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的倒台,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过去,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朝会里的许多人都还在消化这个事实,同时还在等待着对于阉党该如何清算。
    然而没有让他们等到太久,在拿下魏忠贤之后,崇祯就迅速公告了阉党其他人的下场。
    当听到黄立极、施鳯来等人被去职,文官们全都振奋不已。
    因为这预示着文臣巅峰的内阁出现了许多的空位,他们当中有足够资历的,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机会。
    然而让大家最震撼的,还是王体乾、涂文辅、田尔耕、许显纯等人的下场。
    涉嫌谋反,当场被杀。
    大家再次看向丹墀上那个年轻的皇帝时,终于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恐慌。
    这个无比清秀的小皇帝,手段可一点都不清新。
    为了权力斗争,竟然如此血腥。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在他的身上,隐约发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影子。
    不过这个感受一闪而过,并没有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有人更加在意的,还是阉党被清算后,留下来的空位该如何分润。
    “陛下,如今阉党已经伏法,朝堂重现乾坤,内阁并司礼监诸多空缺该如何安排,还请陛下示下。”
    李国代表着众多官员,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为了这一天,显然崇祯是做了完全的准备的。
    不但处理了阉党,后续的措施也都准备好了。
    紧接着,关于新官员的任命圣旨就当堂宣读了出来。
    最为重要的内阁首辅,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并没有落在李国的头上。
    众人旋即反应了过来。
    李国虽然在这次的推翻阉党的过程中功劳不小,但他的资历还是浅薄了一些,是不可能服众的。
    而新的内阁首辅,则真的是让众人感受到了新气象。
    成功解决了陕西大灾,并且在辽东劳苦功高,又是先帝师傅的孙承宗,终于到了人臣的顶峰。
    对于这个任命,没有人反对。
    孙承宗要资历有资历,要才能有才能,而且文武双全。在大明风雨飘摇的时候,这样的首辅显然更加有效。
    除此之外,内阁成员当中又补充了钱谦益。
    他是作为东林党的代表,被充实到内阁的。
    如今东南开海如火如荼,每一日都是好消息。在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东林党,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么重要的政治力量,必然要在朝堂上发出他们的声音。
    所以作为代表的钱谦益入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正应了孟南贞当初对他们的建议,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自从专注于经济发展之路后,东林党的道路就越走越宽。
    他们的理念,也得到了更加广大的支持。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也都在开始研究经济之道。
    相信未来的大明,会涌现出很多实用性的专家和学者,帮助大明在科学理论方面,赶上西方的脚步。
    除了文武百官的重新洗牌之外,司礼监和厂卫的任命,也得到了众人的关注。
    这些都是皇帝的近臣,对于皇帝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大家伙都很怕,再次出现魏忠贤式的人物。
    首先是有内相之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这个不出意外,落在了王承恩的头上。
    他是崇祯最为信赖的太监,多年来不离不弃,忠心耿耿,一心扑在崇祯身上。
    有他来做这个掌印太监,崇祯才能放心。
    而且王承恩此人淡泊名利,不好操弄权柄。有他在,外臣们能够轻松不少。
    原本大家伙以为,接下来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应该是曹化淳无疑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秉笔太监一任命,就是两位。
    曹化淳是其中的一个,同时还兼任着御马监掌印太监。
    之所有会有这样的任命,是为了加强内廷的权威,避免过多的内耗。
    而且崇祯已经在计划着,将来慢慢地把腾骧四卫从内廷的管辖中脱离出去。
    用内宦来治军,总是不伦不类,也容易让内宦权力太大,干预到朝政。
    而另一位秉笔太监的任命,则引起了满朝哗然。
    孟南贞,这个年轻的过份的小太监,一跃成为内廷三大佬之一,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厂督。
    他的官衔,和之前的魏忠贤一模一样。
    更让文武百官们惊愕的是,孟南贞不但加官了,而且还晋爵了。
    一个望海侯,彻底让他成为了有明以来,太监中的独一份。
    内宦封爵,这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不少官员都热血上头,想要据理力争,问一问,凭什么一个内宦可以封侯?
    可是随即,宣读圣旨的太监,就把孟南贞的功绩一桩桩、一件件地罗列了出来。
    清算阉党的总指挥,大明开海通商的总策划,南海海战、收复台湾岛的最大功臣,鏖战辽东、阵斩豪格的统帅,这些功绩,无一不是顶破天的大功。
    众人这才恍惚,原来在大家不知道的背后,这个小太监竟然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
    凭借这样的功劳,莫说封侯,就算是国公,也是可以坐望的了。
    不过大家还是很担心,一个如此厉害的内宦崛起,会不会比魏忠贤还要可怕?
