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养性是一个妙人。
    熟读史书的人都很清楚,这个家伙很有趣。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大特务头子,按理说结局几乎已经确定了。
    可他不。
    哪怕大明完蛋了,他这个前朝余孽的特务头子,依旧活的好好的。
    清朝入关之后,他还做过巡抚天津,后来又当过浙江掌印都司,最后平安逝世。
    这样的人,不得不说,乃是一个传奇。
    现在,这个传奇来到了孟南贞的身边,听从了孟南贞的指挥。
    而这一切,都顺理成章。
    此时的骆养性,已经是锦衣卫了。
    没办法,谁叫他爹是锦衣卫呢。
    如今他爹退休了,他便顶替了他爹,于是也成为了一名锦衣卫。
    国有企业职工的顶班制度,祖祖辈辈铁饭碗这个规矩,早在大明朝就有了。
    只可惜,虽然顶了老爹的班,但骆养性很不爽,他老爹也不爽。
    为啥呢?
    因为骆养性本来要捧的饭碗是金的,足够他锦衣玉食的。
    结果他爹把饭碗打了,到了他的手中,就变成了铁碗了。
    虽然依旧能够吃饱,但金碗变成了铁碗,这个落差,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啊。
    当然了,这事儿也不怪他爹。
    他爹也不想把饭碗弄丢的,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九千岁强要,他爹也不敢不给啊。
    他爹,骆思恭,原锦衣卫都指挥使。
    十足十的镶金饭碗。
    奈何骆思恭不是阉党一系的,所以魏忠贤掌权之后,就要把锦衣卫收归己有。
    骆思恭不是咱家的人儿,那还坐在上面,怎么成呢?
    所以九千岁便开口要了。
    别人要,骆思恭当然是置之不理,甚至还要弄死你。
    但九千岁要了,骆思恭自然无话可说,立马笑呵呵地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让了出来。
    反正骆思恭也年纪大了,干脆就顺势退休了。
    从此以后,每天喝茶遛鸟逛gai,生活好不惬意。
    咱九千岁也是讲理的人。
    咱家管你要了,你痛痛快快给了,那咱九千岁就很好说话了。
    总不能人家听话,还把人家给杀了吧?
    那样的话,今后谁还给咱家办事啊?
    于是,退休后的骆思恭老爷子生活无比舒适,各项待遇也没有断了。
    只因为他听话,虽然不是九千岁的人,但也没谁去找他麻烦。
    不但如此,九千岁还适当地补偿了一下。
    那就是把他儿子骆养性荫补进了锦衣卫,当了一名百户。
    好吧,权力是没有的。光有官衔,能领一份俸禄。
    还想要权力?
    真当咱九千岁的刀子不利乎?
    于是,从那以后,骆养性就成为了锦衣卫里的边缘人物。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谁也不管他,谁也不关照他。
    别惹事,别作妖,老老实实的,你便平安无事。
    咱九千岁讲理。
    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无风无雨也无情。
    可真正的好不好,只有骆思恭、骆养性爷俩自己清楚。
    凭啥我好好地金饭碗你说给我弄没就弄没了啊?
    于是,骆家父子便悄悄地搭上了信王的线,谋划着有朝一日抢回自己的金饭碗。
    别看骆思恭如今化身为了公园里的老大爷,可他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对于锦衣卫里的一切,那叫一个门清。
    有他在一旁指点、提醒,不知道帮助信王躲避掉了多少危险。
    骆养性在锦衣卫里当差,悄悄地也笼络了一大批信得过的帮手。
    那么大的锦衣卫,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早已变成了庞然大物。
    变大的结果就是,人太多了。
    这人一多吧,那情况就各有不同了。
    总是有的人吃香喝辣,有的人点灯发麻。
    点灯发麻的人自然不甘心啊,凭啥你们吃香喝辣?
    所以骆养性表面上不显山露水,但实际上,手中的能量绝对不小。
    这一次孟南贞需要帮手,信王便把骆养性给了他。
    有了这么一个特务头子帮忙,事儿就好办了。
    五月初四,又是一个大晴天,气温节节攀升。
    大街上今儿人不少,喧哗叫嚣,不绝于耳。市井气息,大抵就是这样了。
    偶尔冒出一声惊吼,还能将这热闹放大。
    “快闪开,马惊了!!!!”
    原本还慢吞吞的人潮猛地爆发出一阵阵乱糟糟的尖叫,旋即开始四处飞奔。
    很快地,就看到一辆马车风驰电掣一般地在大路上飞奔。即使看到了前面有人也不管不顾,迎头就撞了上去。
    短短几个呼吸之间,就留下了一地的残破,鲜血汇聚成了小河。
    这纷乱足足持续了一炷香的功夫,五城兵马司的巡街兵士才冲了过来。二话不说,乱刀将惊马给砍死了。
    长街平静了,可事儿没完。
    没法完啊。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撞死了七、八个人,没有一个说法,那是不行的。
    巡街军士火速上报,上面便开始了彻查。
    马车是御史何迁枢家的,问了马夫,马夫也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马为什么惊了。
    于是办案人员敲了何迁枢家的大门,入内探查。
    结果令人震惊。
    在那惊马待过的马棚里,发现了一大堆的死老鼠。
    因为天气炎热,老鼠也不知道死了多久了,全都尸体溃烂,臭气逼人。
    办案的全都面如土色,隐隐感觉到大事不妙。
    他们不敢怠慢,火速把消息禀告到了内阁。
    内阁也觉得兹事体大,不能怠慢,火速禀报给了天启。
    天启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后果,如坐针毡,赶紧吩咐彻查。
    于是东厂和锦衣卫火速出动,把王恭厂一带翻了一个底朝天。
    战果很是辉煌,但大家宁可不要这个战果。
    起码发现了超过三十多处的死老鼠堆,而且全都腐烂的不成样子。
    霎那间,漫天阴云笼罩到了大明君臣的头顶上。
    然而还没等大家想出来办法呢,五月初四这天深夜,王恭厂一带突然杀声震天。
    正在盘查的东厂和锦衣卫突然遭遇了一群神秘的人。
    这些人见到厂卫,不但不接受盘问,还持着凶器悍然杀出重围,扬长而去。
    有经验丰富的厂卫惊恐发现,这些逃走的凶人似乎是女真人。
    这一下事情闹大了,王恭厂一带隐藏着女真探子,意图不轨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人心惶惶。
    意图不轨干什么呢?
    制造瘟疫啊。
    这绝对是在古代令所有统治者都闻之色变的大灾难,一旦发生,就会伤筋动骨。
    而且这里是京师,真的发生了瘟疫,影响更大。
    皇帝坐不住了,内阁也坐不住了,九千岁也坐不住了。
    三伙人凑在一起紧急商议,总算是拿出了办法。
    那就是趁着瘟疫还没有爆发,或许把王恭厂一带的人疏散。
    挨个检查,凡是头疼发烧的都留下,没病没灾的立刻转移。
    不想转移的,杀无赦。
    天灾面前,容不得商榷。
    京师沸腾了。
    东厂、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全体出动,挨家挨户搜索,叫所有人收拾家当细软,撤到别的地方去。
    至于住到哪里去?
    朝廷可不管,天气这么热,睡大街也死不了人。
    但瘟疫爆发了,那绝对会死很多人。
    以往朝廷要是这么干,那保证要起乱子不可。
    可如今瘟疫的威胁近在眼前,百姓们竟然顾不得怨声载道,一个个竟然跑的飞快,生怕被传染了。

章节目录

我什么没干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鹤城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鹤城风月并收藏我什么没干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