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组织得很惊艳,如同预期。

    海外市场,尤其是韩国市场表现优异,韩方代表也到现场致辞,其乐融融。尤其是两项压轴抽奖,两个部门各获奖一辆特斯拉轿车,着实让全场气氛燃爆。

    一回到魔都,吴般若自动开启了行为应对模式,每天夜里三轮以上的应酬,睡眠不足5小时,是常有的事。这一次年会前后几天,吴般若清醒着的时间,都特意把k城来的几个朋友聚在身边,一起讨论事项、参观项目。不同熟悉程度的旧友们分享心得,各有各的观点和立场,吴般若喜欢极快速地切换话题,观察大家的反应。他急需信得过的人。

    股权被收购了2/3,身份从老板变成了ceo。虽然公司依然需要依靠他长久经营的人脉和声望、独到的视野和全球市场拓展资源,但毕竟已有所不同。这个期间,吴般若另寻了靠得住的hr和财务打理事务,应酬开销和接待也愈加频繁,多少会有人猜疑,是否在借现有资源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谋划自己的下一步。

    事实上即使在此之前,吴般若投入的实业项目也如同他的网状思维一般,撒向了各行各业。一个信息、一次机遇,在吴般若的思维网里,可能触动和撬动的是时间、空间相隔遥远的另一个实体和项目。一些当事人自己也未必清楚自己和自身项目的价值,但吴般若看得到。

    吴般若的思维网蕴含着某种逻辑,如同搜索引擎的识别和过滤能力,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就能观察出是否能在长远的网络扩展中有其一席之地。

    对一些身边的人,吴般若对未来展望的图景称为“创世纪”。

    k城的旧识,就带来了一些种子项目。

    与魔都不同,k城对于创业项目的支持,可谓空气稀薄。而在这样的环境生长的项目,必有其坚韧和顽强之处。这个年龄时段,仍然能不安于现状、存有危机感、勇于突破界限,与学生创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即便没有“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这样的口号,这些人也依然会做出同样的行为。

    旧识们自然也毫不客气,都对自己经营和打算,或是对希望介入的目标做了介绍。其中有原创庭院话剧,提供强感染力主旋律文化作品的ing;有介于o2o实体端组织服务、商业策划的iwant;有经营网站论坛,提供创业咨询服务的松散项目;有开发软件系统及硬件设施,用于各类自动化点单系统的技术项目..这些项目各自有其亮点,也都仍有关键缺陷,目前都还离商业化要求有一段距离。吴般若只能略微给予点评和建议,留下了联系方式,并答应推荐一些同行业的先行成功者,给予帮助指导。

    引起吴般若兴趣的,是一个midas爆米花项目。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商业化运作,有多个零售布点,连续几个月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和现金流入,目前正在进行纵向延伸,建立厂房、制作设备。在吴般若的网状思维中,被midas触动的关联,是另一个已经有近二年销售成绩的小实体,和一个app构思:在k城寻找民间美食家,借网络营销进行推广。三者合一,一个具备线上吸引流量载体、二年持续经营、销售额可观的组合就成型了。吴般若做了个保守评估,给出了天使轮和a轮的承诺。

    类似的举动不知凡几,但却不是每个项目都开花结果,毕竟在吴般若身边的人良莠不齐、企图各异。由于向来思维更敏捷、断事更清晰,吴般若也难得再听得进周边人的建议,尤其是一些听起来理所当然的忠告。

    吴般若比更多的人都了解现实世界的不完善和缺陷,也深知成功并不会无理由的复制和持续,野蛮生长只有一种途径:不断成为赢家。并非不知其中巨大的风险,而是不愿意因为惧怕风险而放弃参与时代的头浪。

    2015上半年,时代的头浪自然是证券市场。以往经营互联网,吴般若并未介入二级市场,到了2015年,股市的繁荣涌起大范围的泡沫,离得最远的人,也会被人把泡沫带到身边。与一般入市者不同,吴般若直接开启了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交易,也很快和邀约他赴这盛宴的人群一样,尝到了甜头。

    金融的增长表现出无所不能的膨胀魔力,突然间,原本通过长远拼搏可实现的“创世纪”,似乎近在眼前了。吴般若也仿佛化身为昼夜无休的引擎,在不同的市场进行交易、斩获,同时更着力寻找一个个有价值的“种子”,很多本来不觉得成熟的项目,也不惜斥资。与吴般若的资金、资源一起传达到这些项目的,还有各类金融杠杆。

    所有梦想都在随着金融增长而飞翔。

    几个月后,吴般若回到k城,约见了几个旧识。朋友们还在想着聊一聊具体项目的进展、变化,吴般若的话题已经切换到了提供“湾流”私人飞机服务、询问具体的维护成本,继而又切换到参与一个省内的大型流域开发项目。谈话间不断关注着手机中各个市场账户的增长变化,也向朋友推荐所选择的标的。

    这些遥远又类似荒诞的内容,在吴般若说来,仍然显得轻描淡写,就如同当年说出:“我梦到女巫,你们有没有人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k城有吴般若很多旧识,也有不少人已经参与到构筑他的“创世纪”,另有一些人,是吴般若主动希望能在某方面依赖的,比如仁波切。

    当年蒙古人信佛,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提倡喇嘛教密宗,喇嘛教在元朝大兴。随蒙古人征战席卷亚欧大陆,所占据之处也都留有喇嘛教传承,许多地方至今仍存。为了表示对喇嘛教传人机会平等,因此各地均有不少被认证仁波切尊称之人。

    由于思维方式和全球化视野太卓越于同龄人,本身又是互联网技术出身,吴般若很难在各个专业领域内对人信服,或是轻易接受线性、仍限于片面的观点。并非是对他人的不敬或轻视,仅仅是无法虚应故事。

    类似仁波切这样的朋友,有悠久的宗教背景和神秘的修行传承,正好可以作为精神某个方面不需思索即能投入信任的寄托,也是对于自身思维方式的调剂。把自身取得的成就,与某种精神层面的庇佑相联系,也确实能增强对持续进入“赢家模式”的信心。

    ;

章节目录

搜索引擎事件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玩并收藏搜索引擎事件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