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啊。农场里的每一匹马都有名字。什么小花生,小红枣,小黑皮,小白花。这都是安康起的名字。
    起初大家都很嫌弃,那马儿威风凛凛,结果叫小红花?后来叫着叫着就习惯了,也没人再说什么不好。
    安康火急火燎地穿上衣服,走,去瞧瞧去。
    马厩里,小红花低着头正吃草料,边上已经围了一圈人。
    都是来看怀了崽儿的小红花。
    安康瞧瞧小马驹的爹,小黑皮,再看看小红花,不知道小马驹会不会是黑红花或者红花黑。
    老杨抱了一堆草料,放进小红花的食槽里。趁着小红花吃草时,摸了摸小红花的脸。他笑着道,小红花是咱们这里最温顺的马了。
    今天给小红花加些豆子!安康也凑上前去,摸了摸小红花的马脸,小声嘀咕道,你可是要改变马儿历史的马了。小红花,你要加油。
    今天的麦收和昨日一样,不过大家已经知道了规则,来的路上时就分好了组。
    安康特别注意了壮汉组,一眼就认出了虎子说的林元。
    应该是他,一条疤从右脸跨过鼻梁连着左脸,一脸的凶相。
    安康遥远的记忆里,这个叫林元的人是一副阴沉沉的样子,讲故事的时候还是一副吓人的模样。
    现在在阳光下挥着镰刀,笑声爽朗的大汉,和几年前已经判若两人。他是都放下了吧。
    小芳,林元,孙三少,他们的善恶故事,就记在第一期杂志里。苍天有眼,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麦地里的人连着干了五天,换了两茬人。总算把麦子割完了。
    场上满满登登地晒了一场院的金黄色麦粒。
    宋石头拉着金小三,两人拖了一个口袋,说是要去麦地里捡不小心落下的麦子。捡了整整一下午,得了半麻袋的麦穗。
    农场已经盖了不少房子,阴凉后,粮食营的人不断地住进来。现在已经有一半人住进农场的房子。
    安康现在蹲在墙边,想着如何给安老太太办寿宴。一旁是坐在凳子上抽旱烟的安老爷子。
    一阵风吹过来,安老爷子吐的烟全被吹到安康脸上,呛得他咳嗽了两声。
    安老爷子转头看了安康一眼,继续抽自己的旱烟。
    安康手搭在面前扇风,往旁边挪了两步,远离安老爷子。
    徐立最近忙着城里卫氏商行开张的事情。
    安康听他说,杂志在北疆卖的不错,有好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都愿意赞助免费学堂。
    借着杂志和绒花的噱头,卫氏商行要开的杂货铺也打出了明堂。现在就等着去南方运货的车子回来。
    明天得下雨。一旁蹲着的宋石头很肯定道,咱得收麦子去。
    说完他把粮食营的人全叫上,奔着场上就去了。
    安康砸吧砸吧嘴,没有反应过来,瞧瞧一旁的安老太爷,他咋知道要下雨的?
    安老太爷吸了口烟,悠哉地吐出烟圈,淡定回道,不知道。
    你不去帮忙吗?他们干不过来。
    哦。安康跳起来,把衣服下摆塞进腰带里,跑去场上,接过宋石头手里的工具,把麦粒推到一块堆起来。
    金小三撑开布袋,虎子将堆好的麦粒铲起,倒入袋子中。
    赶着天擦黑,总算把所有的麦子都送进仓库里了。
    安康回到屋里简单洗洗,趟到床上。
    虎子刚吹了蜡烛,外面一声雷声炸响。闪电划破天幕,一瞬间屋子内也亮堂起来。
    乖乖,可真吓人。虎子捂着胸口,摸黑走到自己的床铺处躺下。幸亏咱们今晚已经把麦子收好了。
    宋石头简直成天气预报了。安康嘟囔一声,翻个身,侧躺在床上,开始想着安老太太寿宴的事。
    第91章 海石
    离安老太太的寿宴还有二十天,去南方运货的车队总算回来了。
    安康兴致冲冲地和虎子赶了牛车,去镇上看卫氏商行的杂货铺。
    经过孙家屯时,将孙大娘放下了。
    孙大娘,过两日,我们回农场的时候再来稍您。您帮着在村里找些能干的婆子,姑娘们,我奶奶的寿宴需要人手帮忙。
    孙大娘一口应下了,背着自己的小包,在村口下了车。
    车队带回的货物已经搬进店铺后面的库房里。
    徐立带着安康等人走进库房,迎面就是一股子咸鱼味道。
    安康走上前,掀开筐子上盖的蓝布,哟了一声,这是弄了多少咸鱼回来?
    车队领队的老蔡,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带着一顶瓜皮帽,连忙恭敬地回道,这咸鱼在海边不值钱,三十文钱能收一筐。
    少爷,您再看看这个。
    老蔡掀开盖布,指着筐子里黑色的干货道,这个更便宜,五文钱就能收一筐。
    安康捏了一点闻闻味,又碾碎些放进嘴里尝尝,紫菜。
    老蔡惊喜道,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海边的渔民说这叫紫菜,是海里的菜。咱也不懂,海里咋还能长菜。
    徐立赶紧问道,大少爷知道这怎么吃?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做少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纸扇长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扇长衫并收藏我在古代做少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