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春纤 作者:六月泽芝

    分卷阅读253

    能,偏你磨牙,倒要挑拣着来。老爷素来爱读书人,自然一应都是好的,偏你说嘴,日后再不能诋毁挑拣,可是知道!”

    贾母听了,心下一想便也点头:“你母亲说的是,不论是与不是,这些个话不要与你父亲跟前说道,就是外头也不要絮叨,免得生事。”宝玉只得悻悻然应下,又说及旁事种种,因想着日后总也离了贾政跟前,他自也有些欢喜,不免显出几分来。

    贾母自小就极宠溺疼爱他的,见状也不由生出几分爱屋及乌之念,因问王夫人道:“听得说这两位先生皆已是成家立业了的,如今既是请了来,怎么也要设宴请一请才是。不如下个帖子,待得休沐日,一准请来说说话,也是个见面知道的意思。”

    王夫人听了,笑道:“老爷也说设宴相请呢。只是不敢惊动老太太,令我在外头预备两桌,单请两位先生。老太太既有雅兴,老爷自然听从,只是不免烦劳了老太太。”

    “原是礼数,又是宝玉的西席先生,总见个面儿,才是常情。”贾母摆摆手,吩咐了两句,王夫人自是应承下来。凤姐在旁笑盈盈看着,心里却是一阵冷意:太太倒是好个手腕,三言两语,又将府里的一些个事揽下了。从前如何说的?三病五灾,尽将一应琐碎事体交与自己。现今宝兄弟渐渐大了,也将将娶亲,她便将这些个小事都要慢慢收了去。这会儿一件小事,这都絮叨半日,必要亲自处置,可真真好笑。

    虽做如此想,但凤姐念着宝玉素日的好处,又渐渐为平儿劝服,深知自己总还要回大房那边,便一言不发,只管让王夫人揽权去。倒是王夫人见着凤姐不言不语,心里生出几分异样,不觉看了两眼,方收回眼神,又与贾母说些家常闲话。

    由此说定。

    且不说李纨知道后,十分欢喜,就是贾政也是心头一松,暗觉此番请了这两位举子,当真合宜,不免多嘱咐王夫人几句,必要好生款待。王夫人得了婆母夫婿嘱咐,又事关儿子日后前程,自是十分用心,请将几个紧要的家仆唤来,十分留心用意。待得三日后,张、李两位举人携家眷前来,入目皆是殷切之色,不觉都是心中一暖。

    却说这张举人年已二十六,发妻冯氏,育有两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颇为齐整。而李举人不过二十,与嫡妻严氏只育有一女,年不过三岁,十分玉雪可爱。因此番贾家下帖子,特特写明做世交之意,两家便都举家前往赴宴。两位举人自是与贾政一处,妻儿却都入了内宅,由贾母、王夫人等款待。

    旁处且不必说,贾政先令宝玉三人前来陪席,又十分亲近,也不谈国政俗务一类,单单说些风雅趣谈,又将及经意文章,却也颇为和乐。不想宴席过半,贾母生恐宝玉不自在,遣人过来将他们唤了去,只说也须拜见师母云云。贾政见了也是无法,又担忧张、李两人因此不满,一面令他们去了,一面不免苦笑告罪:“家慈痛爱儿孙,倒叫两位见笑了。”

    “自来人情如此,政公何须伤怀,只消慢慢管教,日后自是妥当。”张举人举杯相劝,又笑道:“不说旁人,便是在下小时,也是如此情状。祖父母十分溺爱,父母每每摇头,常有不成器之叹。待得年岁渐长,成家立业,不消旁人言语,哪个男儿没有苏老泉之心?”

    贾政心中一宽,又想贾珠自幼十分刻苦读书,竟损了岁寿。且常日里自家思量,上及祖宗,下至自身并子侄辈,多是诗酒放诞之辈。便有举业深精的,也不曾发迹,可见这里也有贾家的天命人数。他又日渐年迈,名利之心去了大半,倒比头前宽泛了些,不然先前宝玉于他跟前读书,再不能那般轻易放过的。

    若非念及家中从此不同往日,必要读书明理,贾政已有几分放纵之意。现今又听李举人这般言语,他沉吟片刻,方道:“话虽如此,然而读书明理,却总要教导方是。我常日里思量,他既是不愿学八股举业,强逼也是无法。只是品性上头,必要细细引导才是。现今先生也不必十分留意八股等细故,倒将那微言大义,仁爱忠君等紧要的讲明了才是。”

    张举人见他如此说来,不觉点头称是,因道:“政公舐犊之心,在下感念,自当用心竭力。”倒是李举人听了半日,不由笑道:“政公严父慈心,张兄循循善诱,某十分感佩。只兰小公子,倒有几分其父之念,读书用心,常有进业之念。”

    贾政闻说一笑,道:“他小小孩儿,还须李先生细细教导。”这李举人听他言语,便也知道贾政虽是欢喜,却并非十分留心。这也是常情,毕竟贾兰年岁尚小,不说他日后如何,单单能否长大成人这一件,也是谁都说不清的。因此,李举人心念一动,到底没有再说什么。

    而后吃酒清谈,倒是尽了一日之兴。

    待得各个告辞而去,张举人一家自无不快。倒是李举人接了妻女家去,回去见着严氏神色有些异样,不免问道:“夫人这是怎么了?”严氏回过神来,便唤来丫鬟将有些昏昏欲睡的女儿带下去,方笑道:“老爷,怪道旁人说着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自个遇到了,才觉这八个字不错。”

    第一百九十三章 赴佳宴一望而生怜

    李举人闻说如此, 倒觉可异,因笑与严氏道了一盏茶, 推过去道:“你这话又从何说来?”

    “自然心有所想, 方有这么一番话。”严氏与这李举人本是表亲, 自幼相熟很是亲近,言语间自然亲密, 因而虽是闺中闲谈一般的小事,却也能絮絮细说出来, 全无顾忌。

    原来今日贾母设宴款待,又是王夫人着意用心, 亲自经手的,自然一应俱全。且她又想着严氏等也皆算年轻, 儿女且小,李纨、凤姐、探春不说, 连着宝钗、妙玉等也皆是请了来, 端得十分热闹。好在严氏两人虽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出身,却也是诗书人家的女儿,自幼家教齐整,礼数周全的,一时也算得主客皆欢。

    本该无事。

    然而因女儿不过三岁, 年岁尚小, 严氏又见一应饮食虽是周全,却不免有些蔬果寒凉之物,唯恐不注意时她取用了什么, 或是寒凉饥寒失了调养,便先与她用了一盏多的枣儿粥,做暖身养胃之用。后才喂她吃了些旁的汤羹细点,方随她吃点儿新鲜果蔬。只女儿小小年岁,肠胃甚短,严氏估摸着时辰,又见宴席正自热闹,她便乘人不防,悄悄带着女儿出去,预备更衣梳洗一番。

    外头自有丫鬟候着,闻说如此,忙笑着领她去了一处更衣所在,又略作梳洗,此事不消不提。不想回去之事,严氏当面便遇到一个女孩儿,年约十七八岁,生得好个模样儿,只是面色不华,眉间隐有抑郁忧愁之色,端得惹人怜爱。

    只若说模样儿,先前贾家一

    分卷阅读253

    -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六月泽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月泽芝并收藏(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