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464

    就当喝水就是了。”又问凌腾胳膊可好些了。

    “没事,如今并不觉着疼了。”见朱庆仍难释怀,凌腾道,“你这脸真叫我别扭,咱们自幼一道念书,这是赶着了。我就不信,若你是我,你能袖手自己跑了。是男人就别这样唧歪,别说距春闱还有大半年,就是明个儿春闱,我左手一样写字,也不会耽搁正事。”

    朱庆一笑,“倒叫你来劝我。”

    “我是为了自己着想,你要总这么一幅欠我八百吊的模样,我可要别扭死了。”凌腾知道他今日去了朱大老爷府上,问,“是不是大老爷说你了?”

    “瞒不过你。”朱庆叹,“阿腾,我真不知这世间到底是什么模样。大爷爷叫我安分,叫我安安稳稳的去考进士,将来有家族的扶助,便好做官。可是,若事情找到自己头上仍只是哑忍,这般窝囊只为做官,又有什么趣味呢。大爷爷说我若一味固执必要给家族惹祸,还说若不是咱们一意孤行,也不会遭人记恨,暗算你我。”

    凌腾沉默片刻,道,“我也没做过官,不过我想着,官也是人来做。做官的道理与做人的道理应是相通的,做人,刚柔并济,该退时退一步,未为不可,但该进的时候便不能退,有时退一步,便是退一辈子。这次的事,我是不悔的。我也不赞成拿咱们举子当出头鸟的事,咱们就是来科举的,朝廷的事,咱们不明白,便不该去说那些狂言妄语。就如同那些被监察司抓进去的举子们,里头难保没有才高八斗者,这样被抓进监察司,有谁为他们出头呢?兔死狐悲,同是举人,若咱们只是一个人,纵使心下不赞同,除了不往国子监那联名书上联名,余者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人多了,便一样能说得上话。阿庆,哪怕被人暗算,我也不悔。或许以后也会变成滑不溜手的老油条,如今趁着年轻做一二冲动傻事,待老了用来凭吊缅怀,也是值得的。”

    是啊,年轻时不做一二傻事,待老了,恐怕想傻也不敢傻了。朱庆望着凌腾坚定的眼眸,忽而释然,给凌腾在碗里添满了骨头汤,“有人一道傻一傻,的确不错。”

    凌腾连声抱怨,“我真饱了!”

    “你先喝着,我回去换了衣裳,咱们一道温书,昨儿我失眠,倒做了篇绝妙好文,请你共赏!”朱庆哈哈一笑,起身而去。

    凌腾肚子里唧咕,屁个绝妙好文,有种来喝骨头汤!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201章

    打|黑棍之事过去后,苏先生与赵长卿趁着天气尚好,相约去西山赏黄花。

    虽过了重阳,西山半壁黄花依旧开的灿烂。师徒两个还在西山有名的赏菊楼上吃了顿大餐,两人都不是吝于享受的人,要的便是最应景的菊英宴,当然,这个季节,少不了肥螃蟹。

    苏先生剥蟹的姿势优雅细致,赵长卿并不吃螃蟹,只捡了手边的菜来品尝,习惯性的分析酒楼的做法,想着回去自己也试一试。

    苏先生问,“还没忘了楚渝?”

    赵长卿用手背试一试酒壶,酒已温,先取了苏先生的杯子斟满,道,“我从没想过会忘了楚哥哥。”赵长卿淡淡一笑,“以后子孙满堂,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时候再回忆少时岁月,说不定他还在。”

    自成亲后,赵长卿鲜少再提及楚渝,若不是苏先生问,她也不会提。说了这一句,赵长卿转而道,“可惜他们受伤的受伤,阿宁梨子嫌螃蟹吃起来琐碎,余下阿白梨果吃过两次,到底不如人多一起吃的热闹。”

    苏先生笑,“我叫采买的多买些肥螃蟹回去,到时做些酱蟹、糟蟹、醉蟹,慢慢放着吃,味道也很不错。”

    对于料理河鲜,赵长卿并不擅长,笑,“到时先生教教我,我也学一学。”赵长卿不吃螃蟹,夏文却是极爱这一口的。

    “这有何难。”苏先生道,“有三个要诀。第一,雌不犯雄,雄不犯雌。就是说雌雄不要混在一起腌,不然会影响口感。第二,酒不犯酱,酱不犯酒,酱与酒不能在一起用。第三,螃蟹越肥越好,还得是活蟹,死的不成,吃不得。还得是完整的活蟹,足螯无所损伤才好。”

    苏先生喜食蟹,也只用了两个便够,师徒两个说些吃食趣事,略歇了一歇,便带着丫环沿山路下山去了。

    黄巢有诗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如今已过了重阳,虽仍有黄花可赏,可这山上除了黄花也委实没有别的花了,余者草木在秋风中逐次凋零,落得一路又一路。

    苏先生道,“听说皇后娘娘建的书院就在山脚,咱们顺道去瞧瞧。”

    赵长卿笑,“好。”她一直只闻其名,真正并未去过。

    西山上胜景极多,有西山寺、有老梅大长公主的别宫、有清修的二皇子正妃韩妃娘娘的清心庵、还有许多有钱人家的别院。宋皇后未进宫时曾在山脚购置宅子开设书院,后来宋皇后正位中宫,这书院一直由宋皇后的父亲承恩侯宋荣代为打理。

    书院只免费教三年功课,宋皇后似乎并不打算培养出举人进士之流,因此书院只是教些基础的课程,引导学生识得几个字罢了。书院的老师多是些贫宭的秀才、举人之流,当然,若有进士前来授课,书院同样欢迎,不过待遇是一样的,并不因你是进士便提高待遇。

    书院的资金来源除了皇后娘娘的私房产业,便是来自外界的捐助。

    这是一座由庄院改成的书院,并无雕梁画栋、富贵锦绣,甫一进去便听得琅琅读书声。书院本身的设置与寻常书院也有几分不同,她们一进门便有相关的管事接待,那管事也是穿着读书人惯穿的长衫,文质彬彬的模样,客气的问她们需不需要介绍。

    管事开始介绍书院的学生、老师、课程,以及书院自带的一些景致,并未有只字提到捐款的事。直待赵长卿问起,那管事方道,“我们这里每月有明确的细账,都会贴在书院的公示板上,如果您有捐赠,一样会在账目中公示出来。每个月都有细账,每个季度有汇总,每一年的账目,如果您愿意来查看,随时欢迎。倘或您捐的银子有指定用项,将来用到您的赠银时,会给您一份细致的账目说明,保证您的每一分银子都用到书院。”

    苏先生赞道,“好生磊落。”

    管事笑道,“接受捐赠,自然要光明磊落,不然,银子的事最难说清。皇后娘娘一片慈心善意,若被有心人误会

    分卷阅读464

    -

章节目录

欢喜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欢喜记最新章节