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看他很识时务地窝在老实驿馆里,又或者是想到了李安全当年给的贿赂,李遵顼这个时候也不吝啬钱物,又派人送了些宫中宝物过来。完颜康也笑纳了。

    志得意满之时,李遵顼那边终于忙完了,国书也写好了,人口据说也清点完了。金国也争执完了,决定了派一个叫做完颜承裕的能干宗室到陕西去,等完颜康将人带回去,他好安置,也顺便经营一下陕西。

    完颜康与完颜承麟欣然去清点人口。

    据说,抢来了这批人口差点就要分下去了,是现追回来的。完颜康到了一看,脸就沉了下来。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会这么惨!青壮……一家能有一个算是好的了,老人妇孺居多,女孩子又比男孩子少些。人,没扒光,就是光头赤脚只有单衣。住的地方?就是些破帐篷烂草棚。吃的,一天口粮给四两——粮食就只有这些,别想要什么荤菜素菜水果了。

    完颜承麟摒息与西夏官员理论。对方却是一脸的“你真是很傻很天真啊,跟你们不是这样干的似的”的表情。据说,西夏好些百姓也是一天只有两餐,这个不算虐待。

    完颜康压下反感,大声道:“我管你们是怎么样,人归了我国,就不能这样!”

    西夏官员道:“委实没粮。前番蒙古大军过来,可消耗不少。这些人耕作还没收成呢,贵使便要将人要过去,哪里来的粮养别国人?”

    完颜康自习内功,声音也大了不少,当下吐字清晰地说:“去禀你们太子,我们出钱买粮!总不好家乡在望,叫人饿死!”反正你们皇帝给我送了许多钱!真是越说越生气,本来他就是想收买人心的。一眼望去,这些人实在是太惨了!这他妈是人吗?牲口都不带过这么惨的!收买人心的做戏想法瞬间就崩了!必须得把人捞回去。

    自己掏钱买粮食,传到中都,他可是要担着很大的怀疑的,此时也一时说出口来了。说完,半悔不悔的。待四下一看,百姓惊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已有感谢涕零,跪下叩头的了。

    当此之时,那一点点的后悔也被完颜康扔到一边了。开始琢磨着另外两件愁事:一、上表可得想办法使劲把这事儿给糊弄过去;二、买粮的钱可别不够啊!这么多人,一路的花销呢,不晓得能不能报账啊?咦?如果跟中都报账?

    完颜康又临时补救,说:“圣上和太子并没有忘记大伙儿,嘱咐我将大家带回去呢。”

    百姓开始是麻木的,这年头被抢来抢去,亲朋友流散,到哪儿都是干活受罪,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能死在故乡,心里觉得舒服一点。然而看看四周,再看看自己,别说药材了,缺衣少食,不知道路上要死多少人。再看完颜康与完颜承麟,那叫一个衣着光鲜,与大家明显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只除了对故乡的盼望,旁的激烈的感情倒是不多。直到此时,才觉得这个小孩子大官是不错的。

    正琢磨着,那一厢西夏的官员看到这死气沉沉的地方一下子激动起来,也怕出事,急遣人去汇报给李德任。

    ***********************************

    桂花开在枝头,香气四散。李德任抽抽鼻子,鼻端似乎还萦绕着淡淡的血腥味。西夏皇宫,换了新的主人。作为少主人,李德任的心情并没有轻松多少。他知道,金使虽然年幼,看起来没什么心机,可正是诚实最难令人招架——他将大家所有的难处都摊在明面上了。但凡还有理智的人,都会选择合作。

    李德任知道,父亲的态度根本瞒不了人,金使不去救李安全,是因为对双方都没有好感。而自己的态度,无疑是加分项。西夏已经废了一个皇帝了,短期内再经不起另一场动荡。他需要在这样一个缓冲期内,努力改变父亲的想法,至少,理智一点。

    李遵顼正在炙勃焦,他是西夏进士第一,西夏人又笃信鬼神,这些占卜的事情他也熟悉得很。见儿子来了,愤愤地将一块灼过的羊脾骨放到一边,道:“算这小子命大!”

    李德任背上冒着冷汗,心说,您这是打算对金使做些什么吗?他还真猜着了,李遵顼是很有心给完颜康下点慢性毒药来着,从这一点上看,他跟李安全可真是亲戚。

    不作过多的争辩,李德任先向父亲汇报了整顿的情况,其次再说国书已经交给金使,他们不日便要启程。李遵顼冷笑道:“快让他们走。哼,等他们到了金国,也是秋尽冬初了,看这些东西怎么活!他带得去?”

