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41

    她,一起说说话。

    “妈妈,你也会打扑克吗?”黎元元睁着眼睛问道。

    “会呀,不过妈妈打得不好。”王慧珍笑道。

    “打扑克太费脑子了,妈妈记不住牌……”

    “……”

    王慧珍对“打升级”之类的扑克游戏,没什么瘾。

    如果有人来喊,也能上去打两把。不过,她牌技一般,也没多少人来喊她,大多是人手不够时,临时去救救急。

    而田根宝就不一样。

    他像其他沪上知青那样,特别喜欢打升级,牌技还非常好。

    每次一有人来喊,就兴冲冲地出去了。不过,到熄灯前一定会准时回家,否则她就不给他留门,让他在外面拍门拍得山响,就不给他开,好让他长长记性。

    现在,连队里很流行“打升级”“争上游”,是个职工都会打。

    包括李连长和几个排长在内,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就会扎摊子,聚在一起打扑克。徐指导员在开会时,也多次提醒过,业余时间要多学习,少打扑克。

    可说归说,大家还是照打不误。

    这个玩是会上瘾的。

    在年轻人居多的连队里,晚上不打扑克又能干什么呢?

    尤其是沪上知青,最喜欢扎堆。

    “打升级”,最早就是从他们开始的。慢慢地,连队里的职工们都学会了,还玩得不亦乐乎。

    平时,大家白天上班,晚上开会,也没什么时间聚在一起。

    可一到星期六晚上,就特别放松。

    职工们有串门子聊天的,有聚在一起打扑克的,还有下象棋的,总之都不会老老实实地在家里闲着。

    她知道田根宝一向爱干净,不喜欢把家里弄得乱乱的,所以很少叫知青来家里打扑克,实在推不过去了,才偶尔来那么一次。

    每次聚会,相熟的知青们能把屋子填得满满的,有围着桌子打扑克的,有坐在一边观战的,还有边织毛衣边聊天的,总之非常热闹。

    而打扑克也得讲究个输赢。

    输了的,脸上就要贴白纸条,输得多的,还要钻桌子学狗叫。

    反正,怎么热闹怎么来。

    黎元元听着王妈妈的讲述,不禁哈哈大笑。

    在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里,打扑克曾风靡一时,也是职工们最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直到后世,只要人手够,甩两把扑克也很常见。

    可见棋牌类的游戏有多受欢迎?

    包括她在内,在大学宿舍里也没少打扑克,什么“双升”,“斗地主”之类的。而且,她的牌技还相当不错,打对家时很少会输。

    母女俩躺在大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不知过了多久,黎元元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王慧珍见元元睡熟了,就把她抱起来,搬到里间的“小床”上。明天,小木匠要来家里给元元做个小床,以后睡觉就舒服多了。

    *

    星期天,大人们不用去上班。

    托儿所也休息。

    连队里顿时热闹起来。

    有几个小青工,一大早就占了篮球场,分班打比赛。

    而在场地外面围观的,就更多了。

    有些来食堂打早饭的,端着饭菜只顾着看,甚至忘了回家。而那些单干户们,就干脆站在场地外面,边吃边看。

    还有的吃完了早饭,就在礼堂旁边的阴凉地里扎下摊子,准备下象棋。

    总之,非常热闹。

    连队里的职工们住得都是排房,两边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没什么私密性可言。

    一到星期天,谁家吃什么饭、炒什么菜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想吃点好的,也不敢大明大放的,怕别人看见了眼红。

    当然,各家各户也没什么好吃的。

    除了一些鸡蛋、鸭蛋之外,实在是没什么油水。而那些棚子里养了小鸡小兔子的,就格外显眼。如果谁家宰了一只,会立刻引来小孩子的围观。

    等做好了,香气扑鼻的,搞得邻居们直吸鼻子。

    有相熟的,是给端一碗呢?还是不给呢?

    而田根宝家就没这个烦恼。

    因为他家的小鸡小兔子早就进肚子里了。可今天,小木匠要来家里帮忙,怎么也得做点好吃的犒劳一下吧?

    他想了一下,决定出去打鱼,改善一下生活。

    于是,换了一身灰色汗衫和短裤,光脚穿着凉鞋,准备下渠打鱼。

    田伟民一听爸爸要去打鱼,立马兴高采烈起来。因为,他是爸爸的好帮手,可以帮着捡捡鱼,提提鱼篓子,干点小活。

    黎元元一听打鱼,也想跟着去看看。

    可支渠那边离得比较远,得骑自行车过去。田爸爸带着伟民哥哥,外加上鱼篓子、渔网渔杆什么的就已经满载了,她这一去岂不是给添乱子?

    于是,想去又不好意思说,只好站在车子边上,眼巴巴地看着。

    田爸爸一看,就明白了。

    小元元也想去看爸爸打鱼,那还不容易吗?于是,就向邻居家借来了一只木头座椅,牢牢地绑在车梁上,好让元元坐着。

    又找了一根麻绳,把鱼篓子绑在车后座的外侧,渔网用布包起来,放在篓子口。又把两根渔杆和一条木棍绑在了车梁上。

    这样,虽然骑着有一点点别扭,但也影响不大。

    伟军和伟波一看,也想去。

    可田爸爸眼睛一瞪,大声说道:“你们两个,在家里不要乱跑乱动,好好听妈妈的话,一会儿小木匠叔叔来了,也不许靠得太近,影响到叔叔干活!”

    “爸爸,我们晓得了!”伟军和伟波只好点了点头。

    王慧珍见了,赶紧摸了摸老二和老三的小脑袋。这个老田,和孩子一说话就瞪眼睛,不会好好说吗?

    见伟民和元元都净着头,就进屋取了两顶小草帽,给他俩扣在了脑袋上。还蹲下身来,帮着元元拉紧带子,在下巴颏的下面系了一个活扣。

    “伟民,你把草帽下面的带子系上,小心被风吹跑了!”

    “妈妈,我晓得了!”

    田爸爸也戴上草帽,系好了带子。

    收拾停当后,把小元元抱到座椅上,就跨上车子,两脚一蹬,自行车就跑起来了。田伟民跟在后面,两手拉着后座,紧跑两步,跳上去侧身坐着。

    王慧珍站在家门口,看着三人远去了,才回屋。

    她准备去涝坝挑几桶水,把大澡盆搁在太阳地里,晒晒水。这样,下午就可以抬回屋里,洗个热水澡了。

    *

    田根宝骑车驮着两个孩子,抄小路往连队出口而去。

    下渠打鱼,改善生活,这还是跟着老职工们学的。

    刚来连队时,知青们在生活上都比较懒,可嘴巴却很馋。每次看到老职工家里吃鸡吃鱼,都恨不得跑到人家家里一直坐着不出来。

    车间里的老职工不少,

    分卷阅读41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