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潋摆弄着首饰匣里的首饰,虽然没有说话,不过嘴角却翘了翘。
    一旁正在收拾的宫心走过来,对曲潋道:“少夫人,世子今儿进宫了,金乌以后只能让您来喂了。”
    曲潋恰好听到了窗外金乌的叫声,自是知道金乌的精怪,她觉得金乌这种性格,一定是纪凛特地调.教的,将一只鸟调.教得这般精怪,也算得上是人才了。
    用过早膳后,见时间差不多了,曲潋便准备去上院给婆婆请安。
    刚出了门,便见到院中的一株高大的海棠树上,金乌停在那儿,见到她时,朝她叫了声。
    曲潋朝它招手,“金乌,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祖母那儿?”
    金乌鸟都没鸟她,稳稳地站在海棠树上,一双鹰目盯着她。
    曲潋讪讪然,朝它哼了一声便走了。
    可谁知她刚出了暄风院,便听到一阵翅膀掠动的声音,抬头看去,发现金乌从暄风院中飞了出来,落到一旁的假山上。
    曲潋:=__=!为毛她又有一种被只鸟监视的感觉?
    根据以往的经验,曲潋可以认为,这只鸟一定是代替它不在的主人监视她,不让她做出什么背叛它主人的行为,简直是不能更糟心!
    觉得和一只鸟没啥好计较的,曲潋便不在意它,往上院行去。
    到了上院,曲潋自然被丫鬟告知婆婆还未起,让她等会儿。
    她气定神闲地站在那儿等,眼睛往窗外瞄去,恰好看到金乌飞到对面屋檐的情景,安静地站在那儿,如同一只雕塑般,不引人注意。
    曲潋顿时囧了。
    她嫁进来的半个月,有纪凛陪在身边,从来没见它这般积极地往她身边凑,今儿纪凛一不在,它便冒出来了,仿佛她走到哪里,就要跟到哪里似的。
    曲潋等了半刻钟,方才被告知婆婆起了,让她进去伺候。
    没问题,不过是递个梳子、簪子罢了,这种小事对她来说并不算是折腾,根本没将之放在眼里。
    镇国公夫人坐在梳妆台前,见她进来后,淡淡地问道:“暄和进宫了?”
    “是,今儿一早就离开了。”
    镇国公夫人淡淡地唔了一声,又道:“暄和不在,你平时没什么事情,也别随便出暄风院。”
    这是在说她不安于室么?
    曲潋当作没听到,乖巧地应了一声。
    这时,恰好几位姨娘也过来请安了,其中纪诗和纪词也在,纪冲是少爷,住在外院,早上要上课,不用特地过来请安。
    见到曲潋,纪诗和纪词忙过来给嫂子请安。
    纪词今年才五岁,倒是极懂事了,糯糯地给曲潋请安后,便退到李姨娘身边。纪诗神色有些高傲,看着就像镇国公夫人养出来的孩子,对曲潋不冷不热的,转头对镇国公夫人时,倒是露出孺慕的神色。
    “娘,这根白玉簪子很适合您的皮肤,戴这好看。”纪诗从首饰匣里拿出一根通体洁白的玉钗。
    镇国公夫人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说道:“就听诗儿的。”
    纪诗脸上露出了被人肯定的喜悦的笑容,朝曲潋看了一眼。
    曲潋手里还拿着一根堑金玫瑰簪子,见状很自然地将那簪子放了回去,慢悠悠地道:“娘昨晚是否未休息好?看着似是有些疲惫的模样。”
    镇国公夫人又冷了脸,淡声道:“天气热了,夜里有些躁,有些睡不好。”
    纪诗马上关心地道:“可要找太医来瞧瞧?”一双和莫姨娘十分相似的明媚大眼睛透着关心。
    镇国公夫人拍拍她的手,笑道:“我就知道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倒是不用了,喝些降火的汤茶便可。”
    纪诗脸上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似乎被夸得很不好意思。
    两人径自地说着话,直接将曲潋无视了。
    曲潋暗暗一哂,并不在意,便退后一步,由着纪诗去婆婆身边凑。她的目光往那几个正在端茶倒水的姨娘身上瞄去,发现正在摆早膳的莫姨娘看起来心不在蔫的,时不时地将目光往这儿瞟来,眼里有着些许担忧。
    曲潋略一想便明白了,看来这莫姨娘还算是个有脑子的,可惜纪诗却被婆婆纵容得没脑子,敢在这种时候公然和她这大嫂叫板。
    曲潋想明白后,朝莫姨娘笑了下,莫姨娘仿佛受了惊一样,赶紧收回了目光,低眉敛目地站在那儿。
    镇国公夫人虽然有意想要折腾一下,但奈何等会儿还要去寒山雅居给淑宜大长公主请安,她是知道那位公主婆婆的性子的,从来不敢和她叫板,不然最后只有自己倒霉罢了。也因为如此,所以她就算有心想要调教儿媳妇,也没法子。
