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小伙伴不仅仅是指下属,毕竟吕不韦作为丞相是有一套丞相的办事机构的,他有丞相的下属官员,可就算是这样很多事情最后还是得吕不韦自己搞定。

    这就不由的让吕不韦想到李斯的师弟韩非了,人家韩非是能够直接帮李斯分担工作的呀!

    再想想韩非那工作效率,吕不韦顿时就更加羡慕了。

    然而吕不韦手下并没有类似韩非的人物,当然啦,这一点也很好理解,韩非什么的如果满大街都是的话,苏云卿当初干啥还费心思把他从韩国要过来呀,直接大街上随便捡几个回来就是了。

    在一时找不到韩非这种高质量的情况下,吕不韦想了想决定用数量取胜,然后他就把目光瞄准了咸阳学馆了。

    虽然都是学馆,但咸阳学馆那是当之无愧的秦国第一,嗯,虽然一般来说在各地的学馆考核通过之后就可以算是学有所成了,但其中有不少优秀的学子会选择再次前往咸阳学馆学习,不为其他,只因为秦国真正高水准的大师级人物全部都集中在这里,而作为咸阳学馆来说,每年考核通过的学子有不少,可作为校长的蔡泽却会额外有一个特别推荐的名单,这是蔡泽千挑万选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列出来的他认为最优秀的那一部分学子。

    很多学子从各地方的学馆再跑来咸阳,其实想要的无非也就是这个名额。

    作为前任秦国丞相现任教育部长,蔡泽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而从近些年来看,蔡泽推荐的学生也确实非常优秀,如今已经成了各部门抢着要的人选了。

    且普通学子进入秦国官场和这些特别推荐的显然不同,普通的你得从基层干起来,而有了蔡泽的推荐,那就是入了各位高层官员的眼,虽然秦国不兴走后门拉关系这种做法,但如果领导关注你愿意培养你更愿意给你机会表现的话,那显然是不一样的。

    典型的大家看李斯嘛!

    李斯当年不也是学馆的一普通学子?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入了苏云卿的眼,之后李斯立马就跟别人不一样了,同样是从基础的文职工作开始做,李斯从一开始就是给苏云卿打下手的,且你处理的事情越多,牵扯到的重要事情越多,那么你做出成绩的机会也就越大呀,李斯如今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可谁都知道他离着丞相的位置也就差那么一步了,平日里就算是丞相吕不韦见了他也是平等相待礼让三分。

    如果再想想李斯那并不算高的出身,这晋升速度简直像是点了俩窜天猴啊!

    这和其他的官员能一样吗?

    所以说,到了咸阳学馆就有机会得到偶遇太后偶遇秦王的机会,把握好了未尝不能是下一个李斯。

    当然,遇不上太后和秦王也没什么要紧的,不是还有蔡泽么?有了蔡泽的特别推荐,以后也是一片光明啊!

    因此可以说咸阳学馆几乎汇集了秦国最优秀的那一部分学子,而这些人之中每年经过严格的考核会有一部分能够通过考核的人进入官场,这已经算是优中选优了,蔡泽偏偏还在这基础上再次进行选拔,这选拔不是硬性的,仅仅是他个人的一些意见而已,但就冲着蔡泽本人的分量,这意见就足够让人重视了。

    吕不韦当年也是当过校长的人,他太清楚这里面的事情了,于是在找不着韩非这种等级的情况下,他很自然的开始盯上咸阳学馆的学子了。

    更别提之前一段时间还好,等秦国和楚国正式开战之后吕不韦作为丞相那真是忙的恨不得去学个影分身什么的_(:зゝ∠)_

    别说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吕不韦觉得他得把自己劈八瓣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

    毕竟丞相嘛,和其他有专职的官员不同,人家是负责什么就只管一方面的事情,那倒还算好点,丞相不同,早说了丞相是百官之首,丞相的大权仅次于秦王,说白了做丞相的就得啥事都管,人家管一项吕不韦管全国,这能不忙吗?

    苏云卿和李牧对这次战争的策划倒是不错,但倾尽全国之力打这一仗就是得调动全国各方面的力量啊。

    自从开战,吕不韦的相府都快被公文海给淹没了。

    吕不韦迫切的需要更多的人手,他盯着咸阳学馆理所当然啊!

    尤其是蔡泽每年特别推荐的那几个人,这数量不多,真的不多,好的时候一年有几个,坏的时候可能一个都没有。

    大概今年秦国确实一茬一茬的出人才,蔡泽一口气推了五个人,吕不韦当即就兴奋了,他直接跑到学馆去,然后大手一挥表示这些人他全要了!

    当时蔡泽看着吕不韦没说话,其实他很想说吕不韦这是作大死来着。

    前段时间吕不韦来找他把今年通过考核的学子划拉走了八成,今天又把这些人全要走了,嗯,蔡泽倒是不在乎,毕竟老师总是盼着自己的学生优秀的,吕不韦如此表现正是说明蔡泽的学生都很好嘛。

    然并卵,蔡泽愿意其他人也不愿意啊!

