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兰因冷笑了一声,啪地将匣子合上,不给她占半点便宜。
    少年撩开车帘,县城就在不远地方了,路口隐约站了个熟悉面孔,正是这些日子盯梢的沉秋。
    到了地方,顾兰因与她道:“等会要见你爹,赵老爷要是跟你要钱,就说没有。”
    “不过他要是死皮赖脸问我讨要,你身上这事就好办了。”
    何平安小心翼翼下车,许久没有进过城,她看着周围,一言不发,顾兰因用扇子拍了拍她的肩,何平安这才应声:“知道了。”
    不过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已,赵老爷这辈子都跟钱过不去,如今跟人打官司打的头破血流,真是花钱如流水。
    如今时候尚早,顾兰因领着何平安在老茶馆里订了一个雅间,临窗的二楼,窗户一开,便能瞧见不远处衙门外的光景。那茶馆里的伙计知他常光顾,十分热络,先上了一壶六安茶,随后又照吩咐,从一条街上的酒楼里拎了食盒出来。这便是早膳了,里面有糟鹅胗掌,馄饨鸡儿,梅桂白糖粥,酥油泡螺,几样瓜茄甜酱菜,以及一碟白蓬蓬的蒸饼。
    何平安与他同桌,往先没什么胃口,今日却例外。见她舍得伸手,窗边的少年有微微的差异,一双眼抬起,笑道:“怎么,今天不嫌恶心?”
    何平安抓着蒸饼,回忆起小时候的事,与他道:“我娘活着的时候,我们家过年就吃蒸饼,我娘的手艺很好,从前家里卖了粮交了税,要是还有余粮,娘就做蒸饼,再带着我来县城里卖。”
    她咬了几口饼,独自叹了口气。
    顾兰因罕见地没有笑话她,吃完粥才道:“我见过赵太太,听说她跟你娘一母同胞。”
    “说是一母同胞,其实这么些年过去,两个人我瞧着是一点不像。我娘生病的时候,她要是能帮帮她,兴许我娘还能活下去,只是……”
    “帮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顾兰因瞧了她一眼,翘着嘴角,道,“口袋里有那么几个钱的人,就怕穷亲戚赖上,不如就让他们死了好。虽是亲姐妹,也不能免俗。天底下的事,可没你想的那样好。”
    “不过她既然这样冷心,你当初又为何要答应赵家呢?”
    何平安盯着白蓬蓬的饼,露出市侩的模样:“他们给我钱。”
    “给了你多少钱?”
    见她不说话,顾兰因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嗤笑道:
    “二十两银子,何平安,你眼皮子真浅。”
    何平安汗毛竖起,日头晒到窗棂上,这一条街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顿时就热闹起来,声音闹嚷嚷的,将那眼皮浅三个字音都盖住了。偏她耳朵尖,又是这样近的距离,听到这话,心里仿佛被扎进一根刺。
    何平安心想他私下里已经将这些底细都打探的一清二楚了,竟还要多费口舌来问她,显然也不是个好东西。
    两个人这下便是谁也不理谁了,都看着窗外。
    吴、赵两族人各请了讼师,一伙人谁也不让谁,将衙门前挤得水泄不通。
    这一个月六桩案子,十分少见,街头巷尾无人不知。
    “他们今日又是为何事?”
    茶馆里坐满了人,有人问了一声,当下七嘴八舌道:“还能为什么事?林场茶园山地坟地……总归是争抢其中一个。”
    “你是没瞧见,上次不是死了一个老头么,本是要埋在赵家后山那个风水宝地上,结果吴家人说那里埋了他们的祖坟,不许赵家过来。那老头的棺材就摆在路边上,过了年关,叫大雨冲了好几次,还没入土。”
    “……”
    此后各种谈论,且不表,只说何平安成婚后就鲜少出门,这些事还是头一次知道,她又听了一会儿,算是明白了为何初二回赵家那次,赵太太拐着弯问她要银钱。
    说是近来生意不好做,实则是上下打点太费银两了。
    她沉默地看向顾兰因,想到他早间叮嘱的那句,于是问道:“他们今日这场官司,可是赵家必败无疑?”
