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春纤 作者:六月泽芝

    分卷阅读254

    干奶奶姑娘,皆是品貌不俗。可偏偏这一个,严氏一见便觉十分可亲可近,竟似是前世的缘法,她当即就站住了脚。而那女孩儿,见着严氏,虽不知根底,却也柔声细语着道了万福。

    “那会儿我心里越发暖融融的,不住问了几句,方知道她唤作香菱,原是那薛姑娘屋子里的大丫鬟。”严氏说到此处,竟不觉长吁短叹起来,面上十分感慨。

    李举人见着也有几分好笑,因道:“这世家大族与姑娘预备的大丫鬟,原是自幼挑选出来,细细□□的,人才出众也是常情,旧日你也见过好些,今日怎得如此感慨?”

    “那些都是常情,独她不同。不然我也不提什么似曾相识一见如故了。”严氏伸手点一点李举人的额头,嗔怪了两句,又想着香菱种种,不免嗟叹道:“再说,她可不是寻常姑娘身边的大丫鬟,竟有些坎坷经历,后头还不知是个什么结果,又生得这么个模样儿,言谈举动也温柔可亲,怎不叫人怜爱?”说罢,她便将香菱本是薛蟠之妾,不想大妇嫉妒不容,生要糟践了她,幸而宝钗将她讨了来一件道明——这些却是引路的丫鬟,并后头她回宴席时,时时细看香菱,边上的丫鬟也提了两句,凑到一处才知道的。

    李举人虽不知这些内宅事体,却并非不知人情世故,一听即明:“难怪你怜惜,这样的丫鬟自不能陪嫁,又不见容主家,日后总没个前程。”

    “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严氏身为大妇,倒也不觉得夏金桂如何嫉妒不贤,只为心中莫名亲近,不免替香菱嗟叹两句:“偏她又没个家人,原是独个卖进去的,不然出去了再寻一户人家做夫妻,总也是一条出路。如今却是没了日后指望,只干熬着罢了。”说到这里,她又叹息几声,显见着十分怜惜。

    李举人见状,忙又劝了一回,见她犹有几分怅然,心里也不觉纳罕,因想道:往日这样的事常有听过,再没见她如此过的。也不知那个丫鬟究竟是何等样人,竟叫她这般牵肠挂肚,说不得还真有几分缘法使然。

    虽这么想,但念及这薛家与自己原无干系,又是官商,与自家并不是一个路数,李举人沉吟片刻,便道:“这薛家原与我们家素无往来,你若十分挂心,何不往顾家走动走动?听得说那顾家的林夫人,自幼便养在贾府史太君跟前,想来竟知道的多些。再有,她亦是姑苏人氏,与我等同乡,原可同气连枝的。”

    严氏闻说,也是点了点头,应道:“那林夫人我见过两回,当真神情散朗,而有林下风气,算得平生所见一等的风流人物。若能走动起来,也是我的好处。”由此说定,翌日严氏便往顾家递了帖子。

    黛玉如今已是接了府中一应事务,她本自聪慧,又因体弱之故,便只总揽了大面儿上的事体,至如细枝末节全由底下人自理,却一层层皆是权衡制约,虽还有几分油水,到底不曾涉及厉害。她又揽着账本,三不五日细细理一理,竟也十分妥当,且又清闲。

    今日忽而得了这帖子,黛玉不由含笑,因将帖子说与坐在一侧的顾茜,且道:“正说闲在家中无事,便有拜会的了。原是头前曾荐去的李家严夫人。他们夫妇皆与我同乡,说来也比旁人亲近些儿,又极和气斯文的,想来竟能做解颐客。”

    顾茜便笑道:“既如此,可要常请来走动走动。”

    这一番言语,却正与王夫人此时所想一般无二。她今日赴宴东平郡王府,原是代贾母言语,说两件事的,不想说了两句,那东平王太妃忽而提及宝钗,又言她品貌出众,涵养端庄,如今一干女孩儿里也是少见云云。王夫人虽是欢喜,口里也只有谦逊的,推说两句寻常女孩儿家罢了,当不得这般夸赞。

    不想,那东平王太妃不知因何故,竟笑道:“老身也是经历过的,自是看得分明,贵亲竟不必谦逊了。说来若是不嫌弃,老身倒是想做个冰人呢。”

    王夫人心里一动,口里照旧谦逊,却并不十分推辞。那太妃原是人情世故上历练老了的人,一看即明,知道她原有几分情愿,便轻轻带过,预备后头也问问另外一家,若真个使得,倒也不妨做个媒——现今贤德妃声势不同往日,贾府又是老世家,竟还是多多走动起来,日后相互扶持,总也是一件好事儿。

    这一番心思,王夫人虽不知,却是满心欢喜,回去又见薛姨妈过来说话,便将这件事儿说与她:“我瞧着太妃似是已择定了人家,只一时未曾探明那边儿心思,便不曾说出。只这样的老人家,最是心眼明亮的,这事儿怕有七八层能成的。”

    这郡王太妃做媒,自不会寻等闲人家。

    薛姨妈一听便有几分欢喜,只又恐齐大非偶,没得那一家公子有甚大不妥的地方。因想了半日,她才道:“只盼真能成就一段好姻缘。”王夫人听出里头几分不由衷,心下一想,便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道:“总归多一处考量之处。宝丫头日后如何,我们自会细细计较,若是合宜,那是最好不过,如实不妥,我们自也会推了。再如何,也不能耽误了她的下半辈子。”

    薛姨妈连连点头称是,又觉王夫人十分用心,自生了许多感激。

    王夫人心念着这一件事,只觉竟是个好兆头,越发在这事儿上用心。旁人倒还罢了,只贾母看在眼里,却有几分刺眼。偏偏这一日,她忽而得了史家送来的书信,见里头谈及湘云的婚事,非但日期又尽如对方之意提前了许多,且嫁妆也略有几分简薄。

    贾母何等样人,原是世情上经历过的,立时便觉出史家几分遮也遮不住的衰败之气。她心里一阵烦躁,偏又听得说王夫人如此这般,两头夹杂在一处,她便将人请来,又道:“云丫头的婚事,又要往前提了。连着湘英丫头忽而明岁也要成婚,竟都赶到一处了。可见这世道人情竟与头前不同。我思量着三丫头的事,也未必十分拿得准时日,倒还要早早预备起来才是。”

    王夫人听得这话,不觉手指一僵,慢慢道:“头前也不曾料到提前这一件,只念着事缓则圆,便都慢慢着来。今儿老太太这般说,我竟要用心些儿,总不能失了礼数。只是老太太也请放心,我已是一样样筹算过了的——一应嫁妆单子比着二姑娘,只略有增减。”

    “我也提一句,省得若有差池,竟一时赶不及。你既是留心了,我自是放心的。”贾母说得两句,却又让过两日将嫁妆单子与她瞧一瞧:“三丫头素日伶俐,我也很是喜欢,如今她将要出阁了,我总要与她一些个东西。一则添妆,二来若我一时去了,也是个念想儿。”

    “老太太自会长命百岁的。”王夫人忙驳了这一句,贾母却摆摆手道:“那也就是你们哄我罢了,真个长命百岁,岂不是成了个老妖精?倒是孩子

    分卷阅读254

    -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六月泽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月泽芝并收藏(红楼同人)红楼春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