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谢萍如到裴玉宁的房中,她已经被丫鬟救了下来,只是脖子上却有一圈明显地红色淤痕。谢萍如扑了上去,便抱着她哭道:“你这孩子,你这是要担心死娘亲啊。”
    裴玉宁已经醒了过来,只是脸色却苍白,她一见谢萍如便哭道:“娘,我不想嫁到云南去。”
    “你这个傻丫头,”谢萍如抱着她,母女两人哭成一团。
    裴延兆进来的时候,见到这样的场景,心头也是一酸。
    只是裴玉宁上吊的事情,到底还是叫谢萍如掩地严严实实。这门婚事可是皇上亲自下旨的,便是有再多的不满,关上门怎么骂都行,但就是不能叫旁人知道。
    要是这事传出去,只怕谁都知道裴玉宁不愿意。
    这跟抗旨有什么两样。
    裴家这边是期期艾艾,但是正张罗着嫁外甥女的殷廷谨却是不知这些。他之前就已经令钦天监算过日子了,十月初八,是这一年头里,顶好的日子了。
    既然这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倒是要张罗着嫁妆了。外甥女出嫁,他这个当娘舅的自然是要出血本的,毕竟她亲娘已经不在了,他这个亲舅舅得给她撑起来。
    只是待内阁一帮老臣瞧见皇上的这道圣旨时,都是面面相觑。
    郭孝廉倒是坐着未开口,反倒是礼部尚书任元,头一个开口说道:“皇上,这只怕是于礼不合吧。这个纪家姑娘说来,也只是皇上的外甥女,一个郡主之位,只怕是太越矩了。”
    殷廷谨恨不得拿出耳耙子,给自己挖挖耳朵。这些个内阁大臣,成日里总是纠结这些个细枝末节的事情。其实他本来是准备直接下旨,着礼部拟定沅沅的封号。
    只不过他知道这帮老东西,肯定会像之前那般,把圣旨给他退回来。所以他干脆把人都召集齐了,叫他们一次性地把该说地都说了。
    倒是吏部尚书宋显祖瞧了对面的郭孝廉一眼,说来吏部一向与内阁不甚和谐。因为吏部乃是六部之首,不用受内阁约束,直接向皇上禀告。可偏偏自从郭孝廉当了这个首辅之后,收拢权利,一下叫内阁凌驾在吏部之上。
    要知道之前的吏部尚书的轿子遇到内阁首辅的轿子,那可是不需要让位置的。
    “说来太、祖年间,便封过一位韩姓女子为郡主,太、祖本纪便有此记载,”刑部尚书陈泰来,轻声说道。
    陈泰来乃是宋显祖的学生,所以从来都是站在他这边的。如今见他开口,郭孝廉心中便明白,只怕皇上已提前和姓宋的老家伙通过气,今个是要强行通过这道圣旨了。
    任元立即急了,说道:“那韩姓女子对太、祖有恩,对社稷有贡献,如今这位纪……”
    此时他的何德何能还未说出口呢,就见郭孝廉猛地一咳嗽,任元这才瞧见皇帝的脸色,已铁青了下来。他赶紧止住了下头的话。
    倒是一旁的工部尚书李大贤开口说:“皇上,微臣乃是江南人士,在江南有句古话,娘舅大过天。皇上疼爱纪姑娘乃是人之常情,只是郡主之位本已是厚待,这食邑三千户,着实是有些太多了。”
    “哦,爱卿觉得多少合适,”皇帝立即来了兴趣。
    郭孝廉都没来得及阻止,就见对面的猪队友已经把话扯到了食邑上头。既然都开始讨论食邑了,这不就表明,他们已经同意赐封郡主这事了。郭孝廉气得地连脸色都变了。可接着下面的半个时辰,这些个内阁大臣,就在讨论究竟该食邑多少才合适。
    封郡主这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第114章 元曦郡主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月是会试正科,不用于去年开的恩科。不过热闹却是一样的,天下学子齐聚京城,就只为了能再挤一挤这独木桥。
    纪宝芙出了正月之后,便开始吃斋。烧香拜佛,一个都不落下。曾榕自然是瞧在眼中的,心底也知道她为何会这般紧张,只是想着她又未行出格之事,所以便也不好阻止。
    倒是三月初二的时候,方家便选定了这日来送彩礼。方家乃是江南的书香世家,虽说方家老太爷早早地致仕了,可是架不住方家运道好,如今成了皇后娘娘的外家。虽说方家二房瞧着普通,可是去年的时候,方二老爷便补了个朝臣六品官的缺儿。
    先前方二老爷是留在老家中,照顾年迈地父母,这才没出去当官。如今方家的老太爷和老夫人都进京了。方二老爷自然不用再留在家中专门伺奉老人了。
    至于方孟衡,他今年也不过才十九岁,已是个秀才。如今还拜了翰林院的名师,潜心读书,真是又勤奋又上进。
    这样的婚事,怎么看面子里子都有了。
    先前虽说韩氏被纪清晨的婚事一下子砸地蒙头了,可是转过头来又想明白了,如今人家的亲舅舅是皇上了,就是找什么样地都不叫高攀了。就说这两年过年,宫里头哪会不赏东西下来,就是那些钟鸣鼎食的公侯之家,只怕都没他们纪家有面子呢。

章节目录

娇不可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蒋牧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蒋牧童并收藏娇不可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