    顾兰因斜倚着窗,不置可否,目光落在衙门前。
    茶水凉了,待日上中天,差役拦着那些想要闯入门内的老百姓,又护着一个颤巍巍的老者出来,他身后的男人气的一脸猪肝色,这些时日赵老爷肉眼可见生了许多白发,他手边上站着一胖一瘦两个经纪人,此刻皆是懊恼的模样。
    “不该,实在不该。”黄胖子小声道,“老爷你的心意我确实传达了,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吗,受了你那么多好处,怎么会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我跟杨兄弟与衙门里的刑名师爷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等会我们就去问问。”
    杨瘦子故意叹气,为难道:“咱们这个时候过去,只怕会让有心人抓住把柄,还是等这阵子风头过了再……”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们吴家人不知搭上了那条船,这后来几桩官司打一次败一次,难不成咱们就眼睁睁看着吗?要是实在不行,咱们就去省城里,怕他不成!”
    “好了好了,今日我乏了,你们打点的银子还剩多少?”赵老爷摆了摆手,顶着一张憔悴灰败的脸,走到马车边,那黄胖子比了个数,他一瞧,吓了一跳,“怎么去了这么多?”
    “这上上下下许多人,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要稳妥,自然是连县老爷身边的胥吏也要打点好,不敢吝啬。”杨瘦子解释道。
    赵老爷听了,半天不说话,呆呆站了会儿,像是被人抽了骨头一样,这时候身后有人喊他,他听到亲家老爷四个字,险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沉秋追到了他跟前,他这才笑出声:“是你!你怎么在?可是我那女婿进城了?”
    沉秋行了个礼,熟络道:“今日赶巧又见到亲家老爷了,少爷原先在当铺点货呢,听到这边动静,猜就是您来了,叫小的请亲家老爷去坐坐喝几杯茶。”
    “我这女婿,性格最是好了,待人接物没人说个不是的,快带我去见见他,别让人等久了。”赵老爷心头的郁闷散去,对着黄胖子跟杨瘦子,眉飞色舞说了一箩筐顾兰因的好话。
    黄胖子跟杨瘦子相识一笑,一个劲附和。
    老茶馆就在衙门边上,未几,楼上雅间门口出来一个少年,几人远远瞧见了,赵老爷都顾不得自己丈人的身份,他两眼放光,小跑着就上了楼梯,叫身后人追着笑。
    这哪是去见女婿,分明是去见自己的财神爷。
    “因哥儿,多日不见,你身子可好了?”顾老爷与他道了一声好,见面倒也知道先关心关心,摆出了长辈的样子。
    顾兰因拱手道:“多谢岳父惦念。”
    他朝沉秋使了个眼色,原本要跟着赵老爷一起进雅间的两个经纪人被请到另外一处雅间。赵老爷愣了一下,等进了门,见里面站着一个锦衣华服的女子,乍一看还花了眼,下意识叫了一声婉娘。
    “你今日怎会在此?”
    何平安福了福身,坐下后说道:“过了月底,女儿就要跟着夫君去外地了,公爹上次提了一嘴,说是爹想在女儿离开之间再见一面,所以今日才来了这里。”
    “原来如此,你有心了,只是怎么挑了这么个地方?”赵老爷摇了摇头,眼珠子黏在了她满头的草虫金头面上,关怀道,“你早说,我让你娘在家摆一桌席面,省的你出来,这儿人多眼杂的,要是丢了东西就不好。”
    “能丢什么东西,爹放心,只要人不丢就行了。”何平安为他倒了一盏热茶,瞧了顾兰因一眼。
    满脸笑意的少年开门见山道:“今日请岳父过来,不曾请家里其他人,其实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
    “什么事?可曾需要我帮忙,因哥儿但说无妨。”
    “我与婉娘成婚已有半载光阴,当中事,我已知道的一清二楚,不知岳父想瞒我多久?”
