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咸阳学馆!

    要说起来,苏云卿也是有段时间没有去了,直到现代大冬天的才终于空出了时间跑一趟。

    对于苏云卿来说,去学馆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新科技新理论是一定要关注的,虽然如果新冒出来的是啥哲学理论的时候苏云卿大概是听的一脸懵逼的,但这并不妨碍她对这些的关注。

    苏云卿去咸阳学馆按照道理说蔡泽应该出去迎接然后作陪的,就像以前吕不韦做的那样,但实际上苏云卿一开始并未见到蔡泽,据说蔡泽是去讲课了。

    这一点倒不是特别让人惊讶,毕竟蔡泽也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而且他也是做过秦国丞相的,还做了不少年,因此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同样丰富,显然这样的老师讲课带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秦国的需求。

    既然蔡泽有事,苏云卿便也不打算过去了,她先跑的还是墨家的地盘。

    毕竟墨家算得上是最注重实践的一家了,而对于苏云卿来说,听什么理论知识哲学道理,那真是很容易就听了一脑袋浆糊,尤其是这年头喜欢用文言文,很多人上去讲的时候都是提前准备好了文言文的稿子的。

    多么可怕!

    于是苏云卿觉得还是墨家更加友好一点,毕竟她在现代学的东西虽然很多都忘了,但基础的东西倒是保证了苏云卿不至于觉得自己和墨家的墨者们处在两个世界。

    当然,去墨家的地盘苏云卿便也顺带着去看望了小甘罗,掰着指头算算甘罗的年纪,似乎比他拜相的年纪也没小多少岁了。

    显然甘罗并没有因为这些年的学习而变成个书呆子之类的,他反而更加充实了,你可以看到他一如既往的聪慧稳重,也能够发现他还是很有灵气,但毕竟不一样了。

    至少,学历变了,对吧?

    而且据说甘罗这些年的表现非常好,他主要研究的是物理和数学,而按照墨家的说法,对于这些他们是打算自己编一部书的,专门讲相关的专业知识,甘罗小小年纪就已经被人允许参与进来了,可见他确实非常优秀。

    所以说,聪明人只要肯努力,干哪一行都不会差,甘罗不拜相去研究学问也一样很成功啊。

    只是苏云卿难免就觉得有些可惜了。

    毕竟研究型的人才咸阳学馆有不少,但说起真正的当官实践,那可是要刷掉不少人了。

    大概是看出了这一点,甘罗主动对苏云卿说道:“我原本来学习就是想要帮助大王,不想在需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我学墨家的知识是因为这真的很有用,我知道大王一定想要让秦国更加强大,墨家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建设一个更好的国家,但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所以我还听了不少其他的课程。”

    反正学馆里并不禁止学子们多学点东西,只要你每年在某一门学科上的考核都能通过,那么你平时爱怎么学都没关系,哪怕你每天听着儒家的课,最后去参加道家的考核,只要你能考过去,那也没问题呀。

    而甘罗也没有对苏云卿夸张,他确实学了不少东西,儒道法的学说他都有认真的学习,此时成绩也相当不凡了。

    苏云卿看着眼前不满十岁的甘罗,只想说一句话。

    这就是爱!

    卧槽这么努力一定是真爱啊!

    所以说,这么一扒拉的话,其实比起她这个玛丽苏,嬴政的设定其实更苏吧?

    第161章 分校

    对于甘罗苏云卿还真没啥好说的,这孩子太自觉了,自觉的苏云卿简直无言以对。

    不过甘罗这么有觉悟也是一件好事嘛,反正最后这人还不是给秦国干活儿么?

    所以说苏云卿其实挺乐意看到这种事情的。

    苏云卿见到蔡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蔡泽自然知道苏云卿来学馆不是乱逛的,更不是因为闲的蛋疼,她来了肯定是有事的。

    除了找文学馆这边的谈人生,苏云卿也经常去武馆那边干架练手,讲真,比起文馆显然苏云卿对武馆的适应更好一点。

    无论是抡拳头干架还是大家一起聊聊兵法什么的,苏云卿都挺喜欢的,当然,就算不谈苏云卿的太后身份,只说她本人的战绩,也足够她成为武馆欢迎的对象了,甚至还是个明星对象。

    但这次苏云卿来了之后没去武馆而是在文馆等着蔡泽,以蔡泽的聪明自然是立马就明白了苏云卿这肯定是找他有事呢。

    果然,说起来的时候,苏云卿直接就问他有没有打算再另外开设一个分馆。

    这倒是叫蔡泽皱起了眉头:“太后觉得,一个学馆还不够吗?”

