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起飘萍
    没有人会不愿意跟张浩明走,这乱世当中那里有净土,何处是个头。即使个别人有什么想法,可是能有个地方补充一下体力也是不错的,这风餐露宿顿顿没有饱饭,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张浩明让二弟浩杰带领弟弟妹妹们先回去,自己和堂哥浩洋带领流民浩浩荡荡的往城郊外的大庄园走去。此时金钱和权利的魅力也体现出来,王班头亲自带领一个心腹衙役同行,负责流民队伍的次序。他是一个明白人,这是抱大腿的好机会。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地方上的官僚、地主、豪绅,也巧取豪夺,其中南方的江、浙、闽、赣等省最为严重。
    张家作为当地的官绅望族,自然也是既得利益者。由于税赋和徭役日渐加重,普通的农民根本承受不起这些负担。而大明朝对有功名的读书人则非常优渥,迫不得已,农民不是贱卖土地就是选择依附大家族,土地兼并由此形成。
    张家大庄园占地非常广阔,单单建筑面积就有3000多平方米。除了提供长工住宿,还有仓储功能。同时它还是张氏家族的后勤基地,负责提供新鲜蔬果,家禽等肉类供应的作用。
    管理庄园的是张浩明的二堂叔张松福,是三叔公的二儿子。看见堂侄张浩明又领着一大帮流民而来,苦着脸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少量使用流民他非常赞成,成本低好管理,对家族有利。可它总有一个饱和的时候不是,这皇帝都管不过来的事情,靠你一己之力有什么用,败家不是这么个败法啊!
    “二叔请借一步说话。”远远看见堂叔的苦瓜脸,张浩明快走两步,把堂叔张松福拉到一边。眼界格局有限,张浩明并不怪堂叔抵制他的做法,毕竟也是为张家好。
    “侄儿知道二叔的苦衷是为了张家好,请二叔放心,这批人我另有他用。烦请帮忙照看几天,都是苦命人,能帮衬就帮衬一下,二叔您看如何?”张浩明先把事情讲清楚,不然闹僵起来面子不好看,今后有必要把权威逐渐树立起来。
    听完侄子的话,张松福的脸色稍霁。如果这样倒没问题,两百多人吃喝几天对张家不是什么难事,这个东西就怕天长地久。侄儿甚得兄长看重,有可能成为下届族长,倒是不宜闹得太僵。
    “贤侄能够明白二叔的苦衷就好,不是二叔不近人情,实在是家族已经接纳不了。如果只是负责几天,这完全没问题,就当行善积德。放心吧,我会按照你的方法先让他们整理一下一个人卫生。”张松福除了对侄儿经常收留难民稍有微词,其它的都非常满意。学识才情就不说了,更难得的是小小年纪思虑周全,连流民的防疫部署都制定了一整套流程。
    “如此侄儿多谢二叔慈悲心肠,先熬点浓粥给他们吃吧,不然怕他们的肠胃受不了,这是作孽啊!”望着流民队伍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幼儿,张浩明不禁悲天悯人!