    可崇祯好似很明白大家的心思,随即宣布,未来的东厂将会更名,职权也会发生变动。
    未来的东厂将会变成中央情报局,专司搜集国内外各种情报,不再司职抓捕、审讯、刑判等工作。
    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官员们再也不用担心厂卫番子如狼似虎地破门而入,把他们抄家灭族了。
    什么也没有这个好了!
    不少官员甚至激动的当场哭了出来,连连称颂崇祯圣明。
    唯独崇祯、王承恩、孟南贞等人嘴角噙笑,暗笑这帮家伙们高兴的太早了。
    他们以为今后厂卫不抓人了,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的。
    而等到把大理寺、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刑部等职能分割出来后,有他们哭的。
    孟南贞在做陈玉的时候,已经有过类似的成功经验,自然要在大明再来一遍了。
    对于官员们的德行,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这些人的头上一旦没有了刀,那真的是什么底线都能突破。
    既然如此,就让他们互相狗咬狗好了。
    “陛下,就让臣去送送魏忠贤最后一程吧。”
    大朝会之后,看的出来崇祯有些心有不甘。
    孟南贞很清楚,崇祯其实不太想放魏忠贤一条活路的。但因为考虑局势的稳定,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
    既然如此,就由他去见见这位大权阉的最后一面,然后给崇祯提供杀人的理由好了。
    原来的历史上,崇祯也是后来反悔了的。
    魏忠贤也是知道崇祯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在去凤阳的半路上干脆上吊自杀了。
    在他看来,魏忠贤确实没有活着的必要。
    时至深秋,万物开始萧索。
    连绵多日的秋雨,一下子狂躁了起来。
    伴随着电闪雷鸣,把天地之间变成了一片虚幻。
    皇极殿前台阶下,魏忠贤并阉党的残余分子,全都凄凉地跪在雨水当中,惨不忍睹。
    经过了一天的时间,魏忠贤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
    正因为知道了,此时的他是真正的死心了。
    那个年轻的小皇帝,真的够狠啊,竟然趁着他守灵的时机,把他的党羽给一扫而空。
    不过再仔细想想,守灵这件事,未尝不也是崇祯的阴谋嘛。
    只要他进了皇宫,内外隔绝,还不是任人搓圆捏扁?
    皇极殿里,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孟南贞便不想出去。
    他如今可是顶级大太监了,这要是出去被淋成了落汤鸡,实在是有损威严啊。
    可下面的人都成了精了,早就揣摩透了他的心思。
    于是一柄硕大的遮盖大伞,就由一个身强力壮的太监举着,站在殿门外恭迎着他。
    这样最好,他站在伞下怡然自得,还能看着魏忠贤凄惶无助。
    这种差别,真的是胜利者最大的享受啊。
    如是想着,我们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公公终于迈动脚步,慢慢地走到了魏忠贤的面前。
    两人相隔十步左右,也互相看到了彼此。
    看到这个自己派到崇祯身边卧底的小太监如此威势,魏忠贤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呵呵,老夫一辈子算计别人。没成想,到了最后竟然被你个小鸟给啄了眼睛。”
    孟南贞不以为忤,反正他现在是胜利者。
    “你这老家伙,到了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吗?”
    魏忠贤早已被雨水浇透了,哪怕浑身颤抖,却也不肯服输。
    “输了又如何?赢了又如何?百年之后,还不都是黄土一捧?”
    孟南贞撇嘴。
    “你当初怎么没有这种觉悟?早有这种想法,就别出来折腾大明江山啊。”
    魏忠贤缓缓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怎么,小家伙,你觉着你会做比我好?”
    孟南贞反问。
    “难道不比你好吗?”
    魏忠贤肆意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就在凤阳等着。我要好好看看,你和我到底谁先完蛋?”
    孟南贞轻蔑不已,心想你这老太监能不能活着到凤阳都不知道呢。
    刚要张嘴反击,天边猛然一道奇绚的亮色正在极速的接近,还带着天崩地裂的巨响。
    孟南贞脸色突变,猛然回头,问向举伞的太监。
    “你这大伞什么做的?”
    那太监笑的无比憨厚。
    “回公公的话,是精铁做的。公公放心,十足十的精铁,就算是再大的雨也撑得住。”
    孟南贞哭丧着怒吼道:“我放心你……”
    然而他后面的话,却已经消失在了那惊世骇俗的白光和巨响当中!

章节目录

我什么没干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鹤城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鹤城风月并收藏我什么没干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