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她自嘲的笑笑:“从了,多少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不怕将军笑话,虽然密州苦寒,我刘家还是经营的不错的,而因为无人干涉,过的倒也自在,实是不想换地方的;可若是不从,那就是抗命,就是叛乱。我同将军也不说什么虚言……依我刘家目前的状况,是没有这个把握的。所以我不得不来,我们不能失去陛下这个援军,不能让朝廷对我们下手。”

    “……朝廷不可能让你们永远占着曹州的。”

    “这我自然知道,半个河南道我们也是不敢想的,不过要是条件成熟,我觉得也有的谈,大家各退一步,总能把事情谈下来。到时候还要将军多多帮忙了。”她说着,举起了杯子。

    “好说好说,以我和思之的关系,这算什么?到时候老夫是一定要出把力的!”

    正说着,驴肉上来了,郭崇连忙招呼着刘灿下手。驴肉汤喝的是鲜美,而这驴肉火烧,吃的则是口感了。这驴肉选的都是连筋带肉的,火烧和后世的有些不同,但也烙的焦脆,中间开个口子将肉夹进去,那真是吃一口就溜油,而这油还只香不腻。刘灿一边吃,一边暗骂了声老狐狸!刚才她那话算是白说了,郭崇这表现,就算不是一字不信,恐怕信的也不超过五成,她想组个半稳定的联盟,现在看来还是不成的。不过她倒也没有多少沮丧,郭崇此人厮杀到现在,现在虽说不上多么显赫了,可也是久经风雨,要是这么容易就把他拉到同一阵营,倒是奇怪了,因此这点小小的挫折完全没有影响她的胃口,就着莲藕酒酿,她一口气吃了两份火烧,倒是让郭崇多了几分疑虑。

    对于刘灿先前的话,他的确没有全信,虽然刘灿说的很有道理,但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不说别的,就是那个怕朝廷针对刘家这一点,他就觉得不算什么。朝廷为什么不动刘家?内部没达成统一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刚刚平了河中,国库空虚,兵马劳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想再擅起兵事。但现在全国上下虽然大面上还凑合,其实却各有隐患,没事也会闹个小兵小乱的,所以刘灿有这个在开封操心的精力,在其他地方游说一番恐怕更有效果,到时候朝廷就算是知道是密州刘家在暗中捣鬼,恐怕也只有先四处救火了。当然这么做也有不好的后果,一是刘家名声就坏了,二来,和朝廷恐怕就彻底闹僵了,以后再想缓和也不太有可能。但话说回来,刘家本来的名声也不怎么样,至于同朝廷的关系……

    郭崇相信,若真有那个时机条件,刘家是一定会反的,就像这些年他所见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一样。

    刘灿在撒谎,起码有所隐瞒。郭崇倒不会因此生气,只是他这人一向谨慎,摸不清刘灿的真实目的,就有些担忧。不过他们现在都在刘承佑这边,而且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同刘灿合作,还是有利的,只是刘承佑……想起这个陛下,郭崇也有些挠头,他倒不指望这个陛下怎么英明神武,可这表现也有些太不堪了,“看来还要再加把劲儿了!”郭崇对刘承佑没有多少忠心,可今天刘灿的话却为他指出了一条路,邺城!若能去邺城,那就跳出了眼前的局面,另是一番天地了。不过作为副将前去的话,他其实没多少利益,可若能作为主将呢?郭崇知道那个位置离自己比较远,他若想去真是千难万难,不说刘承佑那里,还有杨玢王章史弘肇,以及,郭威!那本是郭威要去的地方,他要作为主将去了,那就是虎口夺食!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胆怯,可还有一股兴奋。若刘灿能把他弄到邺城,那管她来开封到底是什么目的呢?那个位置,他郭家子孙说不定也有一天能想想呢!

    就在郭崇和刘灿吃驴肉的时候,刘承佑也在和李业吃饭,他们现在吃的是炖羊肉,现在天气还有些冷,用砂锅和着粉条莲藕炖在一起的羊肉别有一番滋味,此外还有各种配菜。刘承佑虽不怎么奢侈,却也不简朴,一桌子摆满了一二十样东西。

    不过刘承佑就完全没有刘灿的胃口了。他夹了两片白菘就放下了筷子,挥手把房间的人都打发了出去:“国舅,你说他们两个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没有明说,李业也知道他指的是刘灿和郭崇,顿时就在心中叫开了苦。他怎么知道那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他若是能摸清那两人的心思,现在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吧!李业觉得自刘灿来后,他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这个难过不是体现在外部环境上,而是内部心理上。想他也是一把年龄的人了,认真来说儿子都要比刘灿大,可每每摸不准刘灿的想法,过去也就罢了,刘灿总是他们这一条线上的,就算对比下来显得他蠢笨了些,可到底不用他太费心。而现在,刘承佑开始怀疑刘灿了,虽然她还不是敌人,却要琢磨起她的用意,这哪里是他擅长的啊!