    所以在稍微用了些早点后,便和曲潋一起去寒山雅居。
    四位姨娘带着两个庶女在垂花门处相送,纪诗伸长了脖子看,神色有些不忿。
    曲潋恰好回头看到,不禁挑了下眉,心里明白她不忿什么,只得摇头。
    虽然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能决定自己的生活态度,连自己的位置都没摆正,根本不用她费心去收拾,就会自己作死了。
    到了寒山雅居时,恰好也看到纪二夫人带着纪语一起过来了。纪冽和纪冲差不多年纪,都要上课,所以早上一般不会过来请安。
    纪二夫人平时虽然笑语晏晏,但却是个手腕厉害的,将纪二老爷像提线木偶一样抓在手心里,管束得十分严,所以二房除了一妻无妾侍姨娘,两个孩子也都是纪二夫人所出,和大房的情况相反。
    大房虽然有几个庶出的孩子,不过淑宜大长公主显然对庶出的孙子孙女不太喜欢,加之她不喜欢孩子太过吵闹,那些孩子见到她也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久而久之,便也不让那些庶出的孙子孙女过来请安了。
    这也是纪诗不忿的原因,只是她再不忿,淑宜大长公主不喜欢也没办法。
    等镇国公夫人等人请安后,淑宜大长公主便将曲潋叫到身边,问道:“暄和今儿几时出门的?吃了什么?可有为他备好路上用的点心……”
    淑宜大长公主问得很仔细,曲潋一一答了。
    等问完后,淑宜大长公主拍拍她的手道:“暄和不在,难为你了。”
    曲潋笑嘻嘻地答道:“不会啊,今早世子出门前,还叮嘱孙媳妇没事就过来陪祖母呢,恰好他不在,孙媳妇以后少不得要在祖母这儿蹭几顿饭了,望祖母莫要嫌弃我才好。”
    “不嫌弃、不嫌弃!”淑宜大长公主笑呵呵地道。
    这时,纪语也在母亲的示意下,凑过来腼腆地道:“不知道孙女能不能和大嫂一起来陪祖母用膳?孙女、孙女……”到底不像曲潋那么厚脸皮,什么都敢说。
    曲潋忙拉住她,和她一起凑到淑宜大长公主面前。
    镇国公夫人冷眼看着,悠悠地喝了盏茶。
    纪二夫人目光微微闪烁,看向曲潋的目光有些感激。女儿将来想要嫁好,依靠的可不是镇国公府,而是淑宜大长公主,只要淑宜大长公主肯花几分心思,女儿将来便能嫁得不差,这也是她时常带女儿过来给婆婆请安的原因,可惜女儿的性子还是腼腆了一些,婆婆又是那样严厉之人,让女儿总是放不开。
    在婆婆面前放不开的人,素来不会得她青眼,这让她急得不行。幸好如今有曲潋在,她也没想到曲潋的胆色如此好,在婆婆面前从来没有怯过场,有她帮衬,女儿以后应该能讨得了婆婆的喜欢。
    镇国公夫人和纪二夫人告辞后,曲潋和纪语留了下来。
    两人陪淑宜大长公主说了会儿话后,便坐在一起做针线活,淑宜大长公主坐在旁边笑看着她们凑到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直到午时,又陪淑宜大长公主一起用膳,直到傍晚方才离开。
    曲潋的日子过得非常的充实,直到纪凛进宫的第三日,曲潋正和纪语一起陪淑宜大长公主说话时,突然下人来报,有她的客人来访。
    “是谁啊?”曲潋奇怪地问道。
    来回话的宫心笑道:“是平阳侯府的樱姑娘。”
    曲潋愣了下,没想到骆樱竟然来亲自来拜访她。她出嫁后到现在,除了按规矩出嫁第九天娘家的人过来探望外,便没有什么人过府来,镇国公府也并未因为她进门而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来镇国公府的访客一般不多,如今骆樱没有请帖就上门来,让她挺奇怪的。
    淑宜大长公主听说是她的客人,便笑道:“我记得那平阳侯府的姑娘是你的小姐妹,既然她难得上门来,便去好生招待。”
    曲潋笑着应了一声,说道:“那我等会儿再过来陪您。”然后又吩咐纪语留在这里好生陪祖母说话。
    淑宜大长公主见她一副自己走了没人陪她的操心样子,笑得不行,将她赶走了。

章节目录

妻调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雾矢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雾矢翊并收藏妻调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