    大家当即就表示,你以为只有你吕不韦一个人忙啊!

    各部门全体忙成汪好吗!

    虽然吕不韦是丞相,但丞相也不能这么不要脸的和大家抢人啊!

    每年咸阳学馆真正能够通过考核的也就那么十几二十个人,你直接划拉走了八成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最后这五个人你也全要了,还给不给其他部门留活路了?!

    不止你吕大丞相忙,大家都很忙啊!可就指望着这次各个部门都能进几个新人,再加上从各地升迁上来的官员,勉强能够减轻一下负担呢。

    吕不韦这全划拉走的做法立刻就拉足了各部门的仇恨。

    丞相怎么了?在黑暗的加班未来面前,是丞相也不管用!

    于是大家就这么撕上了。

    吕不韦虽然说是丞相,可下面的也都是各部门的最高长官啊,人家没比他差多少,撕起来那是真的有底气的。

    丞相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平衡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而维护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吕不韦肯定不能把人给得罪了,不然以后还咋办事?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吕不韦并不愿意放弃到手的人才,这都进他肚子里了,没道理再让他吐出来啊。

    于是吕不韦其实也不愿意退让,他清楚的知道随着战争的推进,他日后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只要李牧不是倒着打仗被楚国一路打回老家,那么伴随着战线的推进,秦国占领控制的地方会越来越大,这尼玛不要人啊!

    尤其是新占领的地区,那事情多的一比一比的好吗!

    吕不韦很清楚,如果真等到那个时候他再调人那就来不及了,处理这种地方的事情,那派去的人不仅有才干,还要够聪明圆滑,且要十分有经验才行,这些可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出来的。

    ……虽然他早前在苏云卿说要打楚国的时候就在做准备了,但吕不韦此时深刻的意识到他之前的那点准备是完全不够的。

    所以说,到手的人绝壁不能放出去啊!

    吕不韦特别心塞,他已经给各地的学馆和各地政府部门去信,要求调集各地的优秀人才了,但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他自己这里也不能放松啊。

    吕不韦的事情远比李斯要多得多,但他却没有一个韩非那样的师弟,多么糟心。

    捞不着韩非那样的大鱼,那小鱼也不能放过了,大不了拉回来自己玩养成嘛。

    苏云卿弄清楚这事的时候简直嘴角直抽,她是真没想到吕不韦能干出这种事来,可这种事苏云卿也没办法,她也不可能给吕不韦变出一堆人来啊。

    至于说有实权的丞相在战时到底要忙多少事情,恐怕没人比苏云卿更清楚了。

    当初她的丞相府也是这么忙过来的,而吕不韦手下的那些人显然一时半会儿的还没能练就并州加班团那多年加班锻炼出的一手绝技,处理公文的速度明显跟不上。

    嗯,或许是比同时代的其他人要快上不少,可比起当年笔下如飞一个人完全能当两个牲口用的并州加班团,这些人还是嫩了点。

    ……心疼吕不韦。

    但吕不韦就这么下去也不行啊,苏云卿想了想还是去找蔡泽了。

    对此蔡泽也表示没办法,因为他每年能拿出来的人就那么多,再多他就没法保证质量了。

    可苏云卿却觉得放宽一点要求也没什么:“咸阳学馆的大部分学子本就比各地的更加优秀,在此基础上你完全没必要把考核卡的那么紧,我知道你想要更加负责任一点,但特殊时期也只能如此了。”

    蔡泽皱着眉头:“那么您的意思呢?”

    “标准可以适当放宽,考核的次数也需要增加,同时对于具有一技之长偏科严重的,也允许特殊对待。”

    为啥蔡泽手底下出去的学子就那么受欢迎?不为其他,蔡泽不仅教的好,他考核的时候也非常严格呀,然而很多学子其实只是差了一点点而已,因此如果稍微放宽要求说不定他们就通过了。

    而在实践之中,显然这一点点的差距并不是致命的,稍加调教就可以用了,至于说增加考核的次数,考核的次数多了,尝试的机会也就多了,万一就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时失误没通过呢?

    至于说对于有一技之长的特别对待,这一点倒是不用解释,一个人总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虽然蔡泽本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然而这对于那些偏科严重的学子来说还是不够。

    对于偏科特别严重的,蔡泽会视个人能力在其他方面稍微放宽一点要求,至于说偏的更加严重的,这种蔡泽可不敢随便拿出去用,他对这些人则要求必须要做出实际的成果来才可以从他这里通过。

    这一点无可指责,蔡泽也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且他没有把路堵死而是留下了诸多机会就已经非常好了,但这在现在不行。

    “战争时期的国家就是那么回事,有些时候真的没办法考虑和兼顾太多。”

    甚至有些时候明知道会有问题,但你还是不得不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三国时期,历史上的曹操击败了青州黄巾军之后将这些黄巾编入自己的军队,称作青州军,后来打徐州的时候也多是倚仗青州军的战斗力。

章节目录

[综+剑三]武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武安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