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二十几载,此时的张大喜已四十有几,而当年收养的那个鬼儿子现也已经长大成人,张大喜给他起名叫张泉,认为是在黄泉路上捡到的他,所以得以此名。

    张泉懂事以后,他老爹就开始慢慢地将他那一手绝活传给自己,张家看风水这活,是从老祖宗张宗为那代开始的,中间失传了有好几代,张大喜在十三岁那年偶得奇书,所以就又操起老祖宗的旧业,现在肯定是希望儿子把它继续传承下去,看着眼前这个收养的儿子,感觉就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甚至比自己的亲生骨肉还要亲,收养了这个养子也就算是报答那死去的刘纪元夫妇了。

    张大喜当了大半辈子的风水师,感觉是到儿子接自己班的时候了。一日,张大喜把张泉叫到身边,亲手把那本《青乌墓经》交给了他,并告诉他,此乃祖人传下来的一本奇书,一定要妥善保管,日后传于子孙。此书所记地术风水学可看民家墓地,更可查皇家王陵。但切勿动有歪念,可用此寻墓地之良穴,不可掘古人之墓葬。

    张泉点了点头:“爹爹,我记住了,您老放心吧,日后我一定会把老祖宗留下的这本书背个滚瓜烂熟,做一个像样的风水师,绝不会用此去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张大喜看着这个鬼儿子微微一笑,很信任的对他说:“我这么早就让你接我的班,其实并不是老了干不动了,只是想让你早一些了解风水这方面的知识杂学,以方便日后能够登峰造极。你爹爹我十三岁得此奇书,而后自学,至今已有二十几年,但还是没有多大成绩。”

    他紧跟着说:“爹爹,您千万别这么说,您可是我最崇拜的人呢,在我眼里您就是最伟大的风水阴阳师。”

    张大喜听后哈哈大笑。眼前这个身体瘦小,面如冠玉的小青年,其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显得格外的眉清目秀,在后脑勺留有一条细小的辫子,这就是张大喜的鬼儿子张泉。因为当年在出生时身上积累的阴气太重,所以从小到大身体都一直不太好,经常会发生引鬼上身的情况,一些常人无法看见的东西,有时他也瞧得见。他父亲张大喜时常夸自己的儿子说,我这个大儿子可是个奇人啊,当年被阴魂保了四五天的命,后又在棺材内降临人世,长大后又得知竟然还长了双阴阳眼,能观阴看阳,此乃上天所赐也。

    说起阴阳眼,这一直都是个争议很大的特异功能,有的说确有此存在,但又有些说那只是民俗信仰中的一种通灵的特异功能,不一定真实存在。阴阳眼是代表能看见鬼魂等其他人看不见的超自然现象存在,可以是先天带来的,也可以是因好奇而后天施法而开的。有此特异功能的人那都是极少数中的少数,而张泉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对于张大喜口中的那本《青乌墓经》这也有点来头,说起来也有点机缘巧合。张大喜本是一个面如重枣,虎背熊腰的大汉,其自身带有先天与后天性残疾。在九岁那年家中的一次意外失火,几乎使他家毁人亡,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父亲也在这场突入其来的大火中遇难了,而他在大火中也被毁了容。

    后来偶然在房子的废墟中发现了一个未被烧毁的小箱子,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家中装家谱的箱子,里面装的是他们家中祖传下来的家谱,上面记载的都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一张大布画,每年除夕夜的时候他老爹都会拿出来贴在墙上,下面点上几柱香再摆上几盘供品,给祖宗磕几个响头,这就算是祭拜了。

    打开箱子后发现箱底的木板子上有一方形的缝隙,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个夹层,赶紧迫不及待的把那个夹层抠开,见下面薄薄的夹层里面放着一个用灰色软布包着的一个东西,拿出来一看,原来是本书,上面写着几个大字“青乌地术之墓经”,墓经?这是什么玩意?张大喜顿时提起了兴趣,翻开第一页,上面写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龙、穴、砂、水、向,为五气。即寻龙,捉穴,察砂,觅水,定向。故,需寻适人体之吉气,避不利人体之煞气,趋吉避煞。”

    张大喜看了好几遍这几行文字,还是看不懂这写的是什么意思,搞的满头雾水。上面所说的五气,难道谐音是武器?莫非这是本武功秘籍?赶紧又往后翻了几页,见上面写道:“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

    “风水?”张大喜这时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虽然还是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但至少大概能猜的出来,手里的这本东西很有可能是本风水方面的书籍,除了这句话外,在看看书皮上的那个“墓”字,自己更加确定了这个猜测。伸手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骂了一句:“真是小人书看多了,哪他娘的有那么多武功秘籍,这明显就是本讲风水的书。”

    自己家怎么会有这么一本书?张大喜顿时有了些猜疑,具他所知,从他太祖父那辈开始就是个木匠,到后来祖父接了班,后来又把手艺传给了父亲,到自己这辈时父亲就教了他一点,之后就在大火中一命归西了。之前可从来都没听父亲提起过家里有人会看风水的,可这本风水书又是怎么回事?看里面的文字语句又不像是近代人写的,极有可能是本古书!