    李德任劝道:“既然已经答允了,何不好人做到底?”李遵顼冷笑道:“何必与他做这个好人?他要做好人,让他自己做去好了!等册书一到,哼!”

    李德任反复说金、夏两国,和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李遵顼道:“蒙古来时,未见来援,还说什么?”将儿子轰了出去。李德任见状,且不敢硬扛,心道,总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容我慢慢游说。况且亲贵们也不是很喜欢跟金国打仗的。

    出得宫来,却又得知完颜康去清点人口,并且赌上了气。急忙赶了过去。

    到了一看,完颜康正带着一点沉痛,满眼是安抚地与难民亲切地交流。见了他来,才过来与他理论衣食的事情。此事李德任路上已经听说了,不等完颜康质问,便先说:“是我疏忽了,不曾与世子讲明白。这些已经是分了有主了的,能将人要回来,已经费了老大力气的了。”

    再来,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西夏穷。兴庆府的繁华,与底层无关,与国力无关。能保证这些人不饿死,已经算厚道了。完颜康便提出要买点粮食、衣物以及少量的药材、代步的板车。马车是不指望了,倒是板车能拉得多一点。

    这个李德任倒是答应了。然而不出完颜康所料,西夏的粮价,至少卖给他的粮价,并不便宜。李德任给出的解释是:“天旱,欠收。”这个完颜康知道,因为金国也是……

    难民的口粮一天提到了八两,也只有八两。其他的要求满足程度与这个也差不了多少,鞋子现赶制也是来不及的,只好买些羊皮、牛皮裹上。好在有回乡的动力,难民营里的妇人行动起来,自己做了些简易的鞋子。

    药材也有了一些,不幸的是没大夫。三千户人里,没一个大夫。人口抢掠来的第一时间里,精壮、工匠、兽医、伎乐、大夫……这些有技艺的人会先被挑拣出来,然后瓜分一空。想再要回来,难如登天。宁愿还点青壮,三千户人里,青壮男子还能有个两千上下,大夫是一个也没有。

    完颜康再要想在兴庆府聘请愿意跟随去金国的大夫,几乎是个不可能完全的任务。还是李德任想示好,死活给他弄了三家人来。交接的时候,两人都是一脸的苦笑——真是揽了一件大麻烦上身。

    李德任道:“这下弊国的窘状世子都看到啦。”

    完颜康心里也苦得很,妈的中都到现在也没派接应的人来兴庆府好么?他的上表写了多少回,是因为大金国威严令夏人臣服,是秉承了皇帝与太子关爱百姓,不忍子民流落异国的理念,所以他才敢死抠这些人回来。中都很开心,但是要花钱的时候就开始扯皮!

    亏得太子大哥挺他,才能派了完颜承裕跑陕西去“顺便”接应安置。

    “弊国的窘状,太子也都知道了。”

    ****************************

    清点完了人口,完颜康与完颜承麟舒了一口气,一天也不想多呆,带着夏使和国书,点起人马,一路往陕西去。

    临行前,李德任亲自来送,难兄难弟,执手相看泪眼。李德任请他给金国太子带了一封书信,并且展示了内容并无阴谋。再三说:“你我当各自努力呀!”完颜康道:“好。”

    次日启程,完颜康拖着近两万人,一路东行。因病弱者颇多,完颜康将他们重新编队,将老弱与精壮混编,互相扶持。晚间结营,又作安排布置之法,守望相助。到得最后,一日最多能走上五十里。却是越来越顺利了。

    临近边境,又被当地部族拦住了。西夏人各部比起金、宋两国来更为独立一点。看到这些人口,明知是兴庆府放归,也很有点打劫的意思。

    亏得完颜康这一路用心,难民很快用大车将老弱围在了内侧,男子守卫在外。完颜康也不客气,直接拎了夏使去交涉。夏使被他一爪子卡在后颈上,进退不得,心说:小王八蛋,你他妈在兴庆府的时候可没这么横呀!

    夏使亦是豪族,当地部族也恐因此令他丢了性命,与他家族争斗,就这么被当成人质使,一路被完颜康挟持到了金国境内。

    见到守军的那一刹那,好些难民哭出声来。数名老者伏在地上,含糊不清地哭着:“死在这里,也是瞑目了。”

    完颜康也特么要哭了,尼玛那不远处立着的,好像是道士?窝去!为毛洪七公也来了?我这回没干坏事啊!

