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舅爷同陛下的关系,大家有目共睹,您又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李业冷哼了一声,还是悻悻的,不过神情中已经带了算你识相的表情,旁边的李太后见了简直绝望,刚才刘灿说那话是多好的把柄,如果能紧紧抓住,起码能暂时把她逼退。结果却是刘灿用一句话把李业给逼了回来,完全失去了主动!

    “只是舅爷刚才说那话我并不赞同,我怎么敢威胁太后,我只是在实话实说!太后,若是陈王登基,朝中必有分歧,不知太后是否能一言定之?不知陈王是否有能力平定非议?不知舅爷是否有能力镇压暴亂?”和李太后想的不一样,刘灿并没有把刚才的那个问题回避过去,反而再次揪了出来,而且咄咄逼人,其态度连旁边的耿夫人都有些诧异。

    李太后见她又把话题拿回来,虽有些诧异,更多的还是欣喜:“哦,照你这么说,大郎登基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会少很多,因为有冯相、郭兄,还有我的支持!”刘灿丝毫不退,早先她谦虚谨慎是为了避嫌,而现在她已经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还避什么嫌?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强势出击,令所有人不敢违抗——什么心服口服在这一刻是不太可能的,只有先以雷霆之势打压下去,之后再慢慢收服。

    听了这话,冯道张张嘴,最后到底没说什么,他并不想卷入这个漩涡,但以他的本心来论,确实是支持大郎登基的,无他,礼也!

    “冯相,你也不同意陈王?”李太后指尖发凉,冯道叹了口气,拱了拱手,“太后,您知道臣一贯的主张的,此事……大郎登基更名正言顺!”

    “但大郎登基你可知有多少弊端?多少事情?你可知下面那些人会如何做?不说别的,若那郭威打来,谁来挡?若是陈王,可以向郭威求情,若是大郎,谁来?哀家吗?那郭威会听吗?”

    “臣来!”刘灿道,李太后冷笑了一声,满脸不屑,刘灿拱了拱手,“太后,臣大胆说一句,郭威要来打,不外也就是因为先帝要杀他,若是成功了,郭威自然来不了。若是不成功,此事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他家人全部被杀,如何转圜!”李太后瞪着她,心中直后悔早先让人给她暗示,否则说不定也没有今天这样的麻烦了。

    “若他的家人没死呢?”

    李太后一怔,刘灿看向冯道,冯道哭笑不得,这么片刻功夫,他已经被刘灿暗算了几次,每次都更让李太后相信他早早和刘灿联手了——但他偏偏还要顺着刘灿的话说,因为她说的,一直符合他心中的道,而这一次,更是他推脱不得的,所以他再次叹了口气。一听他叹气,李太后就毛骨悚然,她瞪着冯道,后者有些无奈的道:“回太后,郭威一家并没有死,刘统领将他们救下了,随即,就送到了老夫那里……”

    ……

    李太后惊住了,李业惊住了,耿夫人惊住了,就连郭子允,也有些被惊住了……他知道那一天刘灿做了点事,但他不知道具体做了什么,虽然他隐隐的觉得应该和郭家有关,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把郭威的家人都救了,然后藏在了冯道那里!

    郭威的家人是怎么愿意跟她走的?还是他们早有联系?然后,更重要的是,冯道是怎么愿意接受的?

    “不可能!”李业第一个跳了起来,“郭家的事是我办的,没人走脱!”

    “舅爷办事自然是妥当的,不过在你到之前,郭家的人已经被接走了。”

    李业目光呆滞,在他到之前?在他到之前他的人也在盯着郭家啊,他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啊!

    李太后道:“冯相既然这么说了,那必然是真的。如此,我也能安心不少。”

    说到这里,她又看向刘灿:“如此看来,就算没有我的提醒,刘统领也必是安稳的了。”

    这话说是感叹,更是点明,刘灿拱了拱手:“太后对臣的关照,臣一直铭记在心。太后可以放下,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也是陛下的天下,臣的志向并不再此。至于陈王……臣一直是怜惜的,绝无它意。”