    张大喜心中暗喜,这他娘的可捡到个好东西,就凭手里这玩意,拿出去当了肯定值不少钱。不过仔细一想,不行!这东西放在这箱子里的夹层里,就说明这东西很有可能是家中祖传下来的,面对这么贵重的一本古书怎么能说卖了就卖了呢,还不如我仔细研究研究这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这书不厚,一共也就三十几页,他翻到中间,见上面的几行写道:“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遁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异为凶。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一拍手,顿时兴奋的不得了,反复读了两三遍,终于看懂了这段话的大概意思。上面所说的不就是选墓地时候的三种吉穴和葬法上的六种凶忌?看来给死人埋葬的说头还真不小,自己家里穷了好几辈,很有可能就是哪个祖爷爷的坟没选好葬穴。把书一合,说干就干,先把自己的老窝搭好,打明儿起,就仔细专研专研这书上的内容,说不上还真能研究出来点什么门道来。把书刚要塞到怀里,忽然看见书名下面盖有一颗篆书印,仔细瞧了瞧,上面写的好像是“张宗为”。

    “张宗为”?张大喜顿时眼睛一亮,这名字他再熟悉不过了,这不就是家谱上那金字塔尖上的第一个名字?也就是自己祖宗的祖宗的祖宗,是家谱上所记载的第一个老祖宗。怎么刻着他的印记?难道这本书是他所著?难不成在几百年前自己的老祖中就是个看风水的老道?

    他赶忙把那个家谱打开,在上面查了查,看看上面有没有关于此人生平的相关记载,在上面很容易就找到了一段话,上面写道:“始祖,张宗为,,道教张天师后裔,懂青乌之术,精通葬穴之风。凡经卜选葬地,其子孙无不福寿财旺。元末,避陈友谅乱,改名隐居皖南。明洪武十二年应朱元璋邀,随军观察行军途中山川形势。生平所著三大奇书,即,青乌地术之山河,青乌地术之宅院,青乌地术之墓经。国之山水可影响其繁荣昌盛,家之宅院可影响其健康福祸,坟之墓地可影响其子孙三代富贵财运。”

    张大喜这一看,按照这上面所写的,当年老祖宗一共应该是著了三本书?那就意味着这墓经只是其中的一部?赶紧又在那小箱子里面仔细找了一番,连抠带敲的摸了半天,也没找出什么的东西来,看来另外那两部应该是不在这箱子内,抬头扫了一眼周围这一片废墟,心想,可能那两本早就被烧为灰烬了。

    另外两本,一本写的是行军作战时的风水地形地势,这对自己来说没多大用处。而另外一本写的是有关住宅方面的风水知识,按常规来讲这个是对普通老百姓最有用的,而张大喜又仔细想了想,什么福不福祸不祸的,现在家里就只剩我一个人了,爱他妈咋咋地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先把这本墓经研究明白了,没准日后还能给人选个墓地看个风水啥的,挣他个三块两块的,这肚子也免得天天跟着我遭罪。

    自打这之后,张大喜便在自己家那片地盖了个帐篷大小的小房子,每日除了吃喝上山砍柴,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研究这本青乌地术之墓经,后来他给它其个简短的名字叫《青乌墓经》。

    后来他就去镇头找到了卖棺材的大老刘,跟他讲说自己最近学到了一套手艺,能给死人瞧个风水,选个好墓穴子孙三代都受益。而且声言要和大老刘合作,他卖棺材,他帮看墓地风水,最好是能给大户人家瞧,挣来的钱可以俩人平摊。

    一日,大老刘让张大喜去山上给镇里刚死的李大财主选块墓地,他接到消息后给高兴了够呛,倒不是因为人家死人了他才高兴,而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正经八百的给人家瞧墓地。之后便到乱坟岗上挑选了一块风水不错的佳地良穴,待棺材抬到山上的时候,他就把这块墓地的风水阔阔有词的跟大家伙讲解了一遍,这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惊叹,别人问他是从哪学来的,他就是不肯讲。后来被问的实在没办法了,就说前几天在山外遇见了一个老道人,是那老道人传授的他这点风水知识。

    众人一听,也都信以为真。之后张大喜这手艺在十里八村也就渐渐的传开了,在县里镇里到处给有钱人选墓地佳穴,逐渐有了些名气,家里也慢慢地攒下了一些积蓄。后来人们称他为残面风水师,凡经他一手挑选的墓地,无一不让人称赞。

章节目录

葬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未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未特并收藏葬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