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闻言大喜,呵呵发笑,云道:“无上天尊,未想贫道青云一百一十七岁,尚能收得弟子,此生无憾矣。”

    木石站立一旁,亦是嘿嘿发笑,数年奔波,寻访修仙大道,毫无踪影,如今终于有道人开口要收自己为徒,难道是缘法已至?

    此道观名为青云观,乃青云道人据自己道号而题,道观仅有山门一座,大殿一间,偏房数间,兼带各类物件,虽然破旧,倒也素净,大殿中塑有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仙身,天尊发髻玉簪,面目慈祥,长须垂胸,手持芭蕉宝扇,身着紫袍坐于八卦灵台之上,灵台之下祥云簇拥。

    第二日一早,青云道人与木石吃了早饭,道人依然身着不知穿了多久的破烂道袍,早早在老君殿中上了香,端坐在木椅之中,木石上前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奉上青茶,青云道人接过茶盏,轻呷一口,乐得手持山羊胡须笑个不停,并授予木石师门造像、白拂尘、罗盘、雷尺、道书、道服,赐号:柘木,木石欣然接过,再拜师傅。

    青云道人又带木石於殿前上香叩首,二人方才坐定。

    木石换上崭新蓝青道袍,头戴正冠,冠上饰以方形青玉帽正,脚踏白云履,手持白驹拂尘,宛然一幅神仙姿态,看得老道点头不已,师徒二人在大殿之中喜笑颜开,谈论一番,从此,木石在观中住了下来。

    木石怀抱着师傅青云道人赐予的一堆物品,走进他的房间,仔细观看。

    师像乃一黄杨木制镜框,在黄杨木板上阴刻一名长袍道人,头戴冠巾迎风摆动,脚踩祥云飘浮在半空,右手持拂尘置于胸前,四周有数座高峰耸立,其上老松盘曲。木画刀法犀利简洁,长袍道人暗生神韵,使人隐隐生出一种亲切之感。

    白驹拂尘柄身竟为雪花镔铁锻打而成,柄尾外露呈八棱形,余皆用马尾编丝包裹,柄身之上为连续菱花纹,柄头亦用马尾编丝九曲束头,内裹长长的白驹尾毛,此器又名“铁拂尘”,不但可以扫除尘埃,驱赶蚊蝇,亦是防身的冷兵器,看其年份,当在数百年以上。

    罗盘径三寸,亦黄杨木制,中心为南北磁针,一黑一红,来回晃动,四周墨笔描绘繁密线条,内书密密麻麻的天干地支、八卦十二辰,通体刷以桐油,背面浅圈六分墨书“新安休邑方秀水。”其下有一朱红方形印文,字迹已然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此方秀水罗盘却是清国晚期名家出品,善于堪舆之术的风水先生极为喜爱。

    雷尺通体棕红光润,自然也是数百年的旧物,系用雷击枣木制成,上圆下方,正背面刻以无上天尊灵符法天敕令,两侧各书“馬趙温缶鄧辛聻,張陶龐劉勾畢靈。”顶端又刻“玉皇敕令”四字。此器用以符籙通神,调度雷霆之力,镇邪驱鬼。

    师传道书内载:云篆飞符,龙章凤文,伏阴招魂,炁禁咒水,巫术金蚕,祈祷神祝,辟邪镇宅,刍狗厌胜,枯木生荑,五岳真形,仙草灵药,僻谷服食,除凶禁咒,赶尸移灵,铁券版符,四神灵符,驱策灵物,俸请百神。

    其内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总而论之,乃敬俸天地山川河流百神,借以沟通天地万物,使修道者灵魂与天地万物交流,感悟大道。

    木石眼望面前龙飞凤舞的五千符文,面色青黑,愁眉紧锁,不由心中犯难,且不说其文一概不识,就连笔划亦是八曲九转,书写艰难,若是要全部记下,以他此刻的能力,根本无法作到。

    木石无奈之下,合起道册,长叹一声!

    本以为得了道家传承,修仙大道即现眼前,谁知道都是些念咒写字的方法,而且极难炼成。不过其内所载灵魂与天地沟通之法甚是奇妙,若是练成,自是大道。

    其余繁枝乱叶,均要感悟,一门法术,或许数十年方能炼至大成,如此之多,修炼到何年头方能到头?

    罢了,既然自己一心求道,便从这云篆练起。

    云篆乃模仿空中云朵形状变化,书写而成。道书云:八龙云篆,明光之章,自然飞玄云气,结空成文。据说书成之后,可沟通神灵,传达心意。

    木石自知云气系江河水气升腾天空,变化而成,白云飘浮空中,随气流变幻无穷,要临摹云气神韵何其之难!

    练习云篆,首先需要寻找一枝毛笔,木石在身上一阵搜索,猛然记起早时在太和门时,北冥堂玉娥师妹曾赠予他一支湘妃竹笔,用来练习正好。

    他从虚灵珠内拿出湘妃竹笔,见笔管依然红润光滑,其上泪斑痕痕,散于竹管,光泽闪动,尤如大小玉珠,不禁神飞思扬,想念起玉娥来。

    忽然,他心中灵光一闪,回想起与玉娥一起采摘的仙草,如今正好得到道典,不如细细查询,或许能识得此草。

    木石急忙重新打开道册,翻到仙草灵药篇,一一查看,不久果然寻找到一篇仙草图录,后面书有介绍文字,其形如伞盖,上下三层,上有云气覆之,与采摘仙草一般无二,名曰“平步青云芝”,生于名山之阴,大青石间。青盖三重,上有云气覆之。味辛甘,以阴干食之,令人寿千岁不老,能乘云通天见鬼神。

    看到此段文字,木石仰天放声,狂笑数声,多年伤情,今日一扫而除。

    玉娥自是仙缘深厚,有缘服食此等极品仙芝,定是羽化而去,上升仙界,想来她本为仙子下凡,时机到了返回天宫。

    想到此处,木石放下手中诸物,心中愉快,迈步出了道观,在树木山石中缓步而行,无论如何,此行总算解决了过去的一个心结,只要她没有遭受劫难,身处何方自是无忧。

    傍晚,木石从外返回道观,看望师傅青云道人,又请教了诸多道书中的问题,师傅逐一详解,他恍然大悟,直至深夜,二人方才各自回房休息。

章节目录

草珠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豳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豳木并收藏草珠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