    李太后看着她,呼吸微微有些粗重,这是许诺,是许诺不会废帝,也是许诺会保陈王太平。这种许诺有意义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这其中就要看刘灿的要脸程度也要看冯道能活多久了。但更关键的是要权,刘灿,在这个时候要争夺那个位置了!她选的时间太好了,她现在想找一个能同她抗衡的人都难,更关键的是,她还救了郭威一家!只此一点,郭威必对她感激不尽,不管以后如何,起码在这段时间内是不会同她争什么了。

    “这个时间实在是选的太好了,还做了这样的布置,难道,二郎是她杀的?”李太后心中一动,虽然她也知道刘灿是临时被招过来的,可此时却忍不住要这么想,否则她又为何要冒险救走郭威一家,除非、除非……想到有一个可能,李太后蓦地惊出一身汗。

    她是在当天提醒的刘灿,而刘灿绝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全部的准备,要瞒住外人救走十几口的人不是一句的事,特别是那一天各方面已经很紧张了——她还不知道刘灿还捎带着带了不少郭家的家将,否则会更惊讶。不过她毕竟不是养在深闺的无知大姑娘,知道要救这些人出来,必须提前准备好很多东西。而从郭家的反应来看,他们事前并不知道自己会被袭击,所以这些就是刘灿一人完成的。而刘灿为何要提前做这些准备?她早就知道刘承佑会对郭威动手?

    她又是怎么知道的?

    是的,谁都知道刘承佑是一定会对杨玢王章动手的,但,郭威不是杨玢!在那之前就连她也没想过刘承佑会这么疯狂!但刘灿想到了,并且做了准备?理智上李太后不太信,可不知为何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

    “刘统领,非是哀家对你有看法,而是,你拿什么来保证你说的?”

    “这就是要见真章了!”刘灿在心中清楚。杨玢王章等人能把持朝政,一来有刘知远的交代——这是大义;二来有多年的经验,满朝文官大多是他们的手下党羽,武官中也有不少安插。但她刘灿或者说刘家却是没有这些的,他们要取得这个位置,有点像虎口夺食,也许在这个时候暂时没人能反对,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就会此起彼伏的来冲击。想到这里,刘灿也反应了过来,李太后也不见得就是非要陈王登基,只是陈王相比于还在襁褓中的大郎,会少很多变数——亲王登基虽然在礼数上有亏,但他毕竟很大了,对外完全可以说亲政,就算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是个谎话也不能说到明面上。可大郎登基就不一样了,他这么小,要不就是垂帘听政,要不就是顾命大臣,更有可能两者一起来,这就会给人很多口舌。

    而且,李太后恐怕还有让他振兴大汉的想法,哪怕她自己也知道这个希望非常缥缈。

    刘灿暗暗吸了口气,正要说话,一个宫女就匆匆来到李太后身边,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李太后脸色变了又变,随即看向刘灿:“刘统领……真是好手段!哀家也算是见识了!”

    第282章 油渣 (十三)

    “大郎,我有件事觉得奇怪。”

    有一天晚上赵匡胤没事找刘灿聊天……恩,基本上他晚上都是没什么事的,所以其实这个聊天的活动真的经常举行。刘灿虽然也想自己看看书静静心,可赵匡胤来了她也不能拒之门外。毕竟赵匡胤也不会只同她说吃喝,总绕不了宫中、京城乃至密州的事情。而且在聊天的时候,两人也会下下棋。在过去,刘灿对围棋真没什么兴趣,对于她来说这个太费脑子了,工作了一天之后她就想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干脆就看点不用动脑子的爆笑片。但是现在,她却喜欢上了这个东西,在黑白之间的厮杀里,她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愉悦。特别是赵匡胤每每总下不过她,所以看在屠杀大龙的份上,刘灿也就忍受了他的话唠。

    听到赵匡胤的话,刘灿正在看棋面,听了这话抬起头就恩了一声,赵匡胤道:“大郎,好像从来没有想过成为杨玢、王章?”

    刘灿一笑:“你觉得可能吗?”

    “那一位的确不是明君,但如果大郎想的话,还是能成的吧?”

    刘灿停了下来,抬起头:“你觉得这是一步好棋?”

    “大郎曾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说现在我中华大地最缺的就是休养生息。若是主政大汉,固然有很多弊端,可也能慢慢蚕食,以大郎的手段,经营个三五年,必然会令天下只知密州刘家!到时候让那刘承佑退位,又算的了什么!”

