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久违的大雨。
    倾盆而下。
    南洋上的水汽,终于在接连数日的南风呼啸下,降临在了交趾的山岭中。
    满天黑压压的乌云,几乎就贴在人的头顶上。
    豆大的雨滴,砸在山岭、河道上。
    整个河面,响起万道蛙鸣。
    尽管雨滴砸在头上很疼。
    但所有人的心,也终于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雨水的到来。
    预示着,这场山火,不会蔓延到大明交趾境内。
    大明,再次保护了自己的百姓!
    雨整整下了一夜。
    但是天色刚刚黑下来的时候,吞噬了无数生灵的山火,便已经是彻底的消失不见。
    堆积在地上的枯枝堆,还在不断的冒着一阵阵的黑烟。
    但已经没有任何的威胁。
    广西护卫带来的营帐很多,足够所有人躲避这场雨。
    但依旧有人在外面,忙碌着。
    大明是仁义的。
    布满两岸整片战场上,还留存着众多的尸体。
    明军的伤亡官兵,早就被集中收治。
    但正如一直坚持的,大明是仁义的。
    尽管战场上留下的都是敌人的尸首,广西护卫的官兵,还是充分显现了明人的善良,将这些尸首集中起来。
    为了不引发可能的瘟疫。
    幼军卫甚至动用了存于的火药,将这些尸首集中焚烧。
    大明。
    仁至义尽。
    翌日。
    当天色放亮,整座山林充斥着新鲜的空气。
    沁人心扉。
    清新的空气,彻底洗刷掉所有人身体里的浊气和疲倦。
    大军留下了标记。
    然后在各级将领的催促下,开始踏上来时的道路,返回大本营休整,等待接下来的任务。
    相较于来时的沉默,凯旋而归的明军,人人脸上带笑。
    尽管军中有很多的同袍战死、重伤。
    但已经开始逐步统计的军功,已经让他们转移了注意力。
    已经在腰上挂着一块伍长军牌的张五林,向上头请命,带着自己的小队,做起了掩护后翼的军务。
    在后面的几次厮杀中,张五林积攒了诸多军功。
    按照幼军卫的规矩,他应当是能晋升总旗的。
    那是先伍长,曾经的梦想!
    可是张五林却拒绝了上峰,要提拔他成为总旗的好意。只升了一级到伍长,余下的军功全都折算成了钱粮。
    张五林答应过先伍长,要将他的抚恤都送到家。
    尽管幼军卫的抚恤很多,但张五林依旧觉得不够。
    于是,这些用军功折算而成的钱粮,都被他准备送给先伍长家中。
    没有人说张五林傻。
    因为,军中有不少人,都是这样做的。
    而张五林的名字,更是因此入了都督府佥事齐子安将军的耳中。
    不过这些,像张五林这样的基层官兵,是不知道的。
    不到三日。
    大军终于是走出了这片山岭。
    回到了大本营。
    走的最快的斥候,早就将大军归来的消息传来。
    营中备好了一桶桶的热水,一份份的美味。
    从交趾各地征调来的大夫,第一时间入营,接手伤员们的后续救治。
    朱瞻基带着一干文武,快步走向中军大帐。
    他刚刚迈进大帐。
    就闻到中军大帐内,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眼前一道黑影闪过。
    屡遭刺杀的朱瞻基,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要抬手拔刀。
    那道黑影却已经是带着低低的惊呼,风一般的就撞在了朱瞻基的怀里。
    两团柔软,起到了充足的缓冲作用。
    砸的朱瞻基是一阵心神荡漾。
    后面,齐子安和于谦联袂,刚刚掀开门帘的一角,顿时愣在了当场。
    于谦的眼中浮现出一抹羡慕。
    老道的齐子安,赶忙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小锦鲤后脖子衣领,手上一提就将小锦鲤给拖出了中军大帐。
    “太孙疲倦,我等万不可耽误太孙休息。传令下去,中军大帐周围百步之内清空,任何人不得入内!”
    太孙休息就休息。
    还需要百步之内清空吗?
    不该是加派人手,抵近护卫太孙安危吗?
    有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正要准备请命为太孙守帐。
    幸好,身边有明眼人,赶忙拉着这些个蠢货,开始按照齐将军的命令,清空中军大帐百步范围。
    原本准备的庆功宴,是办不成了。
    不过,齐子安还是以太孙的名义,下令今夜军中,除了守营的官兵,其余人等皆可应用少量酒水。
    算是让这些刚刚经历一战的官兵们,得到了口腹上的满足。
    营中安静的洋溢着战胜后的喜悦。
    中军大帐内,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朱瞻基发誓。
    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他整个人就已经是躺在了隔间后面的床榻上。
    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唐赛儿,如同一具座山雕一般,满面春风,耀武扬威的俯视着大明朝的皇太孙。
    自从被朱瞻基开发后,唐赛儿便越发的妩媚起来。
    多年习武,让她身上自带着一股别样的风情。
    再加上一身尽心打扮后的盛装,变得越发的诱人起来。
    秀色可餐!