    目前来说秦国在各地都有建立学馆,但只建设到郡一级,再往下的县是没有学馆的,咸阳倒是因为本身是国都所在,再加上咸阳学馆的特殊地位,因此咸阳有学馆,但却只有一个咸阳学馆,至少国家开办的学馆就这么一个。

    苏云卿听着蔡泽的话就知道其实蔡泽不太赞成另外再开分馆,当然,这不是因为蔡泽不愿意推行教育,而是这年头知识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从某种程度来说学识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普通人家可读不起书,因此真要说起来,其实学馆根本没有必要建设太多,一个郡放一个,只要建设的时候用心一点,就足够满足一地的需求了。

    再说了,多开办几家学馆倒是没问题,钱的问题也可以暂时不用考虑,秦国这才刚把燕国魏国的宝库搬空没多久,正是有钱的时候呢。

    可教学的老师从哪里来?

    早说了这年头学识好的相对于总人口来说是少数,因此多开办学馆的话,其实从师资力量这一点来说就是难以为继的,再加上一个学馆已经能够基本满足需要了,因此就更显得没必要再加上什么分馆了。

    当然,也别说什么既然读书的人这么少苏云卿咋不搞义务教育什么的呢?

    是的,穷人读不起书,因此义务教育确实能给他们不少帮助,让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有学习的机会,但这真的现实吗?

    至少在苏云卿看来是不现实的,别说的好像义务教育不要钱一样好吗?

    再说了,这年头的劳动力主要就是看人口,基本上普通人家的孩子十来岁就能算得上是一个劳动力了,你说这时候你是让他读书好呢还是干活儿好呢?这无形之中其实就等于是让秦国损失了不少的劳动力,更别说义务教育是个大花费的事情,别提现在秦国有钱,和建设学馆不同,那玩意儿一次投资之后后续维持其实花费不多,但义务教育可得每年都往里面砸大把的钱,秦国今年有钱可不代表明年也有钱呀,而且秦国还没统一天下呢,总得打仗吧?

    或许长远来看教育确实非常重要,教育为本这话苏云卿也是懂的,可现在的现实告诉她,这不可能。

    教育的投资至少要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看到效果,秦国现在有功夫折腾这个?

    再加上教育要花钱,同时还占用了为数不少的劳动力,得,这可不是什么负负得正的事情。

    所以说,教育普及这种事情确实要做,但不是现在。

    总体来说,在蔡泽看来苏云卿提出的多开办学馆的说法真是怎么看都不靠谱。

    可苏云卿却摇摇头说道:“我目前只打算在咸阳开办一家而已,而且和以前不同这次的学馆是招收女子的。”

    蔡泽一愣,刚想说女子去什么学馆难道还指望着以后封王拜相么?然后他就想到了目前坐在他面前的人是谁,顿时就不知道怎么说这话了。

    女子无用什么的,这种话当着苏云卿的面说不就是在给自己打脸么?

    蔡泽可不会自己找抽的说出这种话,而且,其实这也没那么难以接受吧?

    其实时代越往前推的话就会发现女子可以做的事情越多,你看明清时期的女子基本就个废的,完全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往前就不同。

    至少苏云卿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女子的地位虽然不如男子高,但你看看东汉西汉那一波一波的公主太后什么的,其实也就知道那时候的女子地位其实并不低,苏云卿自己不是还当个丞相封了个异姓王么?

    至于说战国时期就更是如此了,这年代脸都不要了,谁还管你性别呀。

    虽然因为如今女子真正的出将入相基本见不到,因此在思维上大家习惯性的就觉得有点不好,但真要说起来的话,其实也不用特别担心。

    至少在战国这么些年其他的苏云卿或许不懂,但有一点她是充分的认识到了。

    战国人民的接受能力真的是高的可怕,这一点有时候就算是现代人都比不上_(:зゝ∠)_

    所以说,其实仔细想象的话,蔡泽还真不好在这方面指责苏云卿什么。

    但有些话他总是要说的:“您如果想要开办这么一个女子学馆的话,我能问问到底是为什么吗?”

    这年代还没有人说什么女子就该做个漂亮花瓶其他事情都别搀和的话,但朝中若说女官,真正做起来的,还真是没见过。

    苏云卿却摇摇头:“我只是想要做这件事情罢了,有些时候有些人是想要改变自己的,他们只是一直都没有机会而已。”

    苏云卿不敢说这年代的女子百分百都是愿意走像是她这样的道路的,她更不好说人家的生活是对是错,但有一点苏云卿是确定的,如果一直都没有机会的话,十个人里面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不甘心的。

    “我只是想给她们一个机会,至于说要不要这个机会,那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有人觉得人生就该做一番大事业,女人也必须要有成就才算是幸福,可有人觉得在家带孩子做饭干家务,一家人就那么一辈子就很幸福,其实你无法说谁就是对的谁就是错的。

章节目录

[综+剑三]武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武安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