    自乌也与特斯哈过世后,完颜康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也觉得自己对这些江湖人的态度,反应过激。从此对于江湖人,颇有一种事不萦怀任去留的味道,除了洪七公。

    那是一个好人,不是好人,不会有耐心听他嘴炮,还对他持一些同情的态度的。面对当年那个中二的自己,还能宽容地听自己说完话,真是,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蠢得一比!被此人遇到,他总是忍不住三省吾身。

    硬着头皮,完颜康顶着洪七公的目光,先与完颜承裕办交割。

    第43章 得人心

    全真教大本营在终南山,并非完颜康等人的必经之路,丘处机与马钰出现在这里,只能是自己过来,而非巧遇。丐帮总舵也不在陕西,洪七公虽是北丐,凑巧与这二人一同出现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这是……郭靖和杨铁心都安顿好了,来通知我了?】完颜康猜测着可能的答案,不免担心起包惜弱来。有梅超风在,应该没问题……吧?看来得早些回中都了。此时他倒真有些后悔早早对三人说了许多话。这里的三千户难民,他是真的放心不下。

    他们看到他,眼睛里满是安心,却不知他看他们,也是安心的。第一次,办了一件实事,让完颜康心里觉得特别塌实。再多看两眼,就把旁的什么事儿都先扔一边儿了。

    回来之前,通过书信往来,太子就叮嘱完颜康说“承裕长于庶务”,让他有机会跟着好好学习,能学一点是一点,因为完颜康并没有实践经验。完颜康这一路带着万多号人回来,光是安排衣食住行就累成狗,确实是没有经验只好硬上的。

    完颜承裕,宗室里比较能干的人之一。在“均赋税”、“通检推排”核查民产,把百姓逼得破产,最后无计可施只好造反的年代里,他能通括户籍时被百姓称为公平,还是相当难得的。

    再者此人在对宋作战的时候,还捞到了那么一些资历和功劳——虽然金国满朝上下,什么歪瓜劣枣都能在南宋身上捞点军功。如果让他们跟蒙古人拼,多半是要输掉内裤的。所以军功这方面,完颜康对他是打一个大问号的。

    既然太子说他在庶务上有长处,那就跟着学一学吧。完颜康很快端正了态度。

    近了一看,完颜承裕就是长了一副“长于庶务”的样子,完颜康认为自己的问号打得有理。大约是因为眼界高了,完颜康觉得他的样子很普通,略有些魁梧的身材,并不令完颜康觉得此人彪悍精干。

    与完颜承裕一接触,完颜康就知道现在金国这个政务水平有多坑爹了。完颜承裕的办法并不比他高明多少,也是分门别类,然后分成里坊。不过因为他的经验比完颜康多些,所以更加细致一些。如果这样都能被称为“长于庶务”的话,那么底层百姓的生活……

    【仅仅是不折腾而已。】完颜康心里摇了摇头。

    待一切交割完毕,大半天的时间也过去了。难民很是舍不得完颜康,人都是比较而来的。在西夏过得苦,到了完颜康手里,可就轻松多了,还能回家。完颜康一路上态度极好,缺大夫的时候,他还能亲自上来给大家诊个脉。现在接应的官员,虽然不是满脸横肉,看起来也是和气,但是比起完颜康之平易近人,可就差着些了。哪怕完颜康服饰奢华精美更胜于完颜承裕。

    纵不舍得,完颜康也知道,这三千户是他弄来了,承他的恩情,他却不可能现在将这些人划到自己名下。也只能让他们暂时在完颜承裕的带领下扎下营。他自己也去休息,到得明日,便是分道扬镳。

    人离乡贱,再回故乡,搞不好开垦好的土地已经被别人占了。这一点完颜康倒是想到了,提前向朝廷打了申请,也和难民通了个气,全要回来,估计是不可能了,就近倒可划拔一些土地补足——要自己垦荒。

    做完这些,完颜康再不好多留,在另一宗室、管当地军政的完颜赛不的安排下,先行休息。

    完颜赛不见完颜康一脸不忍的样子,忍不住道:“世子的心未免太软,这样不好。”这赵王世子能从西夏抠回三千户来,确是神来之笔,是宗室里后起之秀。只可惜,这性情有些像赵王妃,这也太多愁善感怜贫惜弱了。

    完颜康沉默了一下,道:“路上折了七百多人。”

    完颜赛不中肯地说:“也是世子好心护持,不然这一路死去一、二千都算少的了。”

    完颜康轻轻地道:“他们,差几步路就能到家了。”言罢,催马而行。

章节目录

[杨康]一蓑烟雨任平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我想吃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想吃肉并收藏[杨康]一蓑烟雨任平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