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时的贾诩来说,成功固然重要,但是保住自身更加重要,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的话,那说什么都没用了。

    因此这时候苏云卿问贾诩一些事情,贾诩也愿意说,只是不会说太多而已。

    可这对于苏云卿来说足够了,她在确认贾诩确实有一定的真才实学之后就不用考虑更多了。

    贾诩一定是一个机智的小伙伴哒!

    想到这里苏云卿一指吕布:“去,把他带上,我们去找丁刺史。”

    吕布顺手就把贾诩给拎上了。

    贾诩:“……”

    不带变脸变的这么快的啊!(╯‵口′)╯︵┻━┻

    然并卵,贾诩那小身板再怎么蹦跶也别想在吕布手里蹦跶出什么效果来。

    等见到丁原,出乎贾诩的预料,苏云卿对丁原非常热心的推荐了他。

    而说起这个,苏云卿也有点不好意思:“我见这人确实有才华,且我们正需要这样的人,因此就……其实我也不是故意的来着,就是怕人跑了。”

    毕竟如果之前打仗的时候他们能有个机智的军师之类的人存在,檀石槐根本就不能蹦跶的那么欢快,还能在高泰和苏云卿的眼皮子底下转移主力打下云中两城。

    比起苏云卿,丁原的段位显然要高多了,他先请贾诩坐下,然后表示是苏云卿太冲动啦,有啥冒犯的地方你大人有大量不要介意么么哒。

    当然,这只是客套话而不是重点,在客气完之后,丁原很自然的询问贾诩事情的经过,贾诩自然是照实说了。

    于是丁原对贾诩说道:“我观文和并非常人,纵情山水隐居乡间固然快意,但文和真的甘心如此碌碌一生么?我对文和之才爱之惜之,如今并州也需要文和的帮助,还请文和帮我。”

    贾诩沉默一下问道:“丁刺史想要在下如何相帮呢?”

    他知道丁原的意思,只是在等丁原给出价码而已。

    丁原自然也明白贾诩的意思:“我愿以文和为并州主簿,还望文和帮我。”

    主簿这位置不算高,但是也算不上低,对于贾诩这个目前并没有什么官职在身的人来说,其实这已经算是破格提拔了。

    对于丁原来说,他自然看出贾诩不凡,但贾诩到底值得不值得他托付重任那可不好说,毕竟贾诩之前还是有所保留的,因此他虽然愿意相信苏云卿也愿意相信自己的眼光,但他在做出决定的时候还是十分慎重,即使破格录用贾诩,却也不会突然将并州大任全部交给贾诩。

    贾诩想了想到底还是决定留下,一来丁原这里给的条件确实不错,二来整日待在家里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确实有些憋屈,贾诩再怎么淡定,可他的年纪摆在这里。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贾诩来说,并州固然有些危险,但却也不至于让他感受到威胁。

    若说鲜卑人,凉州每年实际上也面对着不比并州好多少的异族入侵,从小在边境长大,贾诩对于这些事情的适应性相当良好,更别说比起其他的官员,丁原的努力是个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到。

    而丁原的努力也是颇见成效的,至少他连续两年没让鲜卑人真正捞到好处了,即使这一年云中被檀石槐占去两座城池,可到底并州其他地方依旧安稳。

    对于贾诩来说,他不需要一个太过和平安定的环境,因为那意味着没他什么事了,只有有需求的时候才是最重要的,贾诩知道如果并州稳如泰山,那么丁原对他的需求自然也就下降了,他的地位自然也就跟着下降了。

    对于边境来说,地位高了,才更加安全。

    所以说,其实并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丁原手下并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智谋之士,只要贾诩来了,那就是一把手。

    虽然说贾诩不喜欢当出头鸟,但现在,当个出头鸟其实也不差。

    只要不是傻逼到一直当出头鸟就好了。

    贾诩当然不是傻逼,所以他很愉快的答应了丁原的邀请,虽然……好吧,表面上还是要装矜持的。

    贾诩来了之后并没有一开始就给丁原谋划什么,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当自己的主簿,每天也就做一些主簿该做的事情,多余的事情一概不管。

    贾诩的这一做法让苏云卿十分不解:“……我是不是看错人了?”

    “不,”丁原此时倒是真的淡定了:“他若是真的迫不及待的立刻就给我提出一堆意见那你才是看错人了。”

    贾诩此举,在丁原看来正是证明了贾诩的厉害之处。

    见苏云卿不解,丁原微微一笑:“等着看就好了。”

    苏云卿并没有等很久,在她等到贾诩那边有啥消息之前,就先一步等到了童渊的告别。

    童渊表示他在并州停留的时间够久了,应该说这是童渊难得的在一个地方能够停留几年的时间。

    而现在,该教的能教的,他都已经教给了苏云卿,剩下的就只是勤学苦练与个人的机缘悟性罢了。

    于是就在这一年的春夏交替之际,童渊离开了并州。

    而童渊离开并州后不久,贾诩终于有动静了。

    第12章 网页党不要开外放

    对于现在的并州来说,维持基本的安定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

    贾诩对于丁原的提出的问题也很简单,丁原重视军事,可两年下来,并州的军事发展到底有多大的进步呢?

    在贾诩看来,并州的发展重军事不算错,毕竟要面对着鲜卑人的入侵,可丁原用的方法错了。

    丁原重军事以至于财政紧张,之所以没有闹出大乱子,百姓们也愿意吃苦的最大原因其实还是处于对鲜卑人的仇恨。

    可这样的仇恨能让百姓坚持多久呢?

    甚至,贾诩也问了个很现实的问题,丁原在强化军事的时候,是否感觉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力不从心?

    往往是花了大力气去做,但所能收获的东西却不多。

    如今的并州的军事力量在经过两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对并州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简而言之一句话,丁原穷,养军队不容易。

    可他们必须养军队,甚至要养的更多,否则就无法应对来年的战争。

    因此贾诩给出的建议是,先让并州富裕起来,然后再发展军队。

    可丁原却叹了口气:“就算我愿意这么做,但鲜卑人能给我这样的时间吗?”

    毕竟钱这玩意儿,不是说来就来了呀。

    而如果并州转移了发展重点,那么军队什么的自然就要往后排,鲜卑人再来打怎么办?

    对此贾诩倒是不担心:“鲜卑人连续两年受挫,就算今年还要再来,但却不会大规模南下,应当只是一些部族各自为政南下抢掠一番罢了。”

    而如果是这样,以丁原目前的实力,想要守住还是可以的。

    更何况,只是转移下重点而已,又不是要丁原就丢开军队不管了。

    而关于怎么发展并州经济这种事,丁原想了想,决定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贾诩原本已经交给了丁原一个大致的发展方略,可以说经济军事两不耽误。

    至少,有钱了才能养更多的军队用更好的装备吧?军队强大了才能守住自己的钱不被别人抢走吧?

    所以说,这两件事情必须要一起做,而过去丁原只是带着大家做了一半。

    一条腿走路,自然是要格外艰难一些的。

章节目录

[综+剑三]武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武安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