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366

    我一道用早饭。”把一干儿孙打发走了。

    赵长卿赵蓉朱铃朱曦朱蝉正在陪朱老太太说话,赵老太太笑看着赵长卿,“早上听丫环进来说,昨晚你来请安了。”

    赵长卿笑,“我来得有些晚了,老祖宗院里虽还没关院门,我跟外头的婆子打听着说老祖宗梳洗过了,想是准备休息,就没打扰老祖宗。”

    朱老太太笑,“既是天晚,不过来也无妨的。家里就这几口子人,也没那些规矩要讲。太爷脾气古怪,他那人,谁投了他的眼缘就喜欢把谁带在身边。你把太爷孝敬好了,我就高兴。”

    朱铃摸摸赵长卿的脸,玩笑道,“这丫头就是有福气,像我们一样是孝敬的心,偏不入太爷的眼。好妹妹,你就带我们那份儿一并孝敬太爷啊。”

    袁氏笑,“你又作弄你妹妹。”

    朱六太太对朱大太太笑道,“长卿这孩子,自小就格外机伶。”

    赵长卿笑,“兴许是傻人有傻福吧。”

    大家说笑了一时,男人们自流芳院回来,除了朱老太太,女人皆站起身来,朱老太太便问,“太爷可好?”

    朱大舅爷笑道,“父亲气色极佳,说免了儿子们以后的请安,还说叫长卿过去一并用早饭。”

    朱老太太笑对赵长卿道,“那你就去吧。”

    赵长卿行一礼,便带着丫环去了朱太爷院里。

    别人都觉着朱太爷脾气古怪,赵长卿倒喜欢跟朱太爷一起说话玩耍,两人一起听戏听曲,丝竹管弦,吃喝玩乐,极是快活。

    朱太爷很是讲究,每日用的水都是仆从一大早上去万梅寺的泉边汲的泉水,煮茶的水都是用玉罐盛放。赵长卿问,“太爷,这有什么讲究吗?”

    朱太爷道,“玉是有灵性的东西,山间的泉水带着山中的灵气,用玉来保存,可使味道不失。”

    赵长卿不大信,朱太爷自有其歪理,笑,“你别不信,人死了以玉塞九窍,为何不用金,不用银,单用玉呢?”

    赵长卿心说,我上辈子死后肯定没人舍得给我用玉塞九窍的,却有此奇遇。赵长卿道,“人死之后万事皆休,跟玉不玉的关系不大。哪怕玉真有灵性,也管不到灵魂不散,人终归还是会转世投胎。至于投得好人家,还是寻常人家,就端看此人生前功德造化了。”

    朱太爷见赵长卿一本正经,不禁笑道,“你这样开药铺坐诊治病,看来是要积大功德的。”

    “大功德不敢说,但治病救人总是好事,做好事总比做坏事强。”

    丫环捧上两盏奶茶,赵长卿先接了一盏奉予朱太爷,自己方取了另一盏,微泯一口,奶的醇厚与茶的清香带来极佳的口感。朱太爷道,“这世上人,多是欺善怕恶,做坏事还好做一些,做好事就难了。”

    赵长卿笑,“我不怕。”

    朱太爷好奇的问,“我听说你轻轻松松的就把两只石狮子砸到青石板地下去了,是不是真的?”

    赵长卿有些不好意思,她并不是喜欢炫耀的性子,只是这世道太难了。朱太爷一幅惋惜的模样,“你有这样的绝世武功,朱庄那般去找死,你怎么不一巴掌抽死他?”

    赵长卿盯着朱太爷不说话,朱太爷道,“看我做什么?”

    “看你是不是在讽刺我。”

    朱太爷一阵大笑,拉着赵长卿道,“走,咱们去园子里转转。”

    流芳院非常宽敞,正经的四进大院子,自带花园假山流水池泉。朱太爷道,“知道这处院子的来历么?”

    赵长卿摇头,“太爷这院子挺宽敞,房屋古朴,这园子也能看出来是养了多年的园子。”一间有年头的老宅同新宅子是不一样的。

    朱太爷点点头,“流芳院是以前朱家的祖宅,后来渐渐家里发达后就买了邻近的几座宅子,便是今天的朱家了。”朱太爷望着园中一草一木,道,“家族兴衰,也就是如此了。君子之泽尚且五代而斩,何况朱家这等人家。”

    赵长卿道,“大舅爷正三品户部侍郎致仕,有几人能比得?何况朱家子弟在外为官者众多,也算是一等书香人家了。”

    朱太爷摆摆手,绕过假山花从,转身到一处六角亭中坐下,赵长卿也陪着一并坐了。朱太爷问,“你知道宋皇后的事吗?”

    赵长卿道,“只知道一些,并不大清楚。”

    朱太爷笑,“滑头,你不知道宋皇后就能去跟李掌柜做那调料粉的生意?”

    不意太爷这般消息灵通,赵长卿笑道,“要说我是刻意去搭李掌柜的线,太爷就抬举我了。我何德何能呢?实心说起来,约摸是因缘际会吧。”

    朱太爷微笑颌首,“这话我信。”

    “宋皇后是原户部侍郎宋荣宋大人的嫡出长女,宋家出身寒微,家族中清一色种田的,只听说宋荣的父亲是个秀才,别的其他亲眷再无一个念书人。宋家是兄弟二人,宋荣还有一个胞弟,叫宋耀,如今在东南沿海做官。”朱太爷十分详细的同赵长卿说起宋家的事,道,“宋荣原是直隶解元,去帝都赴考时便被武安侯相中,许之以嫡女,这位元配夫人就是宋皇后的生母了。宋皇后还有位嫡亲的姨母,嫁的是宁安侯。宋皇后的嫡兄娶的是戚国公府的嫡出小姐。所以说,宋家出身平平,姻亲却皆为显贵,实在非同寻常。”

    “宋荣如今算起来也不过四十许人,不过,他三十出头的时候就已是户部侍郎了。先时你大舅爷未致仕前被宋荣稳稳压了一头,此人状元出身,深得帝心,我虽未曾见过,但想必定不是寻常人物,不然也教导不出宋皇后这样的女儿来。”朱太爷温声道,“宋皇后在少时曾被宋荣许给文状元吴双,可是亲事未成,吴家兄弟勾结四皇子谋反,后来吴家兄弟连带着四皇子逃到西蛮去了。就是在边城时,你父亲救了宋皇后,那时的宋皇后尚不是皇后,只是一介臣女。”

    “按理,宋家与吴家曾有亲事,如何撕扯得开,可是,宋侍郎在吴家兄弟与四皇子逼宫时曾有救驾之功,宋家反因此事封爵。接着,宋荣的次女因选秀进宫,被封为德妃。德妃已经生下一个皇子。那次选秀时,宋皇后因腿伤免选。后来,宫中太后将她赐婚给娘家侄孙方谅,方谅是个浑人,宋皇后在方家住了三日,未曾圆房就与承恩公府翻了脸,自己搬到了山中别院。然后,她在山脚寻了宅子来做书院,不必人交钱,免费念书,还请了秀才举人做教书先生

    分卷阅读366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