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外都已经屏退了人,卢青兰沉吟半晌,道:“这事儿嬷嬷问我,我肯定是希望润润能有个好前程。不为荣华富贵,只说敬安郡主一心想把蓁蓁腿上太子妃的宝座,这口气我就难以下咽。若是称了她的愿,往后润润岂不是随她如何拿捏……可想到要让润润进宫,我又是千百个不放心……”

    “姑娘这就想偏了,”张嬷嬷道,“便是宫里顶尊贵的那位,也不是想拿捏什么人就能拿捏什么人的。便是让四姑娘飞上了枝头,只要咱们三姑娘只能择一门好亲事,也不会教人看轻了去。何况三姑娘上头有父有兄,怎么会轻易被人欺了去……您啊,就是太介意您姐姐的事儿了。”

    卢青兰苦笑,是啊,可不是太在意她姐姐的事了么。她自小在卢家长大,虽说对卢家的养育之恩心怀感恩,可对卢氏也是有些羡慕和小嫉妒的。长大后,卢氏嫁了名不见经传的叶檩,虽说前两年苦了些,后头确实一跃成为了官夫人,还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大家都说,卢氏好福气,往后是有享不尽的后福的。

    可谁能想到,她的好福气,就断送在了敬安郡主对叶檩的一厢情愿上了。

    就凭她是金枝玉叶,便能肆无忌惮抢别人的丈夫了?

    她就是太介意,太害怕了,怕润润重蹈覆辙,再被敬安郡主算计什么。

    张嬷嬷道:“没有外人,我也不避忌什么。敬安郡主没有兄弟,又没有儿子,眼下只能仰仗四姑娘。她才是只有这条路可走,宫里什么样的地方,我比你清楚,外头只看到花团锦簇,里头的阴私事儿外人又能瞧见多少呢?三姑娘个性单纯,往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去,您怎么舍得?”

    卢青兰自然舍不得,所以她才很是犹豫,写信往家里去了。家里让她务必亲自回去一趟相商此事。卢家二老的意思跟张嬷嬷差不多,不过当时张嬷嬷没多说,就说要等见完润润再说。如今见过那小丫头,张嬷嬷自然是觉得她非常不适合入宫。

    两人在屋里从傍晚聊到入夜。

    卢青兰仍旧纠结无比,既舍不得润润,打心眼里又不想教敬安郡主称心如意。

    “其实,便是我们想得再多,最终结果还是看宫里贵人的意思。说到底,还是看孩子的造化。”张嬷嬷如是道。

    翌日,张嬷嬷就开始给府里的姑娘们授课了。

    张嬷嬷虽然也是不怎么爱笑,可润润却不怎么怕她,不像敬安郡主那里的冯嬷嬷,皮笑肉不笑的,每次见了,她都忍不住想往后缩。

    而且有了雅玔和秀琼的陪伴,润润也不觉得日子难过,每天还能聚在一起说说话,倒也有意思。

    过了一旬,到了月底润润和蓁蓁进宫的日子了。

    当然也不只是两个孩子,老太太和敬安郡主都在受邀之列。

    老太太不太爱场面上的热闹,身上又风湿骨痛,本可以推脱不去,可她不放心润润,说什么也是要陪着的。

    老太太给润润和蓁蓁一人裁了身新衣裳,两个人的衣服样式很相近,只不过给润润的鹅黄色,给蓁蓁的是桃红色,都是两个小丫头自己喜欢的颜色。

    到了进宫那天,卢青兰早早的起了,坐在润润床边看了她好一会儿,到了时辰才把她喊起来。

    给她穿衣服的时候,她也不忘叮嘱,“进了宫记得跟进祖母,若是宫里贵人问什么,也不要慌,按照张嬷嬷教的那样应对。就算是答错了话,也不要哭,切莫惹得贵人不悦。”

    润润用小胖手揉了揉困倦的眼睛,嘟囔着辩解说:“我又不爱哭,姨母放心吧。”

    卢青兰怎么放心的下,一颗心跟吊在嗓子眼上似的。她之前对敬安郡主的不平,眼下全都不记得了,只希望她们润润能好好地回来。别说什么被宫里人相中了,就是她去这一趟,都够她担心一遭了。这真要被相中了,她往后就别想睡个安生觉了。

    一家人分了两辆马车,老太太和润润一辆,敬安郡主和蓁蓁一辆。

    看到蓁蓁没穿自己给做的那身衣裳,老太太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是有些不痛快的,先让人扶着上马车了。

    润润在门口和卢青兰告别。看到她姨母眉头皱的厉害,润润拉着她的手,像个小大人一般地说:“我一会儿就回来啦,你在家好好的啊。”

    卢青兰“哎”了一声,然后亲自把她抱上了马车。

    润润第一次进宫,也不紧张,而是兴奋。就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玩似的,虽然那个地方规矩有点多,但是张嬷嬷说里头的房子都很漂亮,东西也都很好吃,还有许多许多她没见过的。她真是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