    “这个……”他迟疑着,绞尽脑汁的想着,“在我看来,这对陛下倒也不是没有好处。”

    “是啊,对朕是有好处的,可这份权利……朕想来想去,其实还不算抓到了自己手里啊。”

    “那以陛下所想,又要怎么办呢?”

    刘承佑皱了下眉:“朕就是拿不定主意,才问国舅的啊!”

    李业无语了,很想说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啊,可这话毕竟不是他能说的。所以他想了想道:“此事,臣要好好想想。”

    刘承佑慢慢的点点头,其实他知道自己现在想这些没有用。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刘灿、郭崇以及之后他们的什么人来对抗杨玢、史弘肇等人。把这些丝毫不尊敬他的人给打败后,他才应该考虑刘灿的事。若刘灿忠心,那他们以后就是君臣相携,流传一段千古佳话,若刘灿不忠心……他再施展雷霆手段!

    可是他控制不了自己,他害怕,他怕当他支持着刘灿等人收拾了杨玢史弘肇等人后才发现刘灿一样不忠于自己!而到了那个时候,他要怎么制约刘灿?所以他觉得应该在那之前就想到办法。

    李业离开后,刘承佑也从屋里走了出来,他没有让人跟,而是独自走着,他觉得自己要好好想一想,现在的形势到了紧要关头,这一步,对他很重要。

    “刘灿不能到邺城,她资历太浅,去的话也压制不住场面,要为她争取,也更费力气。郭崇则会好上很多,可要想让他当上主将,估计也不可能,还是副将有可能,应该也不用太费力气。”虽然每次和杨玢等人争执的时候刘承佑都表现的义愤填膺,事后也指天骂地,但从内心来说,他其实并不太想和杨玢吵。因为他往往是败阵的那一方,因为他往往是受训斥的那一方。那种越挫越勇,这次输了下次一定要找回场子的精神并不在刘承佑身上——就算他早先有,也在一次次的对吵中消磨个七八了,所以他现在想的是怎么花费更小的精力来做成这件事。

    “诏书不能马上下,否则杨玢等人的反应一定很剧烈,很可能就无法收拾了。”他正想着,就听到一个有些稚嫩的女声,“最近总听人说密州刘思之,那密州是在什么地方啊……”

    第247章 烈酒 (六)

    天虽然还有些凉,一些树上已经带了绿意,还有一些树已经开了花,粉的红的别有意趣。当那个清清脆脆的女声传来的时候,刘承佑的身体僵在了那儿,他向前看去,就见一株桃树下坐了两个宫女,那两个宫女手里都拿着针线,应该是一边做活一边在这里闲聊。

    从他这里看不清那两人的样貌,只能估摸着一个年龄应该十四五甚至更小一些,另外一个则还不太清楚。

    “密州啊,可不是一般的远。”这人一开口,刘承佑就听出来,起码有二十多了。

    “那到底有多远呢?”

    “多远我也不知道,就知道那地方冷的很,都没有夏天呢,一年四季都要裹着皮毛,要不就出不来门呢!”

    听到这话,刘承佑笑了,他听刘灿说过,密州那边虽然寒冷,却还不至于这么夸张。冬天的确是要裹的厚实,夏天却很舒服,不会很热,但也可以穿单衣了。

    “陛下说的那种情况要一年四季都飘雪的,若是那样,哪还有农作物能生长呢?”

    他还记得刘灿当时是什么这么说的,他听了连连点头,还说世人都是以诈传诈,不能尽信。不想今日他就又遇上一个。

    “这么冷?那刘思之还真了不起呢!”年轻的那个口气非常赞叹。

    “怎么个了不起法?”

    “现在不都是那刘思之非常有本事吗?密州那么苦寒,她还能这么有本事,可不就是了不起吗?”

    年长的那个轻笑了两声:“你这说法倒真稀奇,不过那刘思之倒也不完全是密州的,她早先是郑州管城的,离这开封也不太远,走路的话,一天也差不多了。”

    “那她怎么又会跑到密州了呢?”

    “这说起来就长了,我也是听人说的。好像是刘思之的阿耶早先是个小都头,后来在阵前倒向了前朝皇帝这才发家的。”

    “战前倒敌?”那个年轻的惊呼了一声,年长的那个立刻制止她,“你小声些,虽然这不算什么忌讳,但刘思之最近这么得意,咱们还是避讳些,否则她若与我们过不去,那真是伸一根小指头就能捻死我们的!”

    “是是。”那年轻的连连点头,“只是怎么能阵前倒敌呢?我远远的也见过那刘思之,虽然没离近看过,可总觉得是个很俊朗的人啊!”

    “傻丫头,人不可貌相这话你没听过?更何况,这事是她阿耶做的,她本人,也许不是这样呢。”

    “对对,她一定不是的!”