    “你到是怪有接受禅位的心思,这难道是写在基因中的密码?”刘灿在心中腹诽了一句,面上倒是不露,“你说的有理。可第一,要达到这一步非常困难,我几乎要把大汉的文武百官都收拾了才有可能;第二,刘承佑不聪明,可却不是一个会任人摆布的,而且,有些疯狂。”

    “疯狂?”

    “你慢慢就知道了……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他都能做出!”

    赵匡胤对这话不是太能理解,正要再问,就听刘灿又道:“不过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不能是刘承佑。”

    赵匡胤一怔,刘灿又道:“杨玢等人做的是最不得好的,虽一时显赫,可下场也是早就注定了。哪怕不是刘承佑,也不会相差太多。这种事若要做的话,起码要做到曹相的地步,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皇帝是当不了家的才行。”

    “大郎说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是最起码的。而且还要这个天子,从来就没有尝过做天子的味道!”虽然只要坐上了那个位置的,鲜少有不想获得真实权利的,但接触过这份权利的,和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渴望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这么说的话……”

    没等他说完,刘灿就摇头了:“这种事不能做。”

    “为什么?”

    “你说这天下为何这么乱?这自然有很多原因,但有一点却是谁都回避不了的,因为朱温开了这么一个头。他虽然没有明说,却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天子人人可做!于是这下面的人,只要有些能力的有些基础的,都想试一试。而今天若我们做了这件事,那么下一次,就很有可能是我们遇到这种事!”

    “但若是其他人做了呢?”

    刘灿一笑:“朱温的危害,在于他最后成功了!所以,只要我们不做,哪怕有别人做了,这件事的危害也不至于成为影响!”

    朱温的危害在于他坐稳了朝廷,虽然最后后梁也被别人干掉,可他本人到底做了六年的皇帝,最后还死在了皇位上,若是像袁大头那样只做了八十多天,那人人都知道这事是干不得的——袁大头之后难道就没有人想称帝?想复辟?不见得是不想,而是知道是干不成的。

    放到这里就是,如果有人刺杀了刘承佑最后还当了几年皇帝,那就是一个启示,可如果这个人虽然杀了刘承佑自己也很快被干掉了……那其他人就知道,这活儿干不成了!刘灿这句话,却是包含了强大的信心。

    “那大郎觉得,若那位去了,谁登基合适?”

    “你倒是对这个问题怪感兴趣?”

    “只是觉得有这个可能。”

    那个时候还没有发生宫变,不过当时刘灿已经有些被冷落了,所以她也不用经常往宫中跑。听了赵匡胤的话,她沉思了起来。历史上的刘承佑当然不是被人刺杀死的,可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那么,有没有这个可能呢?而除掉这个,杨玢等人有没有可能要废掉他呢?

    刘灿觉得,比起前者,后者更有可能,毕竟杨玢等人对刘知远的忠心是有数的——自古一来都是人走茶凉,那种能忠于几代人的忠臣看遍历史也是有数的,更何况刘承佑还不那么听话,更何况他还处理了史弘肇!

    这么一想,刘灿突然发现刘承佑竟然有很大的可能被废!区别只在于是他还是杨玢等人先动手,若是前者那自然是走人了历史,若是后者……他们又要如何?

    “另推一个皇帝出来!”刘灿很快想到了答案,现在已不同往日了。早先他们不能救石敬瑭的子孙,因为那个时候密州的能量还太小,人救下了就是救个祸害,而且,石敬瑭实在没什么威望。而刘知远就不一样了,对契丹人他一直采取的是强硬姿态,这就得了大义,而现在,密州也和早先完全不一样了!当然,这会有很多后遗症,但好处也一样很多。

    “若是陛下被废,最有可能被立的就是陈王,但对于我们来说最合适的却是大殿下!”刘灿慢慢的说,“当然,若是大殿下被立了出来——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可万一这种情况发生了,那我们也只有找陈王了。”

    “所以说如果能选择我们就选择大殿下?”

    “这是自然,名正言顺,并且,大殿下还有很长的时间!”一个婴儿,长到懂事有能力反抗怎么也要十三四年,若她不能在这十三四年里一扫乾坤定下基业,那还真不如把这位子让出来了!若是换成别人也许还要担心外戚,可耿氏那边则真不必有这个担心了。

    ……

章节目录

浪淘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张鼎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鼎鼎并收藏浪淘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