    “放心吧,这个二叔比你有经验。”这还真不是张松福自夸,几趟下来,他摸索总结出应对流民的不少方法。
    “那就劳烦二叔了,侄儿这就回去禀告父亲,另外还要请二叔帮忙统计有一技之长的流民人数,好安排接下来的使用情况。”张浩明现在要做的就是因材施用,整合资源。
    人才的重要性连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知道,但是因材施用张浩明却认为现在人不如自己多矣,毕竟领先了四百多年的见识和思想。
    每个人都有适合他的位置,关键是用对人用好人。你看二叔张松福就非常适合管理流民,有经验嘛。外人都要团结,更何况是自己的族人。不然哪里可以当甩手掌柜,单是管理这些流民自己就要累的半死,效果还不好说,毕竟自己没有经验。所以,让专业的人士做专业的事情非常有必要。
    另外在回去的路上,张浩明还听到王班头提及县令王元年准备在仙楼山脚下建造魏阉生祠,参与的人员有城中叶氏家族。
    看来这二两纹银真是物超所值啊!同时这也提醒张浩明要利用好地头蛇的作用,毕竟他们三教九流都有接触,信息来源比较广泛。至于如何应对这件事情,还需回去和父亲仔细商量,倒也不必着急。
    “少爷,老爷交代您回来马上到书房见他。”门房福伯刚看见张浩明回来立马传达张大老爷的旨意。
    “自求多福吧,为兄可帮不了你。”堂哥拍拍张浩明的肩膀转身离去,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但是张浩明知道父亲找他肯定不是流民问题,他的情报范围没有这么广,至于几个兄弟断然不可能出卖他。估计是下午端午祭祖的事情吧,这个比较重要。
    张浩明敲开房门,父亲正和大伯、二伯在聊天。想想也可以理解,他们三兄弟聚少离多,难得大家都在,有些事情自然要坐下来探讨一番。
    “你这小子,在忙什么?有段日子没到所里看我了。”不等张浩明行礼,大伯张松荣大声囔起来。
    他是武人性格,豪爽开朗,不拘小节。万历35年,在一次战斗中缈了一目,一道伤疤从额角到脸中部,外人看起来有些狰狞,可是张浩明却觉得亲切。估计是他自己没有子嗣的缘故,对张浩明异常疼爱,几乎有求必应,也是张浩明的长期赞助商之一。
    “伯父,上周不是过去了吗?”跟大伯张浩明就随意多了,毕竟相处的时间最长。
    “大哥,您可别把这孩子宠坏了。”大哥溺爱自己的孩子,张松夏自然高兴,大家族里想站稳,也要有人支持。可是作为父亲,纵使是兄弟,有些客套话也必须说。
    “三弟此言差矣,明儿如此优秀,你还不满足,真是得陇望蜀。”二伯张松奎在一旁打趣道。他为了家族生意常年在省城,长得高大肥胖,非常有大商家的气质。
    “就是,二弟矫情。明儿我从小看着长大,这孩子的心性我比你还了解,错不了。”张松荣护短得很,有什么说什么。
    张松夏微微一笑,他也就是随口一说,想不到大哥如此在意明儿。这是好事,他乐见其成。不再纠结此事,张父朝张浩明问道;“一上午找你不见,到哪去闲逛了?”
    来了,张浩明暗自想到,失败成功在此一举!他稍微低头沉思一会,接着目光坚毅地说道:“父亲,两位伯父,孩儿今天带弟妹们上街游玩,恰逢县城衙役驱赶流民南下,实在无法置之不理,因此孩儿把他们安排在庄园里。”
    “明儿,天下的流民何止千万,莫非你都想护卫周全不成?”张父蹙着眉头,托着下巴觉得有点牙疼。这孩子,有些走火入魔了,他都不知道如何说好。
    这回,连一贯疼爱他的大伯张松荣都默不作声。谁不知道流民惨,流民苦,可问题是谁有这个能力解决这样天大的问题啊?
    “父亲,天下的流民千万我未必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可是流落到波城的流民我有办法解决,并且不增加家里的负担,反而可以从中谋取私利。”张浩明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肯定至极。
    “哦,说来听听,如何一个谋取私利法?”二伯张松奎掌管家族生意多年,对商业颇有研究,这下也来了兴趣。
    张父也很想知道怎么一个解决方法,但是心里还是犹疑,多少名家能臣都无法解决,你一个少年郎能有什么办法。
    “以商养民!孩儿闲暇之余研究了一些小物件,必可让国人喜爱。我们张家可以设置一些作坊,生产出售这些物件谋利,这些流民刚好可以成为工匠替我们从事成产,如此……”张浩明非常得意,正想洋洋洒洒阐述一番,不料却被张父厉声喝阻。
    “荒谬!学业科举方为正道,你不要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本末倒置!”张父原本还以为宝贝儿子有什么新意,原来竟然是想经商而已。这士农工商,商人历来是最没有身份地位,这让一贯对长子颇为期许的他如何受得了。
    “人心者,国家之所恃以立,安危存亡皆系于此。苟人心不摇,即有祸乱,亦不至糜烂决裂而不可救。所谓“民不安,则国必乱。父亲以为这样下去,这大明朝还能存在吗?何况孩儿必定学业、商业两不误,一个举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张浩明为了说服老父,也是开始拼命了,张嘴就说一个举人好像易如反掌似的。就连明朝存亡这样大逆不道的问题都拿来说,也还好是在家中啊。
    ;

章节目录

铁血续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土难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土难离并收藏铁血续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