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李朝歌,你做梦了吧。
    李谙震惊回头,似是不相信刚才的话是她说出来的。她是没有防备,可这副表情,分明在说你怎么知道。
    料想自己猜的不错,小姑娘沾沾自喜道:果真如此,你是梦主人,告诉你一切的那人,是食梦者。虽不知是几年之后的食梦者,可他似乎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乎的事,于是他布了这个局。你曾说过,我入梦是很多人共同助成的,沈忘言、姜凝、君之,甚至是火球球,他们或有意或无意,都推动了我入梦。但现在这些都不关键,谁是计划里的一环,又是谁送我入的梦,都不重要了,我只要知道你的食梦者是谁就行。
    李谙抿唇,良久松了口气,低声笑道:姜宝乐,你怎么这么聪明呢?
    你们逼的呀,人要是太傻,在你们这儿,被人卖了还要帮着数钱不是么?我知你不能透露过多信息,这样吧,我也不问了,等我出来想必就能真相大白。届时,我们再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李谙面上一僵。
    将回一军的小姑娘伸了个懒腰,心情大好的准备回去睡觉,临走前她朝李谙招手,皮笑肉不笑道:李大当家,要不要和我一起回软香居住一晚?你站外面这么久,不就是为了睹物思人么。
    李谙眯起了眼睛,宝乐在她发火前,脚底抹油溜了。
    第二天宝乐起了个大早,知道了种种辛秘之后,小姑娘发现自己再也不能直视沈忘言他奶奶了。不过好在,早餐的桌上,沈老太太没有来,说是因为身体不适。沈老太太没来,沈忘言也没来,不过没人替他解释为什么没来。
    不是逢年过节的日子,远亲们一般不来沈家老宅叨扰。于是乎早餐桌上摆着满满一桌子的美食,只有李谙和宝乐两个人享用。李谙眼角似有青黑,看起来没睡好,也不知道她昨晚在软香居外站了多久。
    宝乐打开蒸笼的盖子,发现里面摆着四个小蒸笼,巴掌大小,装着一整只皮薄馅儿足的蟹黄汤包。
    小姑娘眼睛亮了起来,不争气的眼泪差点就从口中流出,老胡及时给她端了一只到跟前。宝乐吹着热气,瞧见对面的李谙在喝银耳莲子羹。这女人不愧是民国时期出生的,举手投足都是那时候的大家闺秀既视感。要说,与沈忘言的奶奶,倒是不相上下。喝个汤,都是一小口一小口,勺子本来就没多大,一勺能分两口喝。这吃一顿饭,得吃多久啊,三下两下解决掉蟹黄汤包的小姑娘暗自腹诽。
    老胡见她吃完一只,又盛上一只。
    螃蟹寒凉,李谙放下白瓷碗,瞥了她的方向一眼道,还是少吃些吧。
    要你管!宝乐狠狠瞪了她一眼,随后抬头冲老胡笑笑:我要吃四个!
    好嘞,老胡和蔼的笑笑,对了,姜小姐,老太太说了,早茶过后,家里要祭祖,你一起去么?
    你们沈家祭祖,我去不太好吧。宝乐有些犹豫,而且分明之前说的,老太太身体不舒服所以不能来吃早饭。不能吃早饭,倒是还能祭祖?更何况,现在不是清明,不是中元,又不到什么人的忌日或是生日,为何突然说是要祭祖。
    在小姑娘狐疑的目光下,老管家老胡推了推单片眼镜,开口解释道:山中腹地有一块空地是家族的陵园,就在老宅后面,离得不远,沈家世代都葬在里面,去一下也不耽误时间。姜小姐若是今日没有安排,还是去一下的好,应该不会白去一趟。
    宝乐点点头:那我吃完早饭,回去换个衣服准备一下。
    老胡道:好的,我也去和老夫人说一声。
    哎,小姑娘突然想起一件事,不对呀,要是沈家自己就有陵园,之前沈忘言为什么说是去西天寺给他妈妈扫墓
    老胡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老夫人她不喜欢小少爷的母亲。
    哦,不该问的,精准踩雷的宝乐赶紧把话题带到了别的地方。
    第172章
    夏末的南京,早晚都有些寒凉。
    这次祭祖,似乎有不少人要去。沈家这一大家子,旁支也不少,还有一些家里的门客,大家都穿着素色的衣衫,排着长队等在老宅后门处。那里是上山的地方,也是通向山中陵园的入口。
    宝乐看着长长的队伍,又看到队伍排头,被老胡搀扶着的沈老太太,不由找了个熟人打听情况。
    小姑娘问沈三:你们家今天祭祖是之前定下的,还是临时起意呀?
    沈三老实人,问啥答啥:本来是定的下个月祭祖,东西早就备好,现在不过是老夫人给日子提前罢了。
    怪不得看起来像是临时起意,但这规模有样说样,绝对称得上排面。
    我们家里的祭祖,每年两次,一次清明,一次中元,这次算是中元祭祖的提前。虽说东西早就备好,但家里的亲戚大多赶不回来,别看如今人挺多,要是正式中元祭祖,人数能是现在三倍有余。沈三冲着宝乐介绍道:一般呢,祭祖的事情都是老胡负责的,老夫人这些年都不会亲自操办,想来也是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
    --

章节目录

黄泉引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绾绾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绾绾兔并收藏黄泉引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