    那年轻的一个劲儿的肯定,就仿佛不忍心打破什么美好的东西似的,而旁边的刘承佑的心则彻底的沉了下来。刘灿、刘思之、刘成……刘成是怎么发家的?依靠石敬瑭,怎么依靠石敬瑭,就是在两军相交的时候提前叛变了。其实那个时候的刘成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都头,手底下满打满算也不足一百兵士,他叛变不叛变都不会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但他的确叛变了!在李唐最重要的时候,他叛变了!他靠这个发家,靠这个升官,然后现在,他的儿子出现在了他面前。

    那两个宫女后面再说什么,他已经不想去听了,他慢慢的转过身,慢慢的向前走去,他觉得他要想想,他要好好想想。

    而同样觉得自己需要想的,还有李业。刘灿和郭崇到底有什么目的,推他们出来后,除了好处,对他们自身还有什么隐忧?他们现在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这些问题对李业来说是想起来就要头疼的,可他又不能不想。

    “请几位先生过来。”他一回到家,就对随从这么吩咐道,很快他请的几个先生除了一个外出外,就都到了,他看了那几人一眼,“宋先生上哪儿了?”

    “说是与友人约着喝茶了,已经派人去找了。”

    李业点点头,然后把目前的情况说了一遍,当然他没有说的那么直白,只是简单的说了下他们目前要不要派个人去边关,如果需要的话,派谁去比较好。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下面的谋主立刻分成了两派,一个说需要,一个说不需要。说需要的理由和刘灿差不多,说不需要的则说目前他们在朝中空虚,若在分派出去,却是减了自己这方面的力量,两方口水肆意,说了个热火朝天,可到最后也没谁能提出压倒性的意见,李业听的头更疼了。他听这边的时候觉得这边说的有理,一定不能让郭刘二人出去,听那边的时候又觉得那边说的有理,一定要让他们之间出去一个,两边吵来吵去,吵的他忍不住的直揉眉心。

    “宋先生来了。”正在两边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下人过来禀告,他立刻精神一震,连忙道,“快请过来!”

    说话间,就进来一个羽扇纶巾的文人,只见他瘦高身材,留了一缕胡须,走起路来飘飘欲仙,很有风采。一见到他,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则暗暗冷哼了一声。

    “宋先生来了,快请快请。”李业热情招呼,“先生刚才是去哪儿了?”

    “与友人约在茶馆里听了段故事。”

    宋先生摇着自己的羽扇慢慢开口,旁边一人冷哼了声:“宋先生倒是好兴致,我还以为这故事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人听的呢!”

    茶馆里的故事这两年虽然比较火爆,可一般的文人还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喜欢,这就和小说刚出来的时候很多文人觉得不够高雅一样。宋先生微微一笑:“这故事虽然浅白了些,可有的时候也是有些趣味的,我今天听得一段就有些意思。”

    “哦,不知宋先生听得是哪段?”

    宋先生一笑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李业。他知道李业召集他们这些人来必是有事,他虽然得了李业青眼,也不能太不知好歹。果然立刻立刻道:“这故事的事以后再说,现在正有为难处正要先生帮着分析。”

    他说着就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最后道:“在座的几位先生也是各有看法,一时难有定论。”

    他这么一说,宋先生心中就有数了,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吟了起来。

    刘灿!刘灿!

    对于很多的开封人来说,刘灿是这一年来才冒出的名字,而对于他来说,却是十年来的噩梦!十年前,他是李蒙手下最得力的谋主之一,他帮着李某分析情况处理事情争取位置,只差一点,只差一点点他们就能拿到那个节度的位置了!节度啊!一个武将是不是节度,那完全就是两重待遇,而一个谋主,能不能辅佐节度,也完全是两种身份。

    在那个机会来的时候,他们谁想过,他们能抓不住?就算那个时候他是采取保守态度的,也是觉得,那个位置,非李蒙莫属了!可就在那种情况下,刘家,硬生生的把节度的位置夺走了,若大的李家就那样分崩析离,非死即伤。他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那个事情发生的傍晚,刘灿把他叫出来,当时的刘灿不过是一个少年,却面对他侃侃而谈,掌握全局。一直到今天他对暴雨还会有芥蒂,一直到今天,那还是他最不愿意回忆,却常常想起的噩梦!

    而现在,刘灿又来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是想退让的,这是失败者面对胜利者下意识的反应,但很快的,他就把这个念头压了下来。十年!这十年他不知后悔过多少次,不知多少次去想,若那时候他没有被叫出来,若那时候他还在李蒙身边,事情,会不会变的不一样?虽然他的理智告诉他很难有什么改变,可他还是会忍不住的去想。他想,很多事,错的不过是一步。就像战场上,主将一个失误战死,那整个局面都会崩溃,可要相反,就是另一种结果。他自然不是主将,可他若在,也许就能改变呢?

    过去的他已经无能为力了,而现在,也许他能做些什么,更何况早先他还见了那个人……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拱了拱手:“舅爷,在下觉得,此事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

章节目录

浪淘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鼎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鼎鼎并收藏浪淘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