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145

    乐此不疲。

    对此,学校里也很支持,还打算派人去师部购买一批乐器。

    而学生家长们更是积极。

    有条件的,就去代销里给孩子们买了口琴,还托人去城里买手风琴。没条件的,也支持孩子们去学,想着早晚能解决这个问题。

    受这股风潮的影响,田伟民和田伟军去学吹口琴,田伟波和姚龙港去拉手风琴。

    田根宝一看,高兴坏了,还特地买了两只口琴给孩子们练习。

    至于手风琴,也是要买的。

    他以前上学时就拉过手风琴,对这个乐器也很怀念。可惜,后来只能看连队里的演出队员在台上表演,自己却再也没有拉过。

    元元的这个小提琴,一时半会儿地不好解决。

    可田根宝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找到小木匠,让他去学校里看看,是不是能比着做一把?

    小木匠是个爱动手的,也是个好奇的。

    于是,颠颠地跑到学校里,找到李老师,细细地观摩了一把。当场就掏出一卷皮尺,量了尺寸,并用白纸画了一个简单模型。

    回到连队后,就琢磨开了。

    他用了一周时间,硬是做了一把小提琴模型。虽然是木头的,也没什么镂空装置,也没有琴弦,可外观看着和小提琴一模一样,夹在脖子里练习一下姿态,还是可以的。

    可随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他做的这个模型,是成人用的小提琴,而元元还是个小孩子,得用儿童版的。于是,又跑到十九连的一个知青家里,去看小提琴。

    这个知青叫蒋进,是演出队的,有一个女儿自小跟着他练琴,还一起参加过演出。逢年过节时,还随队登台表演,在营里十分有名。

    他家备有一把儿童版的小提琴,平时舍不得拿出来给人看。可小木匠,因为木工活做得好,给他家打过一套立柜和五斗橱,自然与旁人不一样。

    于是,就把小提琴拿出来,让小木匠好好量了量,还比着画了一幅图纸。

    小木匠回到连队后,就找了一块木料。

    又连刨带削的,做了一把小提琴,周边还用砂布打磨了一通,又上了一层清漆,看着光滑锃亮。

    就这样,黎元元有了一把“小提琴”。

    一到练习课上,就夹在脖子里,对着空气上下拉着,姿势别提有多标准了。李老师一见,乐坏了,对她也重点指导,一副培养人才的架势。

    其他同学一看,也跑回家给大人说了一通。

    于是,家长们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都跑去找小木匠,想请他给孩子做一把小提琴。小木匠一向好说话,也就满口答应下来。

    不过,因为做的人家比较多,得慢慢排队。

    有些家长心急,就给小木匠提前送了香烟糖果过去,说:“穆师傅辛苦了,吃点糖果提提劲!”

    也有的干脆拎着两瓶老白干,送给小木匠。

    也不怕小木匠喝醉了,影响干活?

    黎元元听着田爸爸的一通描述,笑得肚子疼。

    这个小木匠叔叔真有意思。

    当然,家长们去找小木匠,也都不是白找,多少要表示一下。

    这个年代,人都比较质朴,帮点忙也不好意思收钱,更别提张口要钱了。可大家却懂得礼尚往来,只要家里面有的,都会拿出来,去表达一番谢意。

    最后,小木匠叔叔一连做了八只小提琴。

    家里收了一大堆零食,够他们一家几口好好吃一阵子的。

    *

    小伙伴们都在学艺。

    而姚龙港报名去拉手风琴,纯属凑热闹。

    杨阿姨的音乐细胞是没得挑的,他家里就有一台手风琴,是托儿所里的。杨阿姨没事了,还会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风景,拉几下,哼唱两句。

    以前想让小龙港学习,可这个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好好苦练。现在倒好,学校里一动员,立马欢腾起来了。

    杨阿姨借此机会,好好敲打了一下儿子。还特地跑到学校去,让教手风琴的女老师,管得严一点,好好督促姚龙港同学加紧练习。

    拉手风琴,对臂力要求很高。

    手风琴一背,压得肩膀疼。可姚龙港看到小伟波都坚持下来了,也不好意思放弃。于是,也咬了咬牙,坚持了下来。

    杨阿姨见了,心里十分欢喜。

    于是,去慧珍家里坐了坐,意思是让小伟波去她家里,和小龙港一起练琴。

    她知道,小孩子就得比着来,这才有动力。

    尤其是她家的小龙港,性子很活泼,一点都坐不住,就得有小伟波这样的小伙伴,在一旁相互盯着,才能进步。

    田根宝和王慧珍听了,自然是满口答应。

    黎元元在一旁抿着嘴直笑。

    这个小龙港真是个活宝,到了哪里都是欢笑一片。

    *

    在各种才艺班中,打腰鼓的是最牛的。

    因为学校里组织了一支腰鼓队,有六十多号人,排成了一个方队。还有十多个备用队员,随时都能填补上去。

    一到下午放学后,大操场上就拉开了架势,开始训练。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脑补腰鼓声)

    这会儿,除了教打腰鼓的两位老师,其他学生还没有腰鼓,可一点也不影响排练。他们站成方阵,手里拿着两根鼓锤,练习着基本步伐和技法。

    邓原和田伟民因为个子高,也被选拔上了。

    一开始,他们连个鼓锤都没有,就用两截小树枝来代替。后来,田爸爸亲自动手,做了两对鼓锤,让伟民拿着去了学校,给了邓原一对。

    这样,才有了最基本的工具。

    学校里,打鼓队牛啊。

    一到训练的时候,周围就围了好多学生,还有家属也跑来看热闹。有一天,黎元元和邓虹也跑过去瞅了瞅。

    结果,在队伍中竟然看到了小班长谢海宁。

    哦呦,这人也不耍懒了?

    竟然对打腰鼓产生了兴趣?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

    第85章 打腰鼓

    *

    谢海宁的确对打腰鼓产生了兴趣。

    因为个子够高, 所以入选了。

    当然,即便他个子不够高,也会入选的。谁让他爸爸是教导主任呢?这可是其他同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他来说, 所有他不会的, 没有尝试过的,都感兴趣。对打腰鼓,这种舞动全身的的技艺, 自然会很投入。

    黎元元拉着邓虹在一边看了一会儿。

    觉得打腰鼓的确很好玩。

    这么多队员组成的方阵, 一个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 抬胳膊踢腿的,外加转身一气呵成, 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可惜,像她们这些低年级的是没有机会参与的。一个是个子矮, 再

    分卷阅读145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