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窗外春雨潇潇,我的思绪和精神弥漫在雨夜的黑暗和宁静中。少年时“为赋新诗强说愁”也曾梦想天外,也曾热情如火。不知从什么时候,激情褪去,眼睛干涩。窗前吟诗的少年,已悄然远去。月下花间之梦,已被唤醒。
    人至中年,在红尘中落寞,在名利场上沉浮,早已不再赏花、不再吟诗、不再做梦。有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缺,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两手空空。同是一样的花,一样的草,一样的树,一样的山川万物,一样的红尘世间,改变的只是精神的家园。我不知道,如何再找回失去的梦想和激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忘川之水,漫漶而下,流经一切又侵蚀一切。
    在自然的气象里,许多人喜欢爽朗的晴天。我却喜欢雨。每逢落雨的日子,我总感到精神上有一种恬静、安适的感觉。也许,是城里的生活太喧嚣了。阳光下,到处挤满了人们紧张的面孔,到处充满了焦躁、凌乱的气息。只有雨天,才会使人变的清净、变的亲切、变的和谐和自然。
    雨,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宁静。尤其当雨雾中闪烁出点点灯光时,夜晚就到来了。大地一片漆黑,沉寂中,透过窗户,看着细雨润湿了的街道,你可以静静的思考你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可以静静的欣赏别人在熙熙攘攘的名利途中疲惫的奔波。淅淅沥沥的雨,像一支优美的曲子,使你会领悟到“留的残荷听雨声”的意境和“红楼隔雨相望冷”的幽情。
    细雨如诗。“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年来此日,长是潇潇雨。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南唐李后主的这首浪淘沙带给人无限的思绪。从天而降的雨,浸湿了大街小巷,浸湿了绿树和鲜花,同样也浸湿了人们的心灵。朦胧的雨雾中,往日的悲欢离合,平日里那些熟悉的东西,会浮上你的心头,在你单调平静的生活里平添一份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牵挂,淡淡的思念。
    我非常欣赏蒋捷的那首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灯红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不同感受。“少年听雨”与忧愁悲苦无缘,正所谓“不识愁滋味”“壮年听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坎坷的遭际,悲凉的心境。“老年听雨”枯槁的身心,饱经忧患,欲说还休。由兴到衰、由衰到亡,不可逆转。仔细琢磨,这首诗透着凄凉、落寞和沧桑。时光如水。少年的梦已经远去了,当年的豪情已经不再。然而,春风春雨依旧。
    倾听着点点细雨,会感到时光悠悠。小时侯,我也曾幻想一生过漂泊的日子,到天涯海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者。但随着青春的渐渐远去,却越来越想求得安稳,过一种朴素、简单、清静的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家里吃些顺口的饭菜,有几个知己可以聊天,中午能够睡个安稳的午觉,就心满意足了。不再为自己设计什么目标,不再刻意的追求什么理想,随意、散淡、悠闲。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还在下着,似歌似泣,时吟时咏,把这个春天的夜晚笼罩在无边的神秘之中。有多少人生悲欢,有多少命运沉浮,令人感叹。春夜、春风、春雨,许多的联想,许多的思绪,许多的怅惘和哀愁,往事如风,往事如烟。

章节目录

存忠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存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存忠并收藏存忠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