    然而,朱瞻基的肚子,却是不争气的打起鼓来。
    原本还兴致勃勃。
    这般之后,朱瞻基老脸一红,瞬间变得软弱无力。
    他稍稍扭动了一下正在经受胯下之辱的腰身。
    小声开口:“我先去寻营……找些吃的……”
    唐赛儿眉头微微一皱。
    脸颊浮上一抹绯红,她的手指轻轻的滑动着:“这里……不就有吃的嘛……”
    一阵南风。
    俏皮的从帐外钻了进来。
    吹灭了中军大帐内的灯火。
    朱瞻基也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钻到贴身。
    浑身皮肤,被这阵南风吹的惊起一片疙瘩。
    饥肠辘辘的朱瞻基,哪里是养精蓄锐多日的唐赛儿的对手。
    他本想迎难而上,最终却是变成了被人指点迷‘津’。
    在唐赛儿依仗自身无力,发起了强势的进攻。
    朱瞻基无奈的发现,自己断无一丝机会,而无法自拔,一脸蒙逼。
    他想后撤,却是被对方紧紧相逼。
    战况愈演愈烈。
    双方交战,难舍难分。
    直至月上枝头。
    最终,大明朝的皇太孙,屈辱的缴械投降。
    浑身打了个寒颤。
    朱瞻基四仰八叉的躺在黑暗中。
    “你在这边有多少人手?”
    黑暗中,唐赛儿正在无声的上下求索。
    闻言,手掌微微用力握紧。
    变得湿润……
    黑暗中,唐赛儿微微皱眉:“又要我出卖圣教了?”
    朱瞻基一瞪眼。
    隐约能看见有手掌抬起,然后拍下。
    黑暗里,发出一道清脆的声音。
    “你个妖女,都这样对我了,难道不该给些补偿吗?”
    若不是此时什么都看不见。
    唐赛儿发誓,自己当真是要看一看,这位大明朝的皇太孙的脸皮,到底是有多厚。
    整整三日。
    整整三日!
    位于嘉兴州的明军大本营,一直保持着克制和安静。
    没有一个人,胆敢在这个时候折腾出动静来。
    整整三日!
    庆功宴被一拖再拖。
    中军大帐百步之内不得有人的戒严令,也同样是持续了整整三日。
    全军上下,无不敬佩皇太孙的辛劳。
    统领这么多的军队,取得那场酣畅伶俐的胜利,必定是劳心劳力,这才不得不修养了整整三日。
    如这样的想法,渐渐在全军上下统一。
    到最后,所有人都坚定的认为,皇太孙之所以三日不出中军大帐,完全是因为先前劳心占据,疲惫所致。
    三日后的这天。
    日上三竿。
    中军大帐的门帘,被放开了一道缝隙。
    朱瞻基满脸的疲倦,好似三日的时间,也不够他恢复精力。
    在他的身后,从隔间到大帐正厅,一地狼藉。
    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充斥着整个空间。
    让人身处此地,不由的就会脸红发热。
    昨夜,朱瞻基痛定思痛,终于下定决心,要为大明皇室正视听。
    暗中积攒了两天的力量,一举爆发。
    大战从旁晚,一直持续到清晨。
    唐赛儿昏厥两次。
    朱瞻基脱水三次。
    一滴不剩!
    直到求饶的声音,从唐赛儿的嗓子深处发出。
    朱瞻基脸上露出战胜后得意的笑容,抽刀入鞘。
    此时刚刚苏醒过来,朱瞻基为大帐打开了一道缝隙,好让外面的空气换进来。
    他站在门帘后面。
    外面的阳光很明媚。
    照在朱瞻基有些发白的脸上,带来一丝温暖和热量。
    一双手,从身后抱住了他的腰。
    朱瞻基不由心中一颤。
    难怪,会有那么一句老话,经久流传。
    就算是牛魔王。
    大抵也得累死。
    他轻轻拍着对方的手背,语气极尽缓和道:“乖,听话。军中的庆功宴,还要办。然后,还要去安州府与交趾地方官员交涉。”
    唐赛儿很想说,自己就是不想听话。
    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已经足足缠了这位皇太孙三日。
    无数的军国大事,还在等着这位大明的皇太孙去处理。
    她乖乖的松开了双手,面带笑容,拉着朱瞻基转过身:“你去吧,我也要忙了。”
    朱瞻基微微不解:“你要忙什么?”
    唐赛儿掩嘴轻笑,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喜悦:“我们的皇太孙大发神威,一举歼灭胡氏余孽。这留下来的地盘和势力,可是您想象不出来的,我自然是要带着人去接手了。”
    这个该死的女人。
    不但霸占了本宫的肉体。
    现在还要霸占本宫的战利品!
    岂可修!
    朱瞻基心生无奈,不过这些东西就算是被唐赛儿拿去,但终究不还是自己的?
