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
    儿子5岁那年,我调到一个边远的乡镇工作,家也在那年搬到了乡下。过了两年,7岁的儿子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考虑到镇上的教学条件不如城里,为儿子今后的前途考虑,我和妻子打算将儿子送到县城的小学去读书。为此,还真费了不少周折。
    那一年,县城里适龄入学的儿童很多。按照实验小学招收新生条件,父母都必须在城里的单位工作。而这一点,儿子是没有入学资格的。于是,我们心里就着急、上火,晚上睡不着觉。一时间,找门子,托关系,跑学校,千方百计地求熟人帮忙。说得口干舌燥,跑的心力交瘁,可结果还是很不明朗,有一段时间简直要绝望了。最后,经过了漫长的煎熬和等待,才好不容易拿到了儿子的入学通知书。
    接下来的难题是,7岁的儿子要离开爸爸妈妈,住在县城的爷爷、奶奶家。这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儿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年龄又这么小,哭着喊着不乐意。我们想尽办法作儿子的思想工作,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儿子。后来又几经反复,才逐渐安定下来。
    那段时间,我们每次回到城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放学时到学校门口去接儿子。儿子每次一看到我们,都兴高采烈扑向妻子的怀抱,而我此时的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而每次离开城里的时候,都看到泪珠在的儿子眼眶里打转,拉着我们的衣角久久不放。就这样,每次进城,都经历一次分别的痛苦,都忍受一次心灵的折磨。许多次,我都偷偷地擦掉流到腮边的眼泪。
    想起来,那真是一段令人辛酸的日子。后来,在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把家搬回了县城,儿子上学才有了一个安定的家,像许多同学一样回到家能见到爸爸妈妈。
    家长会
    儿子上初中了,每学期学校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一到学校,只见教学楼上灯火通明,来开会的人熙熙攘攘的。进了儿子上课的教室,许多家长已经来了,多数不认识,只有少数几个见过面,简单的打一下招呼,就坐下了。
    课桌上摆着儿子的作业本,还有近期考试的卷子。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算是中等偏上,但不是太突出。为此,我有时很着急,但又觉得无可奈何。早些时候向儿子说一些批评的话,后来就讲些道理,儿子不大容易听进去,有时还很反感。后来,看到儿子每天的作业很多,晚上都搞到10点以后,早晨起来还要到校上自习,时间很紧,压力很大,我也就很少说了。
    那时,我常常想,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辉煌的前途,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能够生活的快乐幸福。但路,还要靠他们自己走,而且只能靠他们自己走。儿子他们这一代长大后,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面临的竞争将空前激烈,生存环境将更加复杂。作为孩子,有健康的身心,有健全的人格,有很高的素质,能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能够独立走好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是我们共同的期盼,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正因为如此,对家长会也就格外重视。
    家长会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先是校长通过学校的广播喇叭总结一下全校的教学情况,说一下下步的打算,并表扬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然后是各班开各班的。儿子所在的班主任姓陈,40岁左右,肥头大耳的,头发有些稀疏。陈老师比较善谈,每次在总结了期中考试的情况后,还逐个把学生的情况说一下,是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名次说的。最后,要求家长搞好配合,比如学生的衣食住行,比如学生的午休和到校时间,比如学生晚上的自学,等等,总之要求一起努力,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
    家长会开完了,大家纷纷走出教室,心里头也攒了很多回家需要跟孩子要说的话。一阵轻风吹来,抬头望见明亮的星星在的夜空中闪烁,就想明天一定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去青岛
    2005年7月初,我去青岛参加一个省委召开的关于区域经济的理论研讨会。当时参加高考后的儿子正闲着在家。于是,我就动员儿子一块去了一趟青岛。
    那天我们是早晨8点出发,一路走高速,到达青岛是11点左右。在车上,儿子显得十分兴奋。会议报到的地点是香港中路的北海饭店。办过住宿手续,我们首先在楼下的餐厅吃过饭,然后到房间休息了一会儿。
    下午,我带儿子到了青岛海底世界。据说非常上档次,在亚洲也是属一属二的。进到里面,首先是一段长长的隧道,由透明的拱形玻璃组成,脚下是自动人行道。环顾四周,如同置身海底,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身边游弋。穿过隧道,我们非常惊奇地看到了一个据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体圆柱形玻璃鱼缸,中间珊瑚礁高高耸立,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在里面愉快的嬉戏。接着,再乘观光电梯上行,到了精品生物展区,看到了原来隐居深海、少为人知的珍稀生物,如深海“活化石”鹦鹉螺、日本巨螯蟹、胆小的沙鳗、怀着育儿袋的海马等等,很是奇妙。
    出了海底世界,横过一条公路,我和儿子来到海水浴场。只见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到处都是身着泳装的男男女女。在沙滩上,有的静静的熟睡,让海风轻轻扇进梦乡;有的用手撑着头目注云天,似乎心游物外。更多的人则跳着、跑着、笑着、嚷着、唱着。尤其是一个个美丽的青春少女在海水中欢乐嬉戏,给迷人的海滨带来了无限的风情。我和儿子在一块礁石上照了几张相,然后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第二天,我和儿子来到了青岛市比较有名的五四广场。一个巨大的红色雕塑首先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她的名字据说叫五月的风,寓意像风一样旋转而上,像火一样喷发燎原。而脚下则是绿茵茵的草地,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碧海。由于天气比较炎热,我和儿子都走的满头大汗。
    青岛我去过多次,而单独和儿子到青岛或者在外旅行,则是第一次。那一阵,也是儿子高考后最轻松的日子。现在想来有些惭愧,这些年总是在忙,也不知忙什么,陪儿子游玩的时间的确是太少了。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