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小田园 作者:拾玖景观

    分卷阅读221

    *

    大学里的生活开始了。

    这个时代的大学校园,充满了青春活力。文学社、诗社、朗读社、论坛讲座、周末舞会、合唱队,遍布校园的角角落落。

    而黎元元对这些倒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她很忙。

    每天忙着听课、搞创作,还要忙着写作业、写信。

    中文专业,是一个充满浪漫而又颇为枯燥的专业。说它浪漫,是因为和形形色.色的文字打交道,说它枯燥,是因为要按照既定模式交作业。

    有些严肃作品,简直乏味到了极点,只要一打开,随便翻两页就能睡着。可学生们还要对着这类作品,写出相应的文学评论来。

    对于回炉再造的黎元元来说,却是如鱼得水。她想,只要换一个角度,即便是严肃作品,也有其价值所在,也能挖掘出更多的闪光点。

    课余时间,她除了写小说,就是写信。

    一个星期,至少给家里写一封信。她知道,田爸爸和王妈妈对她的牵挂,只有读到她的来信时,才会有所宽慰。

    还有那些同学和朋友,只有通过写信才能继续保持联系。另外,每逢节假日,也要给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写信问候一下。

    剩下的时间,还要用来会朋友。

    这个朋友主要是邓萧。

    另外,还有谢海宁。

    由于两所大学之间的距离很近,她和邓萧、谢海宁偶然会聚在一起。聚会地点,大多在那家卖门丁肉饼的小饭铺里。

    谢海宁只要一拿到稿费,就破费一把,请他们大吃一顿。

    这时候,邓萧已经知道谢海宁就是“海派侠客”,这是他自己亲口说的。

    当时,把他惊讶了半天。

    以前,他和元元对这位“作家”可是钦佩不已,想不到也是一位少年天才?而这位天才和“刀剑啸”又何其相似?

    他心里存有疑惑,却不好开口询问。

    至于谢海宁的来历,他自己没提,元元也不好透露。她想,有一天谢海宁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开口。

    三个人聚在一起,对边疆的怀恋是无穷无尽的。

    那里有着最美好的记忆,也有着他们的童年时光。

    谢海宁说,“有一天,一定要回去看看。”

    邓萧也点了点头。

    他始终记得自己答应过元元,等她长大了,就陪着她一起去“魔鬼城”,去寻找那堵神秘之墙。

    虽然他心里舍不得,可最后还是要由元元自己来做决定吧?

    第134章 小群众

    *

    日子, 一天天过去了。

    黎元元非常享受这段大学生活。

    闲暇时, 和邓萧一起把学校周围的景致逛了一个遍。几大园子和护城河, 外加上西边的八大处,让她更加喜爱这座城市。

    邓萧看在眼里, 喜在心里。

    他想,元元这么喜欢京城,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和胡同小院, 是不是就意味着她又多了一分依恋?

    牵挂越多, 就越难以割舍。

    即便后世再好,恐怕也缺少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吧?

    他听元元多次提到过, 后世人们的追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不义之财的堂而皇之招摇过市,道德底线不断被刷新 , 社会风气一点点地被败坏了。

    最后, 大家都只顾眼前利益。

    什么理想信念荡然无存,很多人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买套房子。

    一说起房子,爸爸妈妈所在的医院, 要分房子了。

    这是按照职工的工龄、学历、职称、岗位打分后, 排队分房。爸爸妈妈的积分加起来,刚好能分到一套两居室。

    妈妈还开玩笑说,等房子下来了, 他和邓原谁先结婚,房子就给谁住。

    他想,自己结婚恐怕不会早了。

    虽然他已经二十一岁了, 可心中的那个人还小着呢,怎么也得再等个几年吧?

    况且,他到现在还没表白呢。

    倒是邓原,在学校舞会上结识了一位女同学。

    还偷偷地和他说,她在外国语学院,读大二,家是外地的。最近一段时间,邓原在校外偷着谈恋爱,忙得都没空回家了。

    他给元元说了一下,元元也乐坏了。

    还打听了半天,只差让邓原领出来给她瞧瞧了。

    *

    星期天,黎元元去邓萧家吃饭时,偶然也会碰到邓原。

    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个子和邓萧差不多高,有一米八五左右,也是一表人才。不过,话却少了很多,不像小时候那么容易冲动了。

    邓原是学工科的,却颇有自己的见解。

    黎元元敏锐地发现,他对外来思潮接受度很高,似乎有点迷信海外的一切。

    她不禁担心起来。

    因为几年后,会发生一场变动,给很多年轻人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那时的邓原已经大学毕业了,可处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冲动,她可不希望他被牵扯进去。

    她找到邓萧,告诉他自己有点担心。

    邓萧听了,十分严肃。

    相比起来,他的思想比邓原更为成熟,也很少做一些头脑发热的事情。他相信元元,既然提出来了,一定是看到了某种危险。

    可邓原的想法,如何才能改变?

    元元说,唯有让他彻底看清楚,才不会受到蒙蔽。于是,邓萧对弟弟也关心起来,常常和他聊聊,想慢慢扭转他的观念。

    他自己是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埋首于专业,也很少参加外面的论坛讲座。对当前思潮泛滥,虽然有所警觉,却始终置身事外。

    对此,黎元元很放心。

    包括她自己,基本上不去参加那些论坛讲座。即便有同学热情地拉她过去,也被她婉言谢绝了。反正,她就是个小群众,对那些抛头露面的场合,一向不感兴趣。

    邓萧发现自己受元元的影响可不小。

    现在,他也像个群众了。

    与小时候所向往那种革命理想,也越来越远了。

    这倒是爸爸妈妈喜闻乐见的。

    经历过那么多运动,其他都是虚的,唯有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才是立身之本。

    *

    元旦前夕,班里要搞一场文艺晚会,要求每个同学都得参与。

    黎元元她们寝室里出了一个小合唱,分两个声部来演唱那首著名的流行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她也跟着浑水摸鱼上了台。

    没想到,节目大获成功,还被班里推荐去参加系里举办的新年晚会。(注1)

    黎元元第一次登台露了脸。

    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的团体活动。后来,看到系里的报刊专栏里,贴着她们演唱时的照片,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可除此之外,她依然是个低调的小群众。

    这种无拘无束,毫无压力的生活,正是她所向往的

    分卷阅读221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小田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拾玖景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玖景观并收藏七十年代小田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