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约磕了五六拨人的样子,赖升还在喊:“赏五百钱。”的时候,贾敬起身直接走了。
    看着他爹远去的背影,贾珍有些恼羞成怒,因为这招儿是他想出来的。不知怎地,自从贾敬从玄真观回来,虽然还是冷冷的不爱理人,不爱说话,但是贾珍本能的感到了危机感,再加上他爹似乎又有被重用的趋势,所以他无比渴望能跟他爹的关系缓和一下。
    或许骂他一顿也成,至少别这么不说话就走了。
    嘴角微微上翘,尤氏借口去安排饭先走了,贾珍一脚踢在贾蓉屁股上,直接将人踢了个踉跄。“不争气的逆子!”
    饭吃到肚里,贾敬心情稍微好了些。在他的一再强调下,这饭吃的让他总算觉得自己长牙还有用了。看着贾珍也觉得稍微顺眼了些。
    “府上一共多少下人。”吃完饭,两父子端着清茶消食,贾敬问道。
    “七百多。”贾珍想了想,“具体记不得了。”
    贾敬把茶杯放下,手还搭在杯子上,说:“就算七百好了,五人一拨,一共要磕一百四十次。”
    贾珍这么大年纪了,早已过了能用“懵懂”二字形容他此刻脸上的表情的时候。现在的他,只配得上“无知”两个字了。
    手扶额,贾敬实在是不喜欢和这种什么都要说透的人相处。“算上你和蓉儿两个,方才快到一刻钟的时间只磕了八回。你算算,这一百四十次要磕多久。”
    大约要三、四个时辰?得从午时一直磕到申时。这真不是个好主意。
    “你也总算不是太笨,还知道先让各院管事的先磕头。”贾敬的语气里第一次带上了点情绪。甭管是好是坏,贾珍总算是将心略略放了放下了一些。
    “不过你爹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话锋一转,贾敬开始说贾珍的不是来。“你看看谁家里那些看马厩、浆洗衣服砍柴烧火的人能见到太爷的?”
    贾珍一思量,确实是这么回事。记得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爹中了进士,他爷爷也只让几个大丫鬟合并管事的长随等人磕了头,剩下的人是怎么说的?
    一是怕那些人没规矩,没见过世面,怕惊了爷,二来身有不洁,也怕污了爷的眼。
    “你只将赏钱发下去就是,灶上多加两个菜,比什么都强。”贾敬扒拉着记忆里那点东西。宁府现任的主人不争气,续娶的尤氏也没管过这么大的家,更何况她手上还没实权,还有管家赖升,当初管管贾珍的小院还行,硬把他扶到管家的位置上,可真是难为人了。
    他虽然不敢肯定原主会不会跟儿子讲这些,但是宁府过的好,别把自己作死,他不也少点事儿么。
    父子俩说完话,贾敬叫了两个人去会芳园准备药材,后天就是初一了,当初跟皇帝说的义诊什么的也该开始了。
    贾珍则去了尤氏的小院,将父亲的意思一转达,同时感叹了一句:“当初只知道袭爵是个好事,没想到管家也有这么大学问。”
    尤氏的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起来。不过没等她准备好说辞,贾珍头一扭,又去了佩凤屋里。
    ☆、十七
    没多时便到了义诊的日子,贾敬选了宁府一间不好不坏的药堂,也没事先宣传,估摸着一天不会超过二十个病人。除了他,还有药堂原本的两个大夫一起出诊,不过老太爷亲自上阵,那两个就只有打下手的份了。
    毕竟用的药材是御赐的,义诊也是禀过了皇帝。
    贾敬到药堂有些早,还没开始营业。这次他只带了玉山出来,李顺被他派去采买下人了。偌大的一个荣恩伯府,除了内务府派来看门的几个人,连个扫地擦桌子的都没有。贾敬又不打算用宁府那帮子被养刁了的下人,只得一个个买了。
    贾敬从后门进去,玉山麻利的拿着皇帝赏的茶叶,又拿了滚烫的开水沏好了茶,给贾敬摆到了左手边,又拿了纸笔砚台等物放在右边,袖子一卷,开始磨墨了。
    茶还没泡好,就见药堂里的一个学徒急匆匆跑过来,说:“太爷,门口已经聚集了四五十人了。掌柜的不敢贸然开门,让小的先来跟太爷说一声。”
    不仅是掌柜的,小学徒也很是诧异。贾敬虽是宁府的太爷,京中又盛传他修道有成炼丹有术,但是治病救人这种事情,就光拿号脉来说,没个三五年的经验,都不一定能将滑脉诊出来。就算太爷看着再年轻,药堂里的大夫也是忐忑多于信任。因此今日贾敬义诊,那两个名义上是帮手的大夫,都是做好了给病人看第二次的准备的。
    现在门口一下子聚了这么多人,掌柜的压力更大了,他甚至私底下差人去了宁府其他的几间药堂,看能不能再找两个空闲的大夫以备不时之需。
    贾敬也愣了,说:“既然这样,你带我先去看看。”
    这一看就看出问题了,这四五十人里真正来看病的不过三五人而已,其余的虽然都穿着浆洗得已经发白的粗布衣服,但是一个个身材浑圆,面色红润有光泽,衣服半点污渍也没有。
    这些人,肯定是冲着他的丹药来的,这个机会可得好好抓住。
    “你去跟掌柜的说,让过半个时辰再开门。”贾敬吩咐道,之后又拉着玉山细细嘱咐一遍,才在心里默念和尚道士的名字,将两人唤了出来。

章节目录

红楼国师贾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Panax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Panax并收藏红楼国师贾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