    他点点头:“我再多给你些人手,这样你也好办事。”
    唐赛儿皱皱鼻子:“你是怕我带着这些钱财拍了吧!难道你们男人,都是这么贪心的吗?”
    没等朱瞻基开口解释,唐赛儿双眼弯成月牙。
    脸上露出妩媚的笑容,翻了个白眼:“行吧,既然您这么关心人家,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下咯……不过,这些人的钱粮,你得出!”
    这还是那个大杀四方的唐赛儿吗?
    朱瞻基怀疑眼前的这个女人,只是个同名之人。又或者,这个女人是被什么奇怪的东西夺舍了。
    他苦笑连连:“行,给你钱粮!”
    说完,他平整了一下刚刚被对方弄乱的衣裳,然后挺直腰身,走出了三日未曾走出的中军大帐。
    帐外,有不少的官兵,正在百步之外巡哨。
    此时太孙终于出现,这些人自然是注意到了。
    不过这些人,纷纷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脚下的步伐更是快了不少,似乎是要赶紧逃离这里。
    朱瞻基哭笑一声。
    自去找寻齐子安等人。
    当夜。
    嘉兴州的大本营里,两卫兵马终于是开起了庆功宴,大摆宴席。
    唐赛儿兴致而来,满载而归,却显得有些意犹未尽。
    三日又三日。
    难道不好吗?
    虚伪的男人!
    唐赛儿带着些不满足,悄然离去。
    待到第二日,大本营也已经收拾完整。
    大军开拔,前往交趾政治中心安州府。
    安州府位于交趾北部中心地带。
    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来是地理优越。
    二来,则是交趾自永乐五年重回中原政权统治,便时有叛乱发生,将一省治所放在这里,也是为了方便地方卫所官兵调动支援。
    皇太孙的行程,按律是要时刻通传给地方官府的。
    这是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让地方官府能时刻做好为太孙服务的准备。
    安州府城外。
    布政使司的官员们,早早的梳洗干净,齐聚城外十里凉亭。
    现在基本都是布政使司的官员,少有其他两司的官员。
    只因为最近,因为皇太孙的到来,交趾地方又有些变动。
    提刑按察使司和指挥使司就变得有些忙碌,两个衙门里的堂官老爷们,不得不亲自奔赴各地,坐镇地方安抚百姓,维护大明在交趾的统治力量。
    不过就算是这样。
    安州城外十里凉亭,今日也显得格外的拥挤。
    “来了!”
    “太孙来了!”
    “我大明官兵,凯旋而归了!”
    “快!”
    “快敲锣,快打鼓!”
    “都笑起来!”
    布政使司的官员,眼看着官道尽头出现的幼军卫和广西护卫的军旗,立马是大声的招呼起来。
    大军行进速度迅速。
    不多时,便已经是到了凉亭外面。
    交趾布政使司,左使黄福、右使莫勋,与一位宦官,领着诸多官僚,赶忙走出凉亭,站在官道旁迎接。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恭迎太孙,大军凯旋。太孙神勇,明军威武!”
    左使黄福率先开口,便领着一干官僚整齐的纳首行礼。
    朱瞻基坐于马背之上,手中轻握着马鞭。
    他静静的扫过眼前的交趾官员们。
    “如今的交趾,可还有贼子,饲养的羊啃食我他们的青草?”
    他们的羊还吃不吃我大明的草!
    皇太孙的一句问话,当场就让黄福等人愣在原地。
    在场的人可是很清楚。
    这一次原本该是被陛下责令,镇守广西思过的皇太孙。就是寻了个大明的草被贼人的羊吃了的理由,这才有了借口领兵出征的。
    难道太孙……
    还要再来这么一出?
    可……
    咱们能不能换个别的理由哇……
    好歹,把羊换成牛也行啊。
    众人不敢随意回话。
    但黄福身为交趾布政使司左使,那就是整个交趾的行政班子的杠把子。
    自永乐五年便就任交趾布政使司左使的黄福,不得不站出身来。
    “有太孙在,交趾四方皆定,那些乱党贼子,无不闻风丧胆,落荒而逃。今有太孙平定胡氏余孽,交趾上下振奋,贼人更是远遁千里,莫敢回首。”
    这是将交趾给吹捧成了太平人间。
    马背上。
    朱瞻基呵呵一笑。
    “当真如此?”
    被反问了一句。
    黄福抬着的手,只得继续保持不变。
    朱瞻基也不打算逼迫,他轻笑着挥挥手。
    “走吧,城外风凉。”
    “想来,你们也安排好了接风酒席。可不能让饭菜都变凉了,那就是浪费!”
    黄福闻听此言,浑身一松,连忙抬头,满脸笑容。
    “是下官的过错,在此多有耽搁。太孙先请,城中确实早已备好酒席……”
    朱瞻基象征性的还以笑容。
    然后挥挥手。
    大军再次开拔,奔向十里外的安州城。

章节目录

天下第一逆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风味饮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味饮品并收藏天下第一逆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