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40岁的我,应该算是中年人了吧。我觉得,中年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应该说是最精彩的部分。人到中年,生活的艰辛和乐趣都品尝到了,许多的事情都已经明白了,也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到这时,你也许理解了“过日子”的含义,理解了活着的含义,理解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含义。
    有个说法,青年不能顺,中年不能闲,老年不能累。这话虽然有道理,但却往往害人。中年,是忙的年龄,也是容易出事的年龄,可谓多事之秋。疾病、灾祸、不测,像悬在中年人头上的一把箭。有的刚刚踏过中年的门槛,就匆匆倒下了。有的怀中还有大把的钞票,心中还有太多的理想,就突然与世隔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我们不时的看到。
    古人说,四十不惑。曾经以为工作是一种乐趣,一种奉献,一种追求,人是为了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才去工作的。然而,却越来越觉得工作其实不代表别的,工作就是工作,更多的是一份职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更大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为了金钱,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这个世界上,把工作当成享受的可能人不多,而能够在工作中不戴面具完全付出真心的更少。虽然,过去我也把“工作着是美丽的”当作一句名言。
    有时候,会对别人感叹自己老了,尤其在同龄人和比自己年轻的人面前。在四十岁,一声老了,是对青春岁月的留恋,还是对今后日子的迷茫;是对生命更新的问候,还是承重自知的开始,我不知道。我觉得,生活就像一片海,许多人表面上虽然风平浪静,但却都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惊涛与骇浪,谁也不比谁更幸福或者更悲哀。你的烦恼也是他的烦恼,他的伤心或许你也曾经承受过。而区别仅仅在于,你有的他没有,他有的你没有。从根本的意义来说,生活在世界上,大家彼此都有一样的烦恼、一样生活。
    曾经以为,四十岁是非常遥远的事。儿时,每日只知无忧无虑地上学,放学。夏夜里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看天上的星星,听长辈们讲早已久远的故事。天上的星星很多,很亮,经常会引起许多遐想。还有和弟弟一起去捉蝉,拿着手电筒在黑洞洞的小树林里寻觅,深一脚、浅一脚,每每看到一个金色的蝉正一步一步往树上爬,便惊喜不已。还有在早晨,趟着露水到树上去寻找蝉壳,用针和线串成长长的一串,攒多了便到门市部去卖,得几毛钱就很满足。那时父母也就三十多岁吧,还年轻啊。而现在父母却都已经老了。
    人活在世上有样东西看似是无穷无尽的,实际上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东西,就是时间。人来到世上走一遭,会遇到多少夕祸福谁都不得而知,但终究最后都归于尘土。生命的造就原本就是一种偶然的际遇,生命途中又会经历种种的艰难和考验。生命不易,生存不易,生活不易。我们这些仍拥有生命的人,在地球上活着的人,又是何等幸运?四十岁也罢,五十岁也罢,为什么要怠慢自己,苦恼自己?现在想来,即使生活再难都也不能放弃。至少,我们还活着,健全地活着,这就是奇迹,生命的奇迹,大自然的奇迹。
    人到中年,我觉得最关键也许是要有平和的心态,有健康的身体。这应该是最迫切、最重要、最现实的中心任务。凡事悠着点,想开点,戒得、戒争、戒劳、戒怒。人生大不了是一死。而死是最简单的。就像一片叶子离开树枝,就像一朵花突然飘零。除了亲人的几滴眼泪,不会有更大的波澜。所谓烟消云散,所谓秋风落叶。青光依旧明媚,大街上依旧人来人往。不是有两句诗吗?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滴何曾到黄泉。想来最重要的,还是要保重你的的身体。想更自由,更自在,想干点自己想干的事,这是资本。上有老下有小,人生的任务、家庭的责任还待你完成,健康的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一种贡献。
    人到中年,许多人曾被蛇咬过、撞过南墙,锐气没有了,棱角没有了,看透了一些事情,或者不再执着于某件事情。俗语说,人过40不学艺。刘欢唱的从头再来,虽让人很动情,却是非常艰难的抉择。如果中年再改行,从头再来,是需要勇气,需要有赔的起、输的起的心理准备的。终身学习是个理想,说起来易,做起来难。人到中年,激情大减,惰性大增。40岁以后对世上的事情,看不惯不行,不服不行,学会服气、学会看得惯,也是一种人生的历练。也许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事情本来就是这样,人生本来就是这样。
    这几天,春雨总是时断时续,地上总是湿漉漉的。听人说,已经多年没有这样的天气了,就像江南一样。今天下午,趁着雨停的间隙,驱车来到乡下的田野,眼前是一片朦胧的绿色,空气中充满着潮湿和雾气。时间的脚步匆匆,在这明媚的春天里,有新生,也有死亡;岁月的溪水悠悠,四十岁的人生,虽然辉煌和灿烂,但心灵与肌体的衰老却是不可避免的。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