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晴空,微风和煦,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只可惜,郑芝龙等人的感受却很不好。
    因为孟南贞一步步把他们逼入了绝境,无法挣脱的绝境。
    孟南贞说朝廷准备开海通商的时候,他们只是紧张了一下。
    孟南贞说朝廷准备筹建舰队,横扫海盗,他们嗤笑不已。
    可当孟南贞提到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吉利人的时候,他们便笑不出来了,相反还抖如筛糠。
    别的不说,单单凭孟南贞准确地说出这些国家的名字时,郑芝龙等人就明白,人家是真正懂行的。
    不像朝廷里那些刚愎自用实则愚蠢无知的书生,还什么佛朗机人、红毛番子。
    郑芝龙自己就曾经在荷兰人的手下干过,所以远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加清楚西方国家的划分。
    现如今孟南贞也是如此,那么足以证明,他对于海上的形势十分清楚。
    最让郑芝龙如坠冰窟的,还是孟南贞的计划。
    联合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吉利人一起围攻他们这些海盗。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十八芝能扛得住吗?
    抱歉,即使是用脚指头想,郑芝龙也百分之百肯定,他们绝对扛不住。
    事实上,他们这些年和荷兰人争斗不休,都占不到多大的便宜呢。
    而且那还不是荷兰人的主力。
    因为荷兰人忌惮大明的反应,所以在台湾附近只存有一小支殖民力量。
    假如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全力攻略这里的话,郑芝龙很清楚,他们这些海盗根本就不是对手。
    更不要说,还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英吉利人了。
    至于这些西洋人会不会为大明所用?
    郑芝龙只要略微一想,便知道事实恐怕真的如此。
    大明如今最恐怖的力量,其实不是政治,也不是军事,而是能够为世界各国提供的数之不尽的财富和货物。
    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吉利人,做梦都想跟大明做生意。
    别的不说,只要把大明的货物运输回去,就能换来百倍、千倍的利益。
    只可惜,大明太封闭了,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
    他们只能通过郑芝龙这样的海盗,得到些许的走私货物。而这些货物的数量,简直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可假如大明真的愿意全面开海,敞开了和西洋人做贸易,这些西洋人绝对会欣喜若狂的。
    数之不尽的利益面前,他们帮大明把郑芝龙这些海盗扫荡干净,绝对不在话下。
    十八芝纵横海上,不怕大明的军事力量,唯独对西洋人的海军打怵。
    要是面对几家西洋人的联合绞杀,他们必败无疑。
    阳光普照之下,郑芝龙却感觉自己都要窒息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小太监竟然制定了如此恶毒的计划。
    郑芝虎勇猛无双,可此时却怕的要死。
    “大哥,还等什么?把这个小太监和他的随从都杀了。不能让他回去,否则的话,咱么就完了。”
    孟南贞嗤鼻一笑,反而是钱谦益开口了。
    “胡闹,国家大事,什么时候会因为个人的安危发生转移的?这是朝廷的大略,有没有孟公公,都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镇住了郑芝虎,钱谦益又看向郑芝龙。
    “一官,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有些话在这里我就敞开来和你说了。做海盗,看似无拘无束,可是在这大海上之上,却如同无根之浮萍。而且你们没有基地,没有补充,打一次就损失一次,迟早会全都消耗光的。而且你们做海盗了,难道让你们的子子孙孙也做海盗吗?”
    郑芝龙喘着粗气,满脸狰狞,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大家都看的明白,这个时候,他的心里正在天人交战,剧烈地冲突着。
    这位纵横东洋,杀人盈野的大海盗,此时也是人多船多,却已经落入了下风。
    钱谦益继续道:“一官,大势不可逆也。不管你作何想,反正十五日后,在厦门鼓浪屿,各大东南世家、豪商官绅的代表都会云集,召开第一次开海大会。你来不来,全看你的了。咱们是朋友,我不希望,我们之间有兵戎相见的那一天。”
    说到这里,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哦,对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东南的商人们已经决定了,筹资一千三百万两白银,就在南京帮助朝廷组建东海舰队。”
    听到一千三百万两白银这个数字,郑芝龙就是一个哆嗦,终于感觉到怕了。
    他风里雨里、刀山火海拼搏了这么多年,积蓄都没有一百万两白银呢。
    他们十八芝整个加在一起,也凑不出三百万两银子。
    一千三百万两银子打造的舰队该是什么样的?