    不过她虽然好奇的不得了,但是一路上还是很乖的,没有调皮,也没有缠着老太太问东问西。

    老太太板着脸,有些不悦。敬安郡主有把蓁蓁往上推的意思,她不反对什么。说起来,蓁蓁跟太子还是表兄妹,比常人还亲了一道。可替下她给蓁蓁准备的衣服,换上那么一身扎眼的,那用心真是昭然若揭了。他们叶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可总来不会做这样上赶着的事情。

    马车走了两柱香的功夫,就到了宫门口。

    老太太带着润润下了车,敬安郡主带着蓁蓁走在他们身后,一行人由太监宫女迎进了宫。

    当然路上也不止他们一家,不少人更是纷纷靠拢同敬安郡主攀谈。

    宴席设在皇后的坤宁宫偏殿,诰命夫人们每逢年节都要进宫给皇后请安,倒也熟门熟路。

    润润在路上竖着耳朵听大人们聊天,虽然她并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夫人跟她祖母打过招呼以后,就一直粘着郡主母亲说话,而且她们说话的时候也只关心蓁蓁,只想着把她们的孩子介绍给蓁蓁当玩伴,明明她也很想认识新朋友的。

    到了坤宁宫门口,宫女们将各家夫人引进偏殿。此时里头已经做了好些人,正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说话。敬安郡主跟一些夫人闺中就认识,跟老太太说了一声以后,就带着蓁蓁过去和她们一道了。

    老太太相识的大多也是各家同年纪的长辈,而此时这种场合,大多都是各家的夫人带着姑娘过来。叶家算是特殊情况,皇后知道他们家的事,这才下了两张帖子。因此一时间也很少有人过来同她搭话。

    ☆、第9章 交友

    第九章

    坤宁宫寝殿,袁皇后也正兴高采烈的同身边的人讲什么,全然没有人前端着的母仪天下的风范了。

    不过她身边的也不是别人,是她一母同胞的妹妹,内阁首辅袁大人的小女儿,现如今的成国公夫人。

    事关未来的儿媳,袁皇后心里当然也是打着鼓的。虽说这次只是挑几个合眼缘的先观察着,可太子妃多半也就是出在这几个当中了。

    成国公夫人看她姐姐竟还有些紧张,忍不住打趣道:“该紧张也是外头那些小姑娘或者太太夫人紧张,哪轮的上您呀。”

    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小时候又生过怪病,十年前才好转,因此家里人都格外偏疼她一些。

    袁皇后亲昵地拧了一下她的手背,“轮到你家如意挑夫婿的时候,你就该知道我现在的心情了。”

    提到自家女儿,成国公夫人就头大。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姑娘养的脾气比谁都大,而且就爱跟着她爹舞刀弄枪的,一点都不文静,满京城的小姑娘没几个爱同她玩耍的。这过两年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们家如意,怕是真的没人敢要。”

    袁皇后捂着嘴笑,说:“如意嘴甜又讨人喜欢,我就喜欢的不行。要是能给我家当媳妇,我真是乐意的很。”

    不过话说完,她跟成国公夫人一对眼,又都忍不住笑起来。

    太子跟如意对对冤家,那真是针尖对麦芒,非掐出个子丑寅某来。把这一对表兄妹强凑在一起,非把屋顶掀了不可。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已有宫女来报说外头的夫人都到齐了。

    袁皇后整理仪容,带着成国公夫人就出去会客。

    而坤宁宫偏殿里,润润已经吃上了第三块糕点。

    小糕点做的很精致,一盘子都做成梅花模样,外面的一圈是雪嫩的白,里头就透出一点红。而且大小适中,常人正好可以一口一个。

    润润虽然贪吃,可也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吃相。小小的两只手捧着一个糕点,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吃。没人同祖母讲话,她也不知道讲什么,只能一边吃,一边跟祖母夸这里的东西好吃。

    小孩子的直觉算是灵敏,老太太确实不善于处理这种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可看到她吃的心满意足的小脸,也总算宽怀了些。

    此时宫女宣唱袁皇后入殿,众夫人纷纷起身行礼。

    袁皇后入殿上座,免了众人的礼。

    “难得请了众位夫人进宫小聚,都别拘束,就当寻常聚会。”

    众人纷纷应和,这个夸袁皇后气色好,那个夸袁皇后首饰精致,还有夸衣服料子难得的,反正是怎么捧着怎么来。连带着袁皇后身边的成国公夫人,一时都被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这哪里像寻常做客,倒像专门找了一堆人来夸自己似的。

    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些官夫人,当今袁皇后对外是个稍显冷淡的性子,鲜少有这样邀人聚会的时候,她们也就很少有献殷勤的时候。

    因为都是带着自己姑娘来的,因此之后理所当然地就说到了这些孩子上头。这些夫人们纷纷把自己的孩子介绍拎到袁皇后眼前介绍。这些孩子一般也就七八岁,也有特别认生的,有的连头都不敢抬,有的稍好一些,虽然有些慌张,却也能说上完整话。

    袁皇后一路看下来,觉得情况跟她之前打听的差不多。出挑的有礼部尚书家的,襄平侯家的,还有就是叶学士家的、敬安郡主生下的那个。不过最后这个年纪似乎太小了点,看着老成,但她依稀记得才五岁,跟太子差的有点多。

章节目录

珠玉太子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骨生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骨生迷并收藏珠玉太子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