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214

    字台的抽屉没有上锁,结果邓萧和几个同学的信被翻了出来,拆开来,扔得到处都是。

    那天晚上,她一回来,就看到楼下茶几上放着几封信件。外婆坐在沙发上,一边打着毛线活,一边看着电视。

    见了她,轻轻地暼了一眼,细声细气地说道:“元元啊,你小表弟不懂事,把抽屉翻得乱七八糟的,保姆才收拾好,不要介意啊?”

    黎元元一听,火就上来了。

    可看到外婆眼里的那种暧昧,心知她偷看了信件。她强压着怒火,笑着说道:“外婆,没关系的……”

    说着,拿着信件,就上楼了。

    自那以后,她备了一只木匣子,专门用来存放信件,并在匣子上加了一把锁。心说,写字台是人家的,不好上锁。可匣子是自己的,想就怎么来就怎么来。

    这时,她能够体会母亲徐玉姗的心情了。

    自小就被送到沪上,住在外婆家里。

    几个舅舅就不用说了,都是怕老婆的,那舅妈们能给她好脸色看吗?还有表哥表妹们也把她视作外人,就像来讨饭的。

    家庭环境,可想而知。

    后来,才会养成了那种敏感而冷漠的性格,对谁都不是很亲近,客客气气的,总保持着一点距离。甚至还影响到了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

    邓萧得知后,很是担心。

    他在信里写道:“元元,以后来京城吧!天高地广,这里更适合你。”黎元元捧着信,一连看了好几遍。

    萧哥哥是懂她的。

    他们都是在边疆那种开阔地里长大的孩子,已经不适合大城市里的那种精明和算计。

    她想,以后就去京城读书吧?

    *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年底。

    这时,她的初中同学康君华也回到了沪上。

    还按照信中的地址,倒了好几趟公交车跑来看她。

    听说,她住在花园洋房里,真是羡慕得不得了。说自己挤在奶奶家里,每天晚上睡在阁楼上,一翻身楼板就“嘎吱嘎吱”响,把大家都给吵醒了,搞得她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生怕遭人白眼。

    唉,这日子过的,真不如呆在边疆好啊。

    那时候,活得多痛快啊!

    黎元元也是感慨万分。

    千里之外的边疆,已经越来越遥远了。

    对那种田园般的生活,唯有留恋不已。

    元旦这天,黎元元收到了谢海宁发来的信件。

    说家里一直在跑调动,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了。还有,场部保卫科那边,也找到了路子,到时候办理户口迁移时,可以帮个忙。

    放了寒假,谢海宁一家果然回到了沪上。

    为了返城,谢主任和宋干事连公职都不要了。回来后,就在“儿子”的指导下,在弄堂口摆起了地摊。

    他们家也跑了路子,把两个孩子在双方父母家里一边落了一个。以后,也不在一个学校里读书,倒没人关注那么多。

    春节过后,宋阿娣带着谢海宁,来田根宝家看了看。

    和老田、慧珍聊起彼此的近况,也是感慨良多。

    相比起来,她和老谢回到沪上,舍弃得更多一些。毕竟,知青想奋斗到那一步,是很不容易的。对此,宋阿娣倒是很乐观。

    她哈哈笑着,说道:“我只是个小干事,我们家老谢也不过是个教导主任,跟人家比起来,也算不上什么……哎,你们听说了吗?有一个团场的女团长,都把公职辞了跑回了沪上,那可是副县级干部啊,现在和我们一样都在摆地摊……”

    说到兴头上,几个人还一起交流一下了摆摊子的经验。

    说,如果没有市容纠察管着,就更好了。

    黎元元和谢海宁站在走廊上,扶着栏杆,聊了几句。

    这个人脸上的神情还是淡淡的。

    对回到沪上,谈不上欣喜,但很从容。

    他问了问重点中学的情况。

    又从书包里掏出几本《绿野周刊》送给了元元,那上面刊登着他的最新作品。

    黎元元打开来,翻阅着。

    心里一阵感动。

    路途这么遥远,带着一摞书刊当行李纯属累赘。可谢海宁还是带了一份回来,就为了给自己看看吗?

    他还真是把她当成了知交好友。

    第130章 再聚首

    *

    放寒假后, 黎元元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家里。

    虽然阁楼上又昏暗又狭窄, 可心里却很自在。田爸爸和王妈妈也很开心, 元元也挂念着家里,并未因为那边的条件好, 就忘了自己的家。

    伟民他们就更不用说了。

    元元妹妹回来后,几个人一起看书学习,练大字。

    这么多年苦练下来, 个个都能写出一笔漂亮的毛笔字了。春节前, 在元元的提议下,他们四个一人写了一幅, 送给爸爸妈妈作为新年礼物。

    收到这份礼物,爸爸妈妈高兴得不得了。

    田爸爸还特意拿到书画铺子里,装裱了一下。一排四幅, 挂在外间的墙壁上。只要家里有客人来, 就跟人家说,这是伟民、元元他们写的大字。

    听到人家夸:“哦呦,写得这么好啊, 都快赶上书法家了!”田爸爸就笑得眯着眼睛, 脸上满是自豪。

    姚龙港来家里玩时,看到墙上的书法,啧啧连声。

    回家后, 也扎下摊子,一连写了好几幅,还当宝贝似的拿过来给他们看。经过点评后, 从里面挑选了一幅最好的,也裱了起来,挂在家里。

    不过,姚龙港的字写得是真好,圆润洒脱,很有灵气。

    元元妹妹也在给他鼓劲,说:“小龙港,要好好练习啊,以后就能当个大书法家了!”

    小伟波在一旁听了,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大服气。

    除夕那天,就裁了一张红纸,屏着气写了一个斗大的“福”字,贴在门上。管招待所的张叔叔见了,夸了好几句。不一会儿,就拿来一摞红纸,请他们几个写了十几个“福”字,给每间客房的门上都贴了一幅。

    放眼望去,红彤彤的一片,真是喜气洋洋的。

    就连传达室的门上也贴了一个,一进院子就能看到。

    这一下,小伟波可得意了。

    进进出出,总要瞄上几眼,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伟军见了,心想着,弟弟还真是个小孩子心性,都这么大了一点也不稳重。

    黎元元发现后,抿着嘴直笑。

    伟波哥哥就得经常激励着,这样才能进步。

    *

    江南的冬天看似温暖,其实是很难熬的。

    回到家不过两周,黎元元的手上就起了冻疮。一到晚上睡觉时,就痒痒的,忍不住就想挠挠,三下两下,就破了皮。

    王妈妈十分心疼,却又毫无办法。

    只好不停给她抹防冻膏。

    与边疆相比,这里

    分卷阅读214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