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监表情尴尬:“这……但臣看得出来,那小子真的不是一般人呢。”
    嬴渠梁还好明智,为了强国什么都能接受:“你先回去吧,问问他,究竟是什么方法。”
    “是。”
    景监回到府中,看到梁元还在等候。
    “大夫,国君怎么说?”梁元看到景监回来于是问道。
    “你能告诉我,你的强国之法是什么吗?”
    “是国君让你问的吧?他并不相信我能有强国之法。”
    “所以,你要先告诉我。”
    梁元看着景监,沉默了一会,笑着说道:
    “明日,你再去求见国君,你这样说……”
    “这样说,君上就能见你?”景监有一点不可置信。
    “相信我。”梁元回给了景监一个坚定的眼神。
    有了商鞅三见秦孝公的经验,他现在对于成功见到秦孝公,还是颇有底气的。
    一大早,景监又一次去了秦宫,面见嬴渠梁。
    而梁元也没有单纯的等待,他和梁二来到栎阳郊外。
    他急于了解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农业和农民。
    虽说他很懂商鞅的那些变法措施,但对他来说,那都只是理论,一切还得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啊。
    梁元和梁二徜徉在官道上。
    官道两旁都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
    夺目耀眼的太阳发出炽热的光芒,炙烤着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原。
    被烈日醺烤以致虚脱了水分的柳叶,正无力地耷拉着脑袋。
    田间的秧苗因为长久得不到雨水滋养变得焦黄,甚至枯萎。
    由于关中今年遭遇少有的大旱天气,田里随处可见绽开斑驳龟裂的地纹。
    这一切表明,田地急需水份滋养啊。
    但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战国时代,农业灌溉的技术和手段还极为有限,远没有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人们不得不依赖于老天爷的普降甘霖,来确保庄稼的理想收成。
    雨水的充盈与否,不仅仅关乎农作物的收成,还直接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经济命脉!
    在商业经济并不占据社会经济发展主流的古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个时代,要想农业收成倍增,雨水至关重要。
    该怎么办呢?梁元摇了摇头。
    在这个没有人工降雨的时代,老天的怜悯,就显得尤为重要。
    田间,几名农夫正在查看田地里受损的庄稼。
    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极为沉重的。
    毕竟庄稼是农民全部生活的希望。
    一名六旬老农手捋焦黄的庄稼叶子,痛心不已,老泪纵横。
    老农颓然跪于地上,仰面朝天,哀号道:
    “老天爷哪,您就开开恩吧,下点雨吧!我们求您了……老天爷……”
    说罢连连叩头不止。
    其余的几名农夫也纷纷跪下,七嘴八舌哀告:
    “老天爷……开开恩吧,下点雨吧!”
    说罢,都是磕头如捣蒜。
    田埂上,一名瘦高青年农民步履艰难地挑着担水,小心翼翼地往高地上的田地走去。
    不远处,浅浅的小河缓缓无力地向东流淌着。
    那瘦高青年农民眼看再走几步就要到田地。
    不料,他一个不小心,脚被土坎拌倒。
    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木桶里盛装的水全洒光了。
    “哎……”
    功亏一篑的瘦高青年黔首懊恼地用拳头砸地……
    就在梁元想要去把青年扶起来的时候。
    咔嚓!
    一道霹雳闪电轰然打响。
    原本无力下垂的柳叶闻风先动,憔悴不堪的庄稼叶子也哗啦啦抖动起来了。
    六旬老农惊喜地仰望天空,喃喃道:“老天爷要开恩了!”
    其他农夫也都抬起头来。
    但见天色逐渐开始变得昏暗起来。
    墨团似的的乌云风驰电掣般密布天穹。
    好似泼墨效果的叠叠云层,重重地朝地面压下来,给人极为压抑的沉闷感。
    “这是……要下雨了……”梁元抬起头,看着天空。
    “郎君,我们快回去吧,说不定景大夫已经回来了。”梁二在一旁说道。
    说时迟,那时快。
    斗大的雨点开始纷纷降落下来。
    落得又密又快,好似被人在后面追赶一样。
    很快,雨点已经连成千万条细线,继而,这万千条细线又汇集成万千道水柱。
    最后,水柱完全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倾盆大雨…
    六旬老农手捧雨水,眉开眼笑道:“老天爷开恩,老天爷开恩了啊!”
    其他几名农夫也欢欣雀跃,喜不自胜,嘴里发出欢呼的声音。
    梁元看着眼前的景象:看吧,老天就怜爱着秦国。
    “郎君,雨下的太大了,我们回去吧。”
    梁二脱下自己的衣服为梁元挡雨。
    雨水还是很快湿透了梁元的衣服。
    但,梁元心里并不觉得难受,他高兴啊。
    只要看到黔首们高兴,他就一样开心。
    他感到,自己也找到了能打动秦国众多黔首的办法了。
    “回去吧。”梁元笑着说道。
    秦国宫殿。
    景监跪在地上。
    “景监啊,匆匆赶来做什么?”
    嬴渠梁正跪坐于榻上,扶着额头。
    近日,他心力憔悴。
    今早上他召开国事会议,命臣工一起商议强秦一事。
    而首席执政大臣上卿甘龙、中卿杜挚却是反对。
    说什么如今秦国很好,不需要什么奇计更易祖宗成法,公然与自己唱对台戏。
    这让嬴渠梁很是头疼。
    甘龙作为执政大臣上卿,是国家最高官员,负责辅佐国君处理全国所有军政事务。
    他在秦献公时期便担任该职,嬴渠梁继位后,为保持朝局稳定,让甘龙继续原职。
    而杜挚则是因为出身最大世族杜家,并且本人与公室亲近。
    所以嬴渠梁一继位,为了表示对世族的笼络,增加支持力量,便将杜挚任用为辅佐甘龙执政的中卿,官位仅次于甘龙。
    甘龙在秦国属于先君老臣,威望极高。
    杜挚则比较年轻,一直师事甘龙。
    两人因而结党自雄。
    这两个人物,都被视为守旧派的代表,也是嬴渠梁现在无法轻易左右的。
    毕竟,他们本身或许容易对付,但他们的背后,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呀。
    景监道:“君上,我问了在我府上的年轻人有何强国之法,那人是这样告诉我的。”
    嬴渠梁现在对一切能强国的东西都不知疲倦:“哦?他怎么说?”
    “君上,他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嬴渠梁听到这话直接站了起来:“他,真是这样说的?”
    “是的,君上。”
    “好!好啊!”
    嬴渠梁隐隐感觉到了知音的声音。
    这话不就正好反驳了甘龙的看法么?而且,说的太对了,很有力量啊!

章节目录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燚眼万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燚眼万年并收藏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