    赵老爷闻言手一抖,目光落在他脸上,装聋作哑:“因哥儿说笑了,我女儿婉娘嫁给了你,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了,哪里还敢有事瞒着你。”
    顾兰因敛了笑,盯着他的眼,道:“你敢跟我发誓么?若是方才所言有半分虚假,那就不得好死,赵家日后发不起财,子孙世世代代为奴为婢。”
    “因哥儿……你这说的什么话。”赵老爷脸色一时有些难看,他喝了几口茶,仍是觉得口干舌燥。
    何平安见状,刚要开口,赵老爷便拦住她,赶在她之前尴尬地笑了一声:“婉娘是个好孩子,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你也是知道的,去年那一场大水,淹死了不少人。”
    “婉娘那天出去的时候,正赶上河水暴涨,路两头都被淹了。那些跟着她的丫鬟个个都不顶用,眼睁睁看着她被大水冲走,等我带着人赶去捞的时候,哪里还能捞的到。那后头一个月里,我们赵家上上下下都在找,但也只能找到婉娘的遗体。”
    赵老爷逼着自己回想那些事,见他不像是开玩笑的,又为了自己能从他这里要到银钱,只好叹着气,将婉娘死的事一五一十说出来。
    “你还年轻,我们又收了你们顾家的聘礼,因知道你有心求娶,不敢伤你的心。好在我太太有个妹妹,她们本是一母同胞,恰好她妹妹也生了个女儿,与婉娘格外相像。我们就……诶,就想了个李代桃僵的法子,将她嫁给了你。”
    赵老爷愧疚道:“虽然是欺骗了你,可咱们也是一片好心,她叫何平安,但与婉娘相比,也是个极好的孩子,我们家本打算等她生了孩子,再告诉你这事,只是因哥儿你太聪明了。”
    顾兰因听笑了,反问道:
    “岳父,难道聪明不好么?”
    第16章 第十六章
    “只怕聪明反被聪明误。”赵老爷搓了搓手,谄笑道,“男人三妻四妾乃是常事,这辈子女人又不止一个,能伺候好你,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再说,她这张脸,与婉娘大差不差,我们可是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到,虽瞒了你,却不是有意如此。我先在这儿给你赔个罪,万望宽恕。”
    肥肥胖胖的男人躬身行礼,不时抬眼窥少年的反应,见他不为所动,要不是何平安在,他早就想扑通跪到地上去了。
    顾兰因晾了他一会儿,方才客气道:“岳父好意,我眼下知晓了,请坐。”
    茶博士从门外端上时令鲜果,他借口有事,先出去片刻。趁此时机,赵老爷松了口气,转而看向何平安,不悦道:“他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你也不告诉咱们一声!”
    “也就不久前,尚未来得及,他就找上了你。”
    “那他待你如何?”
    何平安抹了抹眼角,委屈道:“还能如何,平日里给口吃的给口喝的,从早到晚也不知他出去干什么,留我在家里伺候婆婆。”
    “我看他是个有良心的,不曾短过你的用度。瞧瞧你这穿戴,比婉娘在家时还要阔,知足罢。”赵老爷眯眼说道,“你如今也算是受用了无限的富贵,不知还记不记得我跟你姨母了。”
    何平安可怜道:“怎么不记得,初二回去的时候,带了一车的节礼,都是好东西。”
    赵老爷呵呵笑道:“那算什么好东西,你吃香的喝辣的,穿金的戴银的,一年到头,就指望用区区一车的节礼打发我们?”
    何平安知他的意思,当即哭穷,说什么也没钱给他,赵老爷听的不耐烦,拍桌道:“你这头上金钗子,手上金镯子,随便给一个,咱们家日子也快活些!这些日子官司一败再败,咱们赵家要真输的一塌糊涂,你也别指望在顾家有什么好日子。他们最是踩高捧低了,到时候你没了娘家倚仗,趁早喝西北风去。”
    何平安垂眸落泪,缩在角落里,见他想上手,自己先动手,将早间戴上的金草虫摘下几只,忽然哭出声:“宝娘早就想夺我这一身的富贵,我要是不给,她便扬言要将赵家李代桃僵之事告知婆母,我身上这点东西还是一给再给留下的,若是给了你,他日我又要用什么来填他的胃口?”
