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40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40

    就上货,很是方便。

    “您坐!”刘清清年纪小,狗腿些反倒招人喜爱。

    “今天还有水煮鱼吧。我那天可没吃够。”孙二郎是直脾气。

    “今天郎君特意带亲朋好友来赏脸,肯定得让郎君尽兴而归。”刘清清又吩咐人下去传菜。

    祁三郎因前一阵子都在张罗中都花楼装修和船运的事也没怎么在意客栈的生意,今天一来竟也不知自家有什么好酒好菜。

    “我主家店里用的是自家的厨子,上不得台面的菜品就请各位不要嫌弃。”这边刘清清话落,那边孙二郎已经接了话。

    “你自家的厨子就做得这么香的鱼,又何必请外人。就是其它的菜上不得台面,就靠这一鱼也能养活这家店了。”

    刘清清这脸皮抽得直抖,心想:你还真当我就靠这一道菜养活一家店了。要不让你见识见识老娘的手段,你还真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果然,不论冷盘、热菜、主食、饭后甜品无不精美,直看得祁三郎也有些傻眼。

    “这些菜色恐怕不便宜,一般商人可能吃得起?”镇长还是想着他的税收。他也想啊:你们家在这里开这么大一个店,这里往来都是商人,吃不起谁住?没人住,你能交得起税吗?

    “您有所不知,这些个菜只是招待自家亲友特意准备的,若是镇上谁家有个喜事想定些好酒好菜自可以从我们这里定,”刘清清满意地看着一桌人点头,“若是来了大商,小店也不是招待不了。楼下那些个散桌就能满足行商的吃喝,价钱比镇里便宜些,因河鲜在这里好弄,自是不要高价。”

    镇长满意点头称赞,商人逐利可也不能损害本地的经济。贵价的东西要有,这是门面,便宜的菜色也有,便宜来往的客商,这才是买卖之道。

    正文 第43章 治国

    今天河边客栈开业,何先生也被请来,只因刘清清劝祁三郎说:这位曾位列朝野,如真遇到什么事也算多一条路子。

    祁三郎看刘清清的眼神怎么…怎么这么不屑呢!

    刘清清瞪回去,娘的,我这么为店里打算你还看不起我,你不会有朋友的。

    不过派贴子的时候祁三郎还是叫了近身的小厮去送,贴上写明了平时仰慕何先生的学问,自己一介布衣,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只有借何先生的好品味给自己的小店添添光什么的。

    刘清清看着贴子上龙飞凤舞的字体仿佛叫喊着主人的不平:俺也是有学问的商人好不?

    你有啥能耐都是商人好不?清高不能给你带来收益,你还是乖乖就范吧。

    何先生来得很是时候,比约定的开业时间早了一刻钟的时间,在大厅里尝了刘清清做的点心,喝了点茶水,并明言自己是来品偿美味的,不能多吃点心,还是每样都吃了几块,看得绿豆很心痛。他以为这些点心贵人们并不会过多品偿剩下的都会给他带走,刘清清用眼睛斜他:孩子,你真是想多了!

    镇长来前何先生一副老餮的样子,镇长进来的时候他立即恢复了学者的样子,有礼有节,看得刘清清在心里直呼还是政治家更可怕。

    就餐时镇长与何先生、祁三郎一桌,大家先是谈了天气,又谈运河的历史,熟了就开始谈国法、税收。

    刘清清没有坐位,站着侍侯反而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他们说一边想着改天一定去买一本国法看看。

    何先生本来是听镇长跟祁三郎聊天,当听到店内收益时也不时插上一句,比如:“如沿河多开几家这样的客栈能给朝庭带来多少进项?”

    祁三郎报了他和刘清清估算的收益,按律的税收竟也挺可观。不过祁三郎提出桃镇治安相对好些,近里有镖局可以请来可靠的人保护货栈的安全。沿河其他地点可不敢说安不安全,万一货物有损一定会有官司。

    何先生笑眯眯地问:“若是和驿站一样有驻兵呢?”

    刘清清点头,这个好,有驻兵就是国企了,民间威望更高些。

    祁三郎说:“本朝并无先例。我等小民也不能上达天听,先生说的这个买卖若是能成,可以直接送税入京。”

    大夏也有国家直接收税管理的买卖,天子手里有一批得用的强兵直接用天子的私产养着,一年也得不少钱钞。

    何先生对这个很感兴趣一直拉着字三郎聊。刘清清这个在商业极度发达的世界混生活的人对何先生的态度就敏感起来,看来何先生还是跟朝庭有牵连的。不怕他插手,就怕他不感兴趣。

    到底是水煮鱼的魅力大,何先生开吃第一口时就没停筷子竟然能一边和祁三郎聊天一边吃,胡子上还没有一点油迹。楼下的其他客人也是吃得不亦乐乎,甚至于饭菜的香气还招来了河边许多刚下船的客人。

    一位身着锦衣的老妇人领着一个头扎小辫的小姑娘进了店里,说是要吃点心,还要特别一些的。

    刘清清得了小伙计的话下楼招待这一桌,“我们这里只要点心,你们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只管做上来。”老太太张嘴就点单,压根不管你这里是卖什么的。

    “祖母,好香!也不知道是什么好吃的?”小丫头倒是不挑食闻了水煮鱼的香气就想吃。

    “我们不吃,这河边小店能有什么好吃食?吃点点心就进镇吧。祖母一定给你买好吃的。”这位老太太说话就是没朋友,人家店铺才开张她就来找碴,这样很不好!

    刘清清决定让她见见世面,好歹她也是熟用度娘菜谱的人好不。

    时间不长,小伙计就送上来了六样点心,淋了酱汁的麻薯、水信饼、铜锣烧、鲷鱼烧、练切以及全是红豆馅的金锷。一水的日式点心,度娘当初真是帮了刘清清不少忙。现在用刘清清特制的盘子端上来一下子吸引了大厅里所有人的眼球。

    在这个衣着、用品及礼节和唐朝很相近的时代,是不是点心也得唐风一些呢?

    刘清清笑得跟个地主似的看着老太太:“老夫人,本店小生意,只能做这些个点心让您偿偿了,您要是满意给个赞……不是,给个笑脸多跟亲朋好友说说,给小店扬个名。”

    倒是这老太太一时间愣在桌子旁半晌没吱声。小姑娘可能是饿了,也不管她祖母让不让先上手抓了一个点心塞进嘴里,边吃边点头:“你家厨子不错,让给我吧。我就爱吃这个。”

    “小娘子要是喜欢一会儿就多赏些

    分卷阅读40

    - 肉书屋

    分卷阅读40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