甚至可以去开分寺、分庙!

    “只是那个贾小六是不是愿意呢?”他心中有些不是太能拿得准,这若在外面,那一般的百姓定是绝对愿意的,可在这里就不太好说了,“不过出嫁为僧,总好过做什么中等民吧,虽然名称换了,其实还是奴婢,只是给了自赎的时间和希望罢了。”

章节目录

浪淘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鼎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鼎鼎并收藏浪淘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