    恐怕就是用船撞,都能把他们碾碎了吧?
    这一刻,郑芝龙终于感受到了这些东南豪族的底蕴。
    该说的都说了,孟南贞便端起了茶杯,笑吟吟地对郑芝龙道:“郑先生,我们已经展示了自己的诚意。接下来,到底是你郑氏一族死光光,还是你这个南海舰队总兵官兼司令员光宗耀祖,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郑芝龙走了,带着十八芝失魂落魄地走了。
    和他们来时的乘风破浪、桀骜不驯不同,他们走的时候,风帆都是耷拉着的。
    “孟公公,您说,郑一官会答应吗?”
    孟南贞好好地打量着风光无限的大海,笑的十分淡然。
    “他那么聪明,他会不答应吗?”
    我以大势编造了天罗地网,又有谁能挣脱而出?
    十五日后,厦门外海的鼓浪屿突然热闹了起来。
    无数的战船来回穿梭,隔绝了海盗和陆地的联系。无干人等,便是连海滩都无法涉足。
    与之相反,一艘艘华丽非凡的大船,却依次停靠在了鼓浪屿的码头上。
    钱谦益就站在孟南贞的身边,对于每一个到来的人都代为引荐。
    “孟公公,这位是松江徐家的家主徐茂然,他家祖上乃是嘉靖朝的少湖公。”
    听到这个名号,便是孟南贞都不敢怠慢。
    “哎呀,想不到竟然是徐华亭后人,咱家失礼了。”
    徐阶诶,有明一朝数得着的名臣了。
    同时徐家还是松江大族,有松江半徐的说法。
    这是一个百年的豪族,在东南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而且产业遍布各地。
    东南即将开海,全力发展海贸,徐家自然不会错过。
    徐茂然却并没有因为祖先的荣光就矜持自得,相反十分的谦逊守礼。
    “犬子久在京师,对于公公的威名如雷贯耳。如今有东南有公公运筹帷幄,必然繁盛更胜从前。”
    徐茂然的儿子徐本高,本来是锦衣卫千户。
    不过年前的时候拒绝给魏忠贤建生祠,而被夺取了官职。
    等到了崇祯登基之后,又被重新启用,最后做到了左都督的高职。
    而且在明亡的时候,选择了自缢殉葬,全了徐家世代忠义的美名。
    徐茂然的到来,就好像是一个信号。
    随后东南各地,甚至于闽、粤、浙、赣、湘、鄂、桂、苏、皖等地的世家大族,全都派了人来。
    孟南贞早在下江南的时候就开始了造势,所以如今东南即将开海的风声,这些人全都有所耳闻。
    虽然很多地方并不靠海,但孟南贞早已教导东林党要敞开胸怀,广为接纳,一起把开海通商做大做强。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和银子过不去。
    开海通商,每年流通的银子起码在数千万两之上。
    以往朝廷里不是没有商讨开海通商的声音,但无一例外都遭遇了反对。
    之所以阻力那么大,主要是因为别的地方出于嫉妒,不想干看着东南赚钱。
    再一个,朝廷也怕东南的势力膨胀的太快,把其他地方压制下去。
    那么到了最后,朝廷岂不是成了东南的一言堂了?
    这一次,孟南贞南下,主导开海通商一事。
    东林党人一开始也是疑虑重重,以为必定难以成行。
    然而没有想到,竟然得到了如许多的呼应。
    今日与会的这些世家大族、豪商士绅的背后,哪一个不是在朝廷上势力非凡?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不客气地说,就算是皇帝都没法反对。
    看着前所未有的盛况,东林党的人猛然领悟了孟南贞曾经提点过他们的一个词语。
    共赢,才是最好的发展之道啊!

章节目录

我什么没干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鹤城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鹤城风月并收藏我什么没干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