    “什么?有这事?”赵老爷不解,目露疑色。
    “宝娘不服我,总觉得给我当奴婢屈才了,我那些大大小小的首饰匣子,上了锁,钥匙皆在她那里。若是我能动用,说什么都要给你和姨母送过去,方才不负你们的恩情,只是如今实在是身不由己……”何平安摊开手,将那些精致的小东西摆在案上,眼眶发红,哭是真哭了,隐隐又像了赵婉娘几分。
    “奴才还想造主子的反,改日你回来,我让太太将她换掉,另给你寻一个省心的。”赵老爷说着,手上动作一点不慢,将东西全揣到袖子里了,露出一张笑脸道,“今日跟他坦白过,咱们也都松口气,不必再担心东窗事发了。你过些时候跟因哥儿去外地,咱们见面的日子就屈指可数了。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你那些贵重首饰,留着也怕被其他丫鬟偷了,要是真念我们的好,就带给你姨母。”
    何平安欲言又止,正好此时顾兰因推门而入,她便摇了摇头,叫赵老爷白高兴一场。
    过了日中,茶也喝过了,顾兰因让成碧先送何平安回家,自己则留在城里的当铺中,等着赵老爷自己登门。
    路上,成碧赶着车,没出城门,马车里传来声音让他停住了。
    东城门附近有市集,暖洋洋的天,何平安从帘缝里看到那湖边的金线柳,纸鸢乘风,二月时节,一路有烧香拜佛回来的老人小孩,她想起什么,与成碧道:“可否等我一会儿,许久不出来,我记得那边有个观音庙,想去拜拜。”
    成碧是跟着少爷在城里转悠着长大的,他闭眼一想,竟真想到了那观音庙的位置,只是印象里那庙小的可怜,稀薄的香火养着一个老比丘尼。
    “那里可不好找,今个人这样多,少奶奶要真去上香,小的就给你带路。”成碧道。
    何平安正想出来,那帘外的小厮拦住她,道:“奶奶别急,我先去买顶锥帽来。这里鱼龙混杂,就有那不长眼的,咱们还是遮掩些。”
    何平安笑道:“你想的很周到,我等你。”
    她抬手摘下头面,藏在角落里,没过一会儿,马车外有人拉马,两匹马打了个响鼻,原地站着动也不动,何平安还以为成碧回来了,喊了一声,无人应答。
    不对劲,成碧话最多,绝不可能没有回应,若不是他,动马匹的人又是谁?
    她本想撩开帘子看看,只是手到了边上,下意识缩了回去,眼里生出戒备,似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危险。
    茄紫的帘子上落了个人影,何平安看了眼马车的窗子,朝外先喊道:“成碧,东西买到了么?”
    她不等有人回应,朝着窗户往外一翻,得亏何平安是乡野里长大的,上树翻墙格外的娴熟,动作灵巧,她缩着身子在地上滚了几圈。
    尘灰染了一身,何平安飞快地朝马车那里瞧了一眼,成碧没影,竟有两个男人守在车门前,都是生面孔,其中一人拉着马缰,已将拴马的绳子从石桩上解开了,显然不怀好意,见她有这样的身手,当下围过来。
    何平安马上爬起身,跛着脚往人堆里钻。
    原来这人多眼杂的地方,或有贼人,趁着热闹时节,喜好浑水摸鱼,偷东西偷人,真遇上了福祸全看命。只是以往她娘说的故事多发生在晚间,不想这光天化日,就有贼人起了歹念。
    幸亏自己多疑,何平安来不及喘气,四处寻找成碧的身影。

章节目录

替身发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七月闻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闻